大家一定要認清楚長期趨勢!未來中美之間必然是競爭大于合作,因為美國已經感受到了中國全方位的綜合國力,美國深怕丟掉了全球霸權,所以必然會把中國當作最大的競爭對手。
2025年7月22日,紐約聯合國總部安理會大廳內,一場原本聚焦“多邊主義與和平解決爭端”的高級別辯論會,驟然演變為中美之間的激烈交鋒。當美國代表謝伊突然調轉話題,搬出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裁決”指責中國破壞國際法時,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當即舉手要求二次發言。一句“中國不接受、不承認所謂裁決!”響徹會場,現場80余國代表瞬間屏息。
中國對南海諸島的主權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而所謂南海仲裁案,本質是一場非法的政治操弄。仲裁庭由西方國家操控,且《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規定不涉及主權問題,裁決卻越權裁定島礁地位,完全站不住腳。
傅聰的反擊直指美方軟肋:美國至今未加入《海洋法公約》,卻以法官自居,這是什么道理?他更列舉美軍在南海的軍事化行動:2024年在菲新增4個軍事基地、2025年部署陸基中程導彈、上半年軍艦9次穿越南海創紀錄。每一組數據都像一記耳光,會場內響起一片尷尬的翻文件聲。
美方推動的“南海仲裁案”看似法律程序,實則暗藏地緣野心。裁決試圖通過海洋劃界反推島礁主權,在國際法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而美國真正的戰略意圖,是借此削弱中國對南海航道的控制力,并為美軍亞太部署披上正當性外衣。其主導的“自由航行”行動,實為軍事干預的幌子。
諷刺的是,就在美國指責中國“破壞規則”時,中國正與東盟國家務實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2025年上半年,中國與東盟貿易額達3.2萬億元,南海已成共同錢袋子。中越開通海警熱線,中馬建立海上相遇規則,中國更提出漁業合作與環保方案。這些務實合作讓“中國威脅論”不攻自破。
而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卻日益膨脹。傅聰揭露:2025年第一季度美軍抵近偵察次數同比激增40%。當美國在菲部署中程導彈時,所謂維護航行自由的標榜已淪為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這場南海交鋒并非孤立事件。三個月前(2025年5月23日),中國主動在安理會發起聚焦“單邊主義”的特別會議,80多國代表齊聚。當美國副代表吳婷譏諷會議是“作秀”時,傅聰以“不要玩火”四字震懾全場,并揭露美國對35國加征125%關稅、縱容菲南海軍演、踩踏臺灣紅線的行徑。
貿易數據成為最鋒利武器:美國對華5500億美元商品征收125%關稅,卻對75個聽話國”僅收10%關稅。這種順我者優待,逆我者絞殺的策略,令發展中國家出口成本激增12%。而中國通過一帶一路為合作國降低關稅8%,會議次日更宣布新增15%發展紅利關稅減免。全球治理的兩種路徑高下立判!
時至今日,美國還沒有認清形勢!美國既要維持霸權紅利,又不愿承擔全球責任。就像一個負債累累的富豪,卻堅持要當“世界警察”。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閉幕致辭中所言:“世界不需要選邊站隊,需要的是共同修復破碎的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