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展示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創新成果,進一步激發各縣(市、區)、各部門改革創新的主動性、積極性,營造良好改革氛圍。按照市委深改委安排部署,市委改革辦堅持鼓勵探索、注重實效、客觀公正的原則,按照有特色、有創新、有措施、有成效的標準,在全市評選2024年度優秀改革案例。經自主報送、初步篩選、統一評審等環節,選出昭通市2024年度優秀改革案例18個,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5年7月22日至28日(5個工作日)。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向市委改革辦反映。
聯 系電話: 0870-3990984
電子郵箱: ztgzlfz2022@163.com
通 訊地址: 昭通市昭陽區公園路45號市委改革辦秘書科(郵編: 657000)
附件:昭通市2024年度優秀改革案例名單及簡介
市委改革辦
2025年7月22日
1.昭通市探索推進“推磨式”交叉巡察
破解基層監督難題
(市紀委監委)
為破解常規巡察在基層“巡不深、察不透”等監督難題,在昭陽、巧家、鎮雄3縣(區)探索開展“推磨式”交叉巡察,通過巡察主體交叉、內容交叉、方法交叉等方式,破解親情、友情、人情的干擾,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查找和發現問題,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巡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助力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2.昭通市“職”通車開到家門口
實現群眾掙錢顧家“兩不誤”
(市委組織部)
為有效破解勞動力長期外出務工帶來的基層治理難題,開展“就近就業?返鄉創業”先鋒行動,以“招小商”擴容幫扶車間、盤活閑置資源,5個試點縣(區)45.09萬平米閑置經營性幫扶資產、13.54萬平米開發區閑置廠房全部盤活,帶動1.3萬名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經驗做法得到省委肯定,在中央電視臺、《中國組織人事報》《云南日報》等刊播。
3.昭通市綏江縣數字化賦能鄉村建設
實現“五化”協同效應
(市委網信辦)
綏江縣聚焦鄉村基礎設施提速、特色農業增值、賦能基層治理、惠民服務增效、美麗鄉村增智等,全面實施數字鄉村行動,以數字化賦能推動鄉村網絡全覆蓋現代化、生產全周期數字化、治理全方位智慧化、服務全過程信息化、監管全過程智能化的“五化”協同效應,探索出一條適應昭通本地的數字鄉村建設發展路徑。2025年3月,綏江縣創成昭通首個省級數字鄉村試點縣。
4.昭通市“四項舉措”推進學區制管理
助力昭通教育高質量發展
(市教體局)
聚焦“撤點并校”后一些地方中心校產生大量“非教學人員”,擠占基層教師編制問題,為推動鄉鎮中心校管理職能下沉,進一步釋放教育教學資源,積極推行鄉鎮(街道)小學(幼兒園)學區制管理,推進鄉鎮中心學校和同鄉鎮的小規模學校一體化辦學、協同式發展、綜合性考評,助力教育高質量發展。
5.昭通市創新公務用車管理模式
破解公務用車管理困境
(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為破解基層公務用車保障難題,積極構建規范節約高效公務出行機制,針對配備不足、管理粗放、運行低效、經費掣肘等問題,選取車輛空編率最高、問題最為突出的彝良縣作為試點,通過創新公務用車配備渠道、平臺車輛共享共用、優先配備鄉鎮公務用車等方式,為全市公務用車規范管理、經費節約、高效保障提供了示范。
6.昭通市打好四則運算組合拳
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迭代升級”
(市政務服務管理局)
以“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為總抓手,堅持“如我來辦”服務理念,通過在服務供給上做“加法”、群眾辦事端做“減法”、數字賦能上做“乘法”、疏堵解困上做“除法”,全力打造辦事方式多元化、辦事材料最簡化、辦事流程最優化、辦事成本最小化的“一多三最”服務場景,以“好辦”“易辦”的服務水平推動政務服務迭代升級,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獲得感。
7.昭通市以“千名委員走基層”金鑰匙
破解基層政協“兩個薄弱”問題
(市政協辦)
以“五聯系”“六深入”為抓手,探索開展“千名委員走基層”活動,組織全市2579名政協委員,聯系各級專家1665名,深入基層2.3萬余人次,開展公益活動351場,為民辦實事3881件,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破解基層政協“兩個薄弱”問題、推動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進行了有益探索,經驗做法在省政協和全國政協進行了交流推廣。
8.昭陽區灑漁鎮探索農文旅融合新業態
打造雙產業共同發展新格局
(昭陽區委改革辦)
昭陽區灑漁鎮是“中國西南最大蘋果集散地”和“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依托蘋果產業優勢和生態資源稟賦,再造產業鏈條、革新消費場景、創新共富機制,蘋果產業總產值突破30億元,帶動三產融合產值達45億元,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走出了一條產業強鎮、生態富民、文旅興村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9. 魯甸縣硯池街道“五共理念”
推進“三基”工作深度融合發展
(魯甸縣委改革辦)
魯甸縣硯池街道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積極探索建立“紅黃綠”管理服務機制和基層治理新模式,錨定“共居、共建、共富、共治、共樂”五共理念,推進“基層統戰、基層黨建、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發展,讓各族群眾從“相鄰而居”走向“相融共生”,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10.巧家縣文筆社區挖潛力 激活力 增動力
下好資源盤活棋 解鎖鄉村振興“新密碼”
