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過后,贛鄱大地熱浪滾滾。在持續高溫的南昌鄉村,蓬勃興起的鄉村游正煥發別樣生機。從田園采摘到民俗體驗,從溯溪嬉水到研學探秘,多元化的鄉村游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僅讓城鄉居民共享自然之美、田園之樂,更以創新活力激活鄉村經濟“一池春水”,為夏日消費市場注入強勁動力。
田園采摘熱 農味引客來
如今,我市不少鄉村的農莊里瓜果飄香、荷韻悠悠,一場場充滿“農味”的采摘體驗正吸引著眾多市民前來打卡。
在南昌縣幽蘭鎮新榮村的新盛農莊,沉甸甸的葡萄垂滿枝頭,紅透的火龍果點綴在田間,豐收的氣息撲面而來。每到周末,這里便成了親子家庭的樂園。游客們手持剪刀和果籃,穿梭在果園中精心挑選,臉上滿是收獲的喜悅。孩子們更是興奮地在果園里嬉笑奔跑,時不時為發現一顆飽滿的果實發出驚嘆,歡聲笑語灑滿整個農莊。
“早就聽說這里的水果品質好,今天特意帶著家人來體驗采摘。自己親手摘的吃起來就是不一樣,感覺格外新鮮、香甜。”游客李女士的話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一旁的王女士也笑著說:“平時工作忙,很少有機會親近大自然。趁著周末來這里,既能放松身心,又能讓孩子了解水果的生長過程,非常有意義。”
而在新建區石埠鎮的老李蓮蓬農莊,60畝荷花正競相綻放,碧葉接天,粉荷搖曳,構成了夏日里一道醉人的風景線。“周末來玩的人特別多,我們特意準備了不少特色活動。”農莊負責人老李介紹道,針對不同需求的游客,農莊推出了3斤、5斤、10斤等多種規格的蓮蓬團購活動,滿足家庭分享或好友小聚的需求。同時,農莊還打造了荷花采摘拍照活動,游客不僅能在荷塘邊與盛放的荷花合影留念,還能獲贈幾朵新鮮荷花,把夏日的清香帶回家。
從單一的農產品銷售,到“采摘+體驗”的全鏈條服務,南昌的鄉村正悄然發生著轉變。田間地頭的新鮮蔬果成了熱門“打卡品”,農耕體驗、農事課堂等活動成了親子游的標配,讓濃濃的“農味”變成了吸引人的“趣味”。這不僅鼓了農戶的腰包,更讓城市居民在親近自然中找回了久違的田園記憶,為鄉村旅游注入了持續活力。
研學添魅力 文化聚人氣
暑假期間,南昌各地依托特色資源打造的研學活動持續升溫,從田間地頭的農耕體驗到古鎮作坊的非遺傳承,豐富多彩的研學項目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收獲知識,也為鄉村文旅注入了人氣。
7月22日上午,一場兒童種業研學活動在南昌縣武陽鎮的江西大家族種業有限公司(南昌種業小鎮)啟幕。孩子們走進這座融合著農耕文化與種業科技的基地,開啟了一場兼具知識與溫度的成長之旅。
辣椒博物館內陳列的辣椒品種令人目不暇接,從鮮紅的朝天椒到細長的武陽白椒,講解員細致介紹其形態、風味及精準水肥管理等新種植技術,孩子們時而俯身觀察,時而舉手提問,知識在好奇中不斷得到豐富。“哇!怎么有這么多品種的辣椒,我只知道綠色和紅色的辣椒!”參觀辣椒博物館時,一個小女孩指著五顏六色的辣椒驚嘆道。
走出博物館,蔬菜種植區的生機撲面而來。紫色秋葵的嫩莢格外惹眼,工作人員引導孩子們觸摸莢果絨毛、觀察葉片紋路:“這顏色來自花青素,營養比普通秋葵更豐富。”扁豆藤蔓攀爬、高粱穗粒飽滿,工作人員結合實物講解生長周期與種植技巧,孩子們在觸摸與觀察中,真切感受植物生長的奇妙。
而在被譽為“華夏筆都”的進賢縣文港鎮,暑期研學熱潮同樣涌動。古法制筆作坊內,老藝人手持牛角刀演示“擇料、水盆、結頭”等工序,孩子們圍在桌前,認認真真學扎筆、修筆,在指尖體驗非遺技藝的溫度。“孩子們在這里體驗毛筆制作、感受毛筆文化,能幫助他們更好理解和創作。”來自吉安的帶隊老師劉亞倩說。
近年來,進賢縣依托毛筆歷史文化和產業優勢,建成中國毛筆文化博物館、鋼筆文化博物館等景點,打造“前店后坊”文化產業街區,推動4個傳統村落建設,舉辦制筆技能大賽、書法進校園等活動,形成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2024年,文港鎮接待游客17.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500萬元。
文化是鄉村游的根與魂。南昌深挖民俗資源,讓非遺技藝、傳統節慶“活”起來——青云譜區的城南龍燈、新建區的贛繡體驗、安義縣的板凳龍……一個個非遺、民俗項目成了“吸睛點”,既讓游客體驗文化韻味,又帶動文創產品熱銷,讓鄉村研學與文化旅游在暑期綻放別樣光彩。
親水享清涼 業態煥生機
入夏以來,江西多地避暑游持續升溫。灣里管理局依托梅嶺山區豐沛的溪流資源,精心打造集溯溪、漂流、夜間露營于一體的“清涼經濟”帶,成為市民游客避暑休閑的熱門之選。
在南坪村,一條清澈溪流穿村而過,水底的鵝卵石圓潤光滑,透著沁人的涼意。游客們紛紛挽起褲腳,赤腳踩進溪水中溯溪而上,腳下的石子輕輕硌著腳掌,帶著幾分調皮的癢意;耳畔是潺潺的流水聲與清脆的鳥鳴交織,偶爾抬手便能拂過岸邊垂落的綠枝,那份愜意自在悄然漫過心頭。“天氣太熱了,帶孩子來玩水降溫,孩子玩得盡興,我們也能放松一下,體驗感特別好。”市民郭俊梅笑著說。
不遠處的九龍溪田園綜合體,漂流的激情正酣。橡皮艇載著游客穿梭在蜿蜒的河道中,時而隨平緩水流悠悠前行,盡賞兩岸郁郁蔥蔥的綠意;時而在湍急的落差處飛馳而下,浪花瞬間濺滿身,驚呼聲、歡笑聲混著溪水的叮咚聲,在山谷間交織成夏日里最鮮活的樂章。漂流間隙,還能瞥見岸邊釣龍蝦的游人、樹蔭下燒烤的熱鬧場景,一動一靜間,皆是滿滿的田園閑趣。
“我們周末兩天都在灣里,白天在山里走走,中午在周邊農家樂吃地道土菜,下午去漂流玩水,既能享受山間的靜謐,又能擁抱這份清涼,太舒服了!”來自九江的游客李先生對此次鄉村游體驗贊不絕口。
鄉村游的火熱,是南昌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近年來,南昌通過“兩整治一提升”行動,不斷夯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路域環境整治、農業特色產業提升等各項工作,同時持續盤活田園、山水、民俗等資源,推動“農業+文旅+研學”深度融合,讓鄉村從“單一生產空間”向“多元生活空間”轉變。隨著業態不斷豐富、服務持續升級,南昌鄉村游正以新的姿態,為夏日經濟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