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欲望爆棚?
慣性思維作祟?
貪圖一時便利?
又是一年入職季
“萌新”勇闖職場
有時因為一些無心之舉
上演著一場場職場“小白”歷險記
國家安全部
今天(24日)通報了幾起典型案例↓
無心并非“無過”
——隨意談論涉密工作。小田是某涉密單位工作人員,在一次赴同事家做客閑聊時,隨意談論自己參與的某重大涉密項目進展情況,不料被同事家人在其他房間聽到,并將相關信息發到網上,造成國家秘密泄露。事后,小田及相關責任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
——違規使用AI工具。小李是某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在撰寫一份研究報告時,為圖方便,使用了某AI應用軟件,擅自將核心數據及實驗成果作為寫作素材進行上傳,導致該研究領域涉密信息泄露。事后,小李受到嚴肅處理。
——社交媒體炫耀涉密信息。小蔣是某機關新入職干部,按照工作安排,參加有關會議并領取一份秘密級文件。出于炫耀心理,他將該文件首頁拍照并在微信朋友圈發布,造成泄密。事后,小蔣被給予黨紀政務處分。
保密安全防范指南
——嚴守法律法規,筑牢思想根基。涉密單位新入職人員務必深入學習國家安全及保密相關法律法規,加強保密意識,繃緊保密之弦,嚴格遵守涉密人員、場所、載體的管理規定,嚴格區分工作和生活邊界,在社交、娛樂等過程中,嚴守保密規定,嚴控“表現欲”“虛榮心”。
——規范使用智能工具,防范技術風險。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輔助工作時,堅決杜絕在互聯網或非涉密環境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處理任何涉密信息。使用的人工智能應用軟件應從正規的途徑下載,避免落入“山寨”應用陷阱。
——謹慎網絡言行,守護信息安全。在社交媒體和網絡空間活動時,務必高度警惕信息泄露風險,切勿隨意上傳、發布任何可能包含涉密單位標識、內部環境、工作內容或敏感地理信息的文字、圖片或視頻。要強化保密和反間防諜意識,堅決防止自己的無意之舉引發失泄密問題。
國家安全機關提示
初入職場的新手朋友,一定要加快角色轉變,加強保密知識學習,提升國家安全防范意識,緊繃保密之弦,筑牢思想防線。如發現他人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涉密、敏感信息的可疑情況,可通過12339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網絡舉報平臺(www.12339.gov.cn)、國家安全部微信公眾號舉報受理渠道或直接向當地國家安全機關進行舉報。
(總臺央視記者 王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