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起步:從零到三的跨越
中國海軍的航母之路,走得穩扎穩打,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步,到現在三艘航母齊備,這中間的進展可不是一蹴而就。最早入手瓦良格號那艘半成品艦體,改造成遼寧艦,花了好幾年工夫,排水量6萬噸級,滑躍式甲板,能搭載24架殲-15戰機。
遼寧艦服役后,主要用于訓練和驗證技術,艦載機起降次數逐步增加,到2025年,已累計超過上萬架次。接著是山東艦,第一艘國產航母,2019年服役,排水量同樣6萬噸左右,但優化了艦島設計,雷達系統更先進,能容納更多飛機。兩艘艦在2025年6月一同穿越第二島鏈,編隊總計40多艘艦艇,展示了遠海機動能力,航程覆蓋西太平洋大片區域。
福建艦作為第三艘,8萬噸級,電磁彈射技術是亮點,2022年下水,2024年5月首航海試,測試動力和電力系統,預計2025年內服役,能搭載50架以上戰機,包括殲-35隱身機。 這三艘艦的建造,積累了大量經驗,從模塊化組裝到供應鏈優化,中國造船業效率高,平均建造周期縮短到5年左右。
相比之下,美國海軍早年雄心勃勃,想全建十萬噸級艦隊,但實際操作中發現巨艦機動性差,港口要求高,很快就放棄了,轉向更靈活的配置。F-35B戰機的開發,垂直起降能力強,推力矢量技術讓它能在兩棲艦上運作,這為美國海軍提供了新思路,避免了單一依賴大航母的局面。
中國海軍的發展規劃,一直基于自身海疆需求,300萬平方公里海域,南海就占200多萬,需要輪值巡航和維護,現有三艘航母剛好夠用,不存在盲目跟風。西方媒體有時酸溜溜地說中國猛造航母,其實從零起步到三艦時代,用了十幾年,這速度在全球海軍史上也算得上高效穩健。
美國海軍的航母群雖有11艘,但老艦退役和新艦延遲交織,實際可用數量波動大,比如福特級首艦服役后問題頻出,電磁彈射器故障率高,導致維護成本飆升。中國這邊,福建艦海試已超100天,各項指標符合預期,這一步步走來,體現出規劃的理性。總的看,中國海軍沒被外部言論牽著鼻子走,始終按需求推進,航母從訓練平臺到作戰核心,逐步完善體系。
策略對比:大艦雄風對輕型機動
說到中國和美國海軍的側重點,確實有差異,但談不上誰騙誰,中國海軍的航母建造節奏,源于國防實際,而美國轉向兩棲艦,也只是調整策略罷了。中國三艘航母各有分工,遼寧艦和山東艦常規動力,滑躍起飛,福建艦電磁彈射,能彈射重型戰機,作戰半徑擴展到1000公里以上。
2025年,雙航母編隊穿越西太平洋,護衛艦和驅逐艦伴隨,雷達覆蓋范圍廣,展示了編隊協同能力。第四艘004型航母,據衛星影像顯示,已在大連船廠模塊組裝,排水量超10萬噸,核動力系統可能性大,能產生足夠電力支持激光武器或電磁炮,續航幾乎無限。
這艘艦預計配備四條電磁彈射器,比福建艦多一條,艦載機出動率更高。西方媒體報道稱,中國加速航母生產,可能落入大艦陷阱,但實際情況是,中國海疆廣闊,航母主要用于防御巡航,南海島礁間需要常態存在,三艘航母輪換檢修,剛好滿足需求,再建幾艘也屬正常。
相比,美國海軍的閃電航母概念,用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搭載F-35B,排水量4萬噸級,能載20架戰機,垂直起降靈活,反應速度快。 的黎波里號2025年6月部署日本佐世保基地,取代美國號,艦上F-35B排列整齊,測試協同作戰。
但美國兩棲艦建造遇瓶頸,布干維爾號減速器故障,交付推遲到2026年8月,法魯賈號也延期,預算超支。福特級肯尼迪號,原計劃2025交付,現推到2027年3月,升降機和電磁彈射問題反復,成本達數百億美元。美國海軍負債高企,仍堅持建大航母,保持11艘規模,但短期內降到10艘可用。
中國海軍沒猛造航母的跡象,三艘服役后,經驗積累讓量產成為可能,但規劃仍穩健。兩棲艦方面,中國也不落后,075型四艘已服役或海試,排水量4萬噸,能載直升機和登陸艇。
076型四川艦2024年12月下水,雙艦島設計,電磁彈射和阻攔索,全球首創,能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和戰機,排水量超4萬噸。這讓中國兩棲力量媲美美國閃電航母,快速響應能力強。
西方媒體質疑中國被騙,稱美國轉移重點到輕型艦,中國卻大建航母,但事實是,美國沒放棄航母,福特級升級繼續,中國也同步發展兩棲艦,076型建造速度快,三年兩艘,供應鏈順暢。兩國策略各有側重,美國靈活機動,中國大艦覆蓋廣域,防御需求驅動下,中國規劃獨立,沒受外部蠱惑。
南海巡航中,航母編隊分散部署,維護海域穩定,美國兩棲艦在印太演練,F-35B起降頻繁,但延遲影響艦隊補充。中國海軍高效造船,004型核動力進展順利,模塊化技術成熟,美國船廠老化,延期常見。總的來說,這對比顯示,中國海軍發展理性,航母和兩棲艦并行,美國雖有閃電概念,但執行中問題多,沒騙到中國什么。
未來并進:核動兩棲齊發力
展望海軍發展,中國和美國都在推進新裝備,但中國路徑更注重實際需求。076型兩棲攻擊艦,四川艦2025年7月海試,電磁彈射軌道測試中,計劃搭載彈射版戰機和無人機,形成小型航母戰力。
預計多艘建造,與075型結合,南海演練中支援登陸,增強快速反應。004型航母核動力組件安裝中,預計2026年下水,服役后中國進入核常航母時代,續航無限,電力充足支持先進武器。美國福特級肯尼迪號延遲后,將替換老艦,保持規模,但債務壓力下,造價不菲。
中國海軍三航母加多艘兩棲艦,滿足300萬平方公里海疆防御,巡查常態化。美國兩棲艦隊調整,布干維爾號推遲,閃電航母在的黎波里號運行,F-35B作戰頻繁,但整體延遲影響短期力量。中國發展獨立,航母地位核心,兩棲艦補充機動,未來均衡擴展。
美國負債下堅持大艦,中國高效建造,海空力量穩固。雙方路徑清晰,航母與兩棲并進,無誤導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