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本號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軍,新媒體:漢唐智庫!
2025年盛夏,一份曾在美國情報系統中被嚴格封存的調查報告突然解密,震撼華府。
這份報告由美國國家情報總監圖爾西·加巴德親自公布,內容直接揭露奧巴馬幫助希拉里掩蓋2016年總統選舉期間的重大健康問題,甚至反誣特朗普通俄的深層陰謀。
2016年的希拉里,不僅身患多種疾病,還存在精神狀況不穩的問題。
但是,當時的民主黨高層與奧巴馬聯手壓制信息,并塑造了“俄羅斯干預選舉、支持特朗普”的敘事。
如今揭秘的報告顯示,真正操縱大選的幕后黑手,是時任總統奧巴馬,而俄羅斯只是靜待時機出手的獵手而已。
這是一場驚天大戲,主角眾多:有希拉里、奧巴馬、特朗普、普京,也有美國情報系統、媒體巨頭和美國中情局。
一、驚天真相!
圖爾西·加巴德在解密記者會上用詞尖銳,稱2016年的選舉并非如媒體所描述那般“特朗普與俄羅斯勾結”那么簡單,而是隱藏著美國情報界一場精密而冷酷的政治操作。
奧巴馬政府及美國情報體系,在2016年故意淡化對希拉里不利的信息,強化關于“俄羅斯支持特朗普”的話語體系,借此打擊對手,為希拉里勝選鋪路。
其中最具爭議的幾點包括:
1. 希拉里嚴重健康問題:報告稱俄方情報掌握希拉里患有多種重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缺血性心臟病、深靜脈血栓與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在競選期間,她甚至因精神失常服用強效鎮靜劑,表現出攻擊性與嚴重情緒不穩。
2. 民主黨高層的高度保密機制:早在2016年9月,民主黨核心圈就已對希拉里的健康表示“極度擔憂”,但為避免影響選情而隱瞞實情。甚至連部分競選團隊成員也被排除在知情圈外。
3. 國務院與宗教組織的秘密交易:報告中還爆出希拉里在任國務卿期間曾試圖與美國多家宗教組織交易,只要支持她參選,便可獲得資金傾斜與外交支持。
這份報告之所以意義重大,并不只是內容聳人聽聞,更在于顛覆了過去八年美國政壇圍繞“通俄門”建構的一整套政治邏輯。
如果該報告屬實,那么特朗普并非俄羅斯的受益者,反而是奧巴馬主導的情報體系蓄意打壓的對象。
本人(徐吉軍,漢唐智庫)認為,上述報告高度可信,其中深層邏輯可以參考民主黨對拜登身體狀況的隱瞞史。
二、拜登的健康問題!
拜登是奧巴馬任總統時的副總統,與國務卿希拉里組成了民主黨三巨頭。然而拜登的身體狀況比希拉里不遑多讓,都是千瘡百孔。
一旦涉及拜登的健康話題,民主黨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否認、淡化、封鎖、轉移話題。通過媒體操盤、言論審查和政治化醫療判斷,塑造拜登精神健全、健康正常的形象,以維持執政合法性和競選信心。
拜登自2020年競選以來,每年都會公布部分健康報告,但始終未提供完整、連續的醫學檔案,尤其在神經系統、認知能力評估、老年性退化癥狀方面格外模糊。
2023年白宮公布的健康報告由總統私人醫生凱文·奧康納(Kevin O’Connor)撰寫,僅提及拜登健壯、適合履行總統職務,卻未提供詳細數值。
民主黨在拜登出鏡方面采取高度控制策略,避免其參與不可控場合。 拜登任內記者會數量創下近年來總統最低;多個場合拜登手中被拍到小抄,上面清楚列出記者姓名和問題摘要,引發媒體質疑;與特朗普主動接受并公布蒙特利爾認知測試不同,拜登團隊堅稱無此必要。
拜登健康議題在推特(現為X)、臉書、YouTube等平臺同樣受到嚴格控制。
2022年,推特被曝將一位美國醫生關于拜登認知退化的評論標注為誤導信息;
2023年CNN內部文件外泄,顯示編輯部收到避免散播未經證實的拜登健康評論的內部指導;
TikTok、Facebook等平臺通過事實核查標簽壓低拜登失言、跌倒或迷路視頻的傳播度。
這類操作讓拜登健康退化從一個潛在的公共關切問題,被人為塑造成右翼陰謀論,討論空間被系統性壓縮。
拜登在公開場合多次出現口誤、失憶、動作失調等問題。
民主黨與主流媒體均將上述事件稱作小失誤被剪輯放大,甚至轉而批評發布視頻的賬戶有政治動機。
可以說,為了幫助拜登完成第一個總統任期,民主黨用盡了洪荒之力。
三、通俄門政治獵巫!
