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為廣告信息
最怕的不是下雨天
而是由于下雨導致路面濕滑
引發路面行車危險
特別是高速公路上
快速行駛的車輛+濕滑的路面
可能分分鐘發生下面這種
危險的情況
2025年7月21日
畢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一大隊一中隊接到報警稱,在筑蓉高速公路貴陽往金沙方向約93公里處發生一起小型客車單方事故。接警后,交警立即趕往現場處置。
到達現場后,交警看到一輛白色小型客車停在道路快車道上,車頭車尾嚴重損毀,車輛安全氣囊全部彈出,車輛碎片散落一地,公路設施也明顯受損。
經詢問駕駛人、調取事故路段監控及現場勘查,交警得知,駕駛人冷某駕車載著另外兩名乘車人從貴陽回金沙,行駛到事故路段時,車輛突然打滑失控,與公路中央的水泥隔離護欄發生劇烈碰撞,隨即旋轉一圈撞上道路右邊的水泥護欄,最終再次撞彈回快車道,導致車輛嚴重損毀,所幸車上人員均系了安全帶并無大礙,僅是輕微傷。
最終,民警依法認定認定駕駛人冷某負此次事故的全部責任。
雨天行車需牢記
降速、控距、亮尾!
降速
當車速過快時,車輛容易“水上漂”
一般來說,輪胎在干燥的瀝青路面或混凝土路面上的附著力系數是最大的,但當路面被雨水覆蓋變得濕滑后,車速越快,輪胎的附著力系數會急劇減小。當速度快到一定程度,輪胎與地面會形成一層水膜,從而失去抓地力,陷入“水滑”的危險境地,我們稱之為“水膜效應”。
控距
車距控制在什么范圍內合適?
部分駕駛員會問:“要怎么控制車距才更安全呢?”交警的答案是??
機動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遇有霧、雨、雪、沙塵等低能見度氣象條件時,則行駛速度需要降低,安全距離應該拉長。當能見度小于200米,須與前車保持100米以上距離;當能見度小于100米,須與前車保持50米以上距離;當能見度小于50米,應從高速公路駛出。
亮尾
合理地利用燈光,保證自己“被看見”
降雨導致能見度降低,應及時開啟前照燈、示廓燈和后位燈,在照明同時也能“被看見”。
注意,同方向行駛的后車與前車近距離行駛時,不得使用遠光燈。
交警提醒:
雨天是交通事故的高發期
行車不慎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請廣大駕駛員謹慎駕駛
切不可疏忽大意
雨天出行,安全第一
來源:畢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一大隊
編輯:馬召鳳 ▏責編:陳武帥 ▏編審:何 歡
終審:趙 杰 ▏監制:馬勛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