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距離美國簽訂停戰協議已過去兩年,抗美援朝戰爭也以我們的勝利劃上了句號。
在完成了諸多戰后事宜后,我們的志愿軍也開始陸續將犧牲于這場戰爭中的英雄們逐一安葬。
朝鮮平安南道大榆洞的山坡上,幾位志愿軍戰士手執工具走向一座樸素的墳塋。
他們奉命將長眠于此的烈士遺骸遷往新建的檜倉志愿軍烈士陵園,以告慰壯士的英魂。
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事情發生了,鍬鎬未落,一個身影踉蹌撲來,只見一位朝鮮婦女張開雙臂擋在墳前,不讓志愿軍前進半步。
志愿軍本以為是挖墳的行為讓當地老百姓誤解了,剛想解釋,卻不想那位老婦人卻異常堅定。
“志愿軍同志,這是我兒子的墳,你們不要遷走!我會看護這座烈士墳的,如果我老了,就由我的孫女一代代傳下去!”
在老婦人說這話時,她身邊的小孫女緊緊攥著祖母的衣角,懵懂的眼神中映著志愿軍戰士錯愕的臉龐。
原來,這位老婦人名為樸真真,墳中長眠的“兒子”,是五年前從火海中搶回她與小孫女生命的志愿軍戰士。
然而她所不知道的是,這位自稱“姓志,名志愿軍”的年輕人,竟是中國人民領袖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
1950年,美國打著支援南朝鮮政府為名,悍然插手朝鮮半島內政,其意在抑制共產主義陣營在亞洲的擴張以及遏制我們的發展。
盡管美國并沒有直接對我們發起侵略,但是其在半島軍事行動的目的可謂是人盡皆知。
一時間,國內無數大好男兒紛紛加入志愿軍,遠赴朝鮮半島抗擊侵略者,而我們毛主席之子——毛岸英也在其中。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毛岸英隱去真實身份,以“劉秘書”之名隨志愿軍總部進駐大榆洞,與前線戰士過著一樣艱苦的生活。
而也就是在這樣一段30多天的時光里,毛岸英與朝鮮當地的老百姓,結下了一段比血還要濃厚的牽絆。
樸真真和毛岸英的“母子情”,也源自這30多天內一次小小的意外。
在跟隨部隊前往指揮所大榆洞之時,因為不熟悉當地環境,毛岸英所在的部隊卻迷失了方向。
作為精通朝鮮語的毛岸英自然是自告奮勇,主動提出了尋求當地人的幫助。
在這個時候幫助了志愿軍的,正是當地的村民樸真真。
在到達駐地后,身為領導人的孩子,毛岸英卻并沒有一點架子,相反,他在完成部隊工作之余,還經常親赴當地村落,幫村民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一次陪伴司令官巡視陣地的時候,毛岸英又看見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便是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樸真真。
不過此時的樸真真卻因為幫助志愿軍搬運物資不小心扭到了腳,于是毛岸英便主動要將樸真真送回家中。
看著和自己兒子差不多的中國青年,樸真真忍不住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不由得淚從中來。
見到樸真真潸然淚下,亦或是這位朝鮮的婦女同樣給予了毛岸英家人的溫暖,毛岸英便對樸真真說到:那我就認你做干媽吧,我姓志,你就叫我志愿軍就好了!
至此之后,毛岸英一有空就去樸真真家中照顧這位孤苦無依的老婦人,樸真真也會為毛岸英縫補破損的衣裳。
然而,在1950年11月25日,美軍對大榆洞指揮所發起了空襲,數十枚凝固汽油彈被傾瀉在指揮所上空。
此時的毛岸英為了搶救作戰資料,未能及時撤出指揮所內部,最終壯烈犧牲。
作為毛主席的兒子,毛岸英理應馬革裹尸,魂歸故里。
身在后方的毛主席聽聞毛岸英在前線犧牲的消息,在沉默了一夜后,最終做出了決定。
“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已經獻出了那么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strong>
盡管彭總司令多次希望將毛岸英的尸骨送回國內,讓英雄落葉歸根,然而主席卻堅持了他的決定。
毛岸英的遺體和其他志愿軍戰士一起,就近掩埋在了大榆洞指揮所附近。
而在得知毛岸英犧牲后,樸真真這位毛岸英的朝鮮母親更是痛苦無比,對她而言無異于是又一次承擔了喪子之痛。
也就是在這時起,樸真真自發的肩負起了為這位中國兒子守墓的責任。
由于不懂中文,她天真的認為,毛岸英一時興起取的假名“志愿軍”,也被她當作了這個中國兒子的真名。
但是這對樸真真而言都不是問題,她早已將毛岸英視作自己的親兒子,母親為兒子守墓,又需要什么理由呢?
時間飛逝,1953年,美國簽訂?;饏f議,取得了戰爭勝利的志愿軍也開始陸續撤離朝鮮,回到了祖國。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樸真真依舊日復一日的照料著毛岸英和其他戰士的安魂之所。
再到了1955年,面對著來將烈士遺骨遷墳的志愿軍戰士,樸真真擋在他們面前,聲淚俱下。
面對早已哭成淚人的樸真真,志愿軍的首長只好全盤托出,他告訴了樸真真,他的干兒子,正是毛主席的親兒子毛岸英。
聽聞了真相之后,樸真真愣住了,她沒曾想到,這個平易近人的中國年輕人,竟然是毛主席的兒子!
但是無論如何,對樸真真而言,不論是毛岸英,亦或是“志愿軍”,都不變的是他的好兒子。
在思考了片刻后,樸真真朝志愿軍戰士們深鞠一躬,又面向毛岸英安息之所鞠了一躬,再度泣不成聲。
最終,樸真真還是帶著孫女與志愿軍一同將毛岸英的棺木送上運輸車,靈車將毛岸英和其他烈士的遺體,一同送往了倉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之中。
在朝鮮戰爭中,毛岸英和樸真真的故事并不罕見,正是有著無數這樣戰士,朝鮮民眾才能不遺余力的支持志愿軍贏得了這場戰爭。
而也是有了這樣樸實善良的老百姓,我們的戰士才能在這片故鄉之外的土地有著如此頑強的戰斗意識。
參考資料:
毛岸英遺體遷葬內情:守墓人為何不愿志愿軍遷墳?來源:人民網 作者:武立金 2017年07月03日 09:16:29
毛岸英——百度百科
毛岸英的尸骨為何沒有運回國內安葬? 2009年04月15日 09:25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