自2017年特朗普上任后,美國政壇最具標志性的關鍵詞莫過于“俄羅斯勾結”。
民主黨與主流媒體大肆炒作,指控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政府在2016年期間秘密合作,以獲取選舉優勢。
2016年7月,FBI啟動對特朗普競選團隊是否與俄羅斯存在秘密聯系的調查。FBI主要依據來自英國間諜克里斯托弗·斯蒂爾所撰寫的“斯蒂爾檔案”,這一檔案后來被證實充滿未核實甚至虛假的信息。
2017年5月,在民主黨與媒體的持續壓力下,司法部任命前FBI局長穆勒擔任特別檢察官,調查“俄羅斯干預大選”以及“特朗普是否妨礙司法”。
經過22個月調查,耗資超過3000萬美元,穆勒團隊在2019年公布最終報告。結論耐人尋味:“找不到特朗普團隊與俄羅斯政府密謀或協調的確切證據”,但又刻意指出“無法排除妨礙司法的可能”。
這次調查雖無定罪,卻在輿論上對特朗普造成持續打擊。
2019年與2021年,民主黨兩次推動對特朗普的彈劾,第一次圍繞“烏克蘭通話門”,第二次圍繞2021年1月6日國會暴動事件。兩次皆以失敗告終,但一直試圖將特朗普描述為為“俄羅斯傀儡”與“極端煽動者”。
從整個通俄門調查的時間軸來看,加巴德指控美國情報系統被民主黨操縱對付政敵并非毫無根據。
四、普京的算計!
加巴德的爆料中,有一則關鍵信息容易被忽視:
普京在2016年原本打算在希拉里勝選后再釋放關于希拉里健康問題的相關材料,以達到最大的打擊效果。
俄羅斯的真正目的并非單純支持特朗普,而是借助美國兩黨間的權斗撕裂社會,削弱美國政府的公信力與凝聚力。
普京并不在乎誰勝誰敗,而是在意混亂本身。
民主黨高層與主流媒體對“通俄門”的持續炒作,實際上正中了普京的下懷。
美國社會的撕裂、制度信任的下滑、總統合法性的不斷質疑,都是俄羅斯戰略成功的范例。
五、奧巴馬的陰影!
在得到報告之后,特朗普發布了一個AI制作的視頻,內容是他下令逮捕了奧巴馬。這絕非空穴來風。
加巴德點名奧巴馬,是整個事件中最具爆炸性的部分。奧巴馬在2016年親自指示情報界“炮制俄羅斯偏向特朗普的評估報告”,并策動了整場“情報包裝政治”的行動。
這是一場沒有坦克與槍炮的政變。
事實證明,美國情報系統不再中立,而是政治斗爭的工具;
美國總統可以被深層結構操控、干預;
所謂選舉自由,其實只是精英之間協商與操盤的結果。
在這場大戲中,另一個關鍵角色是美國的主流媒體與科技平臺。他們在“通俄門”調查中全力支持民主黨,封鎖任何對希拉里不利的信息。
2020年“亨特·拜登電腦門”在社交平臺全面封殺的現象,再次印證了信息自由淪為意識形態的犧牲品。
媒體的選擇性報道、社交平臺的審查機制,與情報界的政治化,證明美國深層政府早已形成了權利閉環。
加巴德解密的內容,不僅重構了2016年選舉的真相,也揭示出西方制度結構中越來越嚴重的深層政府問題。
一個不能面對真實身體狀況的國家,如何應對全球地緣政治的風暴?
美國大戲,遠未結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