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不少學生希望通過兼職來豐富經歷、賺取零花錢,卻不料成為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目標。
近期,民輔警們在辦案中發現已發現多名未成年學生被誘騙發送電詐引流短信,涉及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最小僅11歲,最大17歲。且此類案件呈蔓延趨勢需引起家庭、學校和社會的高度警惕。
“輕松賺錢”背后藏陷阱,學生誤成詐騙“傳聲筒”
株洲市天元區17歲小軒暑期在網上尋找兼職,在QQ上看到一則急招線上客服助理的招聘信息,小軒一看,工作內容僅是群發短信,發一條1元,熟練后日結150元還能當天到賬,高額回報的承諾讓小軒心動,隨即按照對方提供的視頻教程用自己手機號向指定號碼群發:“你的物件已經到一個半小時了打你電話一直不通?;仉娫挕钡亩绦牛l送幾十條后小軒越想越不安,意識到可能涉及騙局,才緊急停止。
然而,像小軒這樣的并非個例。近期,茶陵小周、攸縣楚楚、醴陵小欣等10多名學生因涉世未深在“輕松賺錢”的誘惑下也不知不覺淪為詐騙分子的幫兇。
騙子套路翻新法律風險不容忽視,騙子通常利用QQ、微信等社交平臺發布兼職信息或潛伏在各類兼職群中物色目標以“低門檻、高回報”為誘餌誘騙學生群發詐騙短信。這些短信多以“快遞到件”“訂單異常”等為由引導收件人回撥詐騙電話進而實施精準詐騙。
學生參與此類“兼職”不僅可能導致個人電話卡被限制使用或注冊更嚴重的是已涉嫌違法犯罪,從受害者到幫兇,往往僅一步之遙。
湖南公安提醒
針對暑期學生兼職詐騙高發態勢,我們要做到:
1.學生群體要提高警惕,凡是聲稱“輕松賺錢”“高額回報”,卻要求發送不明短信、鏈接,或提供個人信息、銀行賬號的“兼職”,均為詐騙,務必堅決抵制。
2. 遇可疑信息時,應第一時間與家長、老師溝通,或向學校、警方核實;如發現被利用或遭遇詐騙,立即撥打110報警。
3. 廣大市民收到含“快遞回撥電話”等類似短信時,切勿輕易回撥,可通過快遞官方渠道核實信息,避免財產損失;發現疑似詐騙行為,及時向警方舉報。
暑假安全無小事家庭、學校需加強對學生的反詐教育,引導其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法治觀共同筑牢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的“防火墻”。
來源:湖南政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