(巧家縣委改革辦)
巧家縣蒙姑鎮文筆社區作為白鶴灘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組建的新社區,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以機制創新盤活資源資產,以“千萬工程”助推“五大振興”,通過農文旅融合賦能,探索出“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會致富”的鄉村振興路徑,成功創建為全國家風家教示范社區、云南省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試點、云嶺先鋒紅旗黨支部、昭通市現代化基層治理試點,成為移民社區發展的典范。
11.鎮雄縣新橋村構建“微網格”
推行“輪換制” 筑牢防汛“安全堤”
(鎮雄縣委改革辦)
鎮雄縣新橋村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契機,認真落實“1262”預警叫應機制,強化村組網格防汛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構建“微網格”,推行“單戶換守”和“聯戶輪守”夜間值守制度,探索形成了“到戶到人、實戰實訓、即叫即應”的防汛經驗,經驗做法得到省委組織部、省委改革辦等部門的充分肯定并作為典型案例在全省復制推廣。
12.彝良縣創新“五舉措”
構建醫療服務新體系
(彝良縣委改革辦)
彝良縣為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堅持以人民中心,錨定讓優質醫療資源更普惠可及的目標,不斷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探索創新“五舉措”,構建高效惠民的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新體系,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減輕患者負擔,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切實增強,改革經驗做法獲省、市充分肯定。
13.威信縣創新“紅色+”引擎驅動
賦能文旅融合發展
(威信縣委改革辦)
威信縣牢記總書記“講好扎西會議”故事的殷殷囑托,搶抓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歷史機遇,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深入實施文旅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突出辦好紅色教育、開展紅色研學、發展紅色旅游,加快推進紅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創成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3個。扎西老街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街區”、“省文化和旅游夜間消費集聚區”、“云南省最美鄉愁旅游地”,扎西鎮巷子社區入選首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
14.鹽津縣“3個+”模式
激活勞動力產業化發展新動能
(鹽津縣委改革辦)
鹽津縣緊盯高質量就業促進群眾增收這條主線,聚焦勞動力就業質量不高、技能與需求適配不足、就業服務體系不健全等關鍵問題,堅持“穩”就業、“提”技能、“樹”品牌、“育”主體、“優”服務、“促”增收的工作思路,探索實施“勞動力+培訓”“勞動力+專業合作社”“勞動力+創業”的“3個+”服務就業模式,實現了就業高質量發展,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15.大關縣“交快融合+商超賦能”模式
助推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
(大關縣委改革辦)
大關縣結合山高坡陡、道路等級低、路程較遠等嚴重制約和影響郵政快遞業發展客觀實際,為加快推進快遞進村、農產品進城,積極探索創新“交快融合+商超賦能”模式,全面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客運、郵政、快遞、旅游、商超、農特產品等產業面貌煥然一新,人流、物流、資金流加快流動,改革經驗做法在全省獲推廣。
16.永善縣探索殯葬改革新模式
推行節地林下生態安葬新路徑
(永善縣委改革辦)
永善縣圍繞生態功能定位,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改革全過程,積極探索節地林下生態安葬新路徑,推行“節地+生態+惠民”林地墓復合發展的殯葬改革新模式,通過“上下聯動、村民自治、以點帶面、建管結合”等方式,實現地、力、錢“三個省”,贏得群眾廣泛認可,經驗做法獲國務委員肯定并在全省推廣。
17.綏江縣創新推進“物質+服務”
讓社會救助更有溫度
(綏江縣委改革辦)
綏江縣聚焦“一老一小、一殘一困”群體需求,推動社會救助從“單一物質”向“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轉變,從“保生存”向“防風險”“促發展”轉變。通過建立六類服務清單、培育五支服務隊伍、明確三級服務責任、整合三方服務資源、推行一套服務體系等舉措,實現社會救助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具溫度的方向轉型升級,經驗做法在民政部作交流發言并入選全國服務類社會救助試點地區。
18. 水富市“坐斗擺”議事堂
撬動基層治理“大變革”
(水富市委改革辦)
水富市創新實踐“楓橋經驗”,探索“坐斗擺”議事堂模式,將村組事務放到臺面上擺清楚、議明白、化解開,及時解決基層難題、化解矛盾糾紛,有力促進干群之間與鄰里之間的和諧。向家壩鎮水東村2023年先后榮獲“昭通市市級文明村”“昭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稱號,2024年被列為全省黨建引領城鄉社區治理試點,“坐斗擺”村民議事堂經驗做法被中國社會工作報和中社部門戶網站刊發報道。
來源/昭通政研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馬思 編輯/何淑倩格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