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涪陵區李渡街道嵐馬村芬芳葡萄園里,一串串飽滿的葡萄掛滿枝頭,紫的晶瑩、綠的透亮,空氣中彌漫著清甜的果香。園主龔朝東穿梭其間,忙著招呼采摘游客,臉上笑意盈盈:“以前種紅苕玉米,一年到頭忙不飽肚子?,F在跟著黨支部干,100多畝葡萄畝產3000多斤,一斤能賣10到15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
李渡街道嵐馬村芬芳葡萄園。李渡街道供圖
這甜蜜的變遷,源于李渡街道以黨建為引領的產業轉型路。近年來,嵐馬村黨支部瞄準城郊農業優勢,打破“單打獨斗”的傳統種植模式,牽頭成立水果種植專業合作社,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從選種育苗到田間管理,黨支部全程“護航”——邀請農技專家手把手教學,黨員志愿者帶頭試驗新技術,還統一注冊品牌、對接電商平臺,讓葡萄不僅長得好,更賣得俏。
如今的嵐馬村,早已不止于“葡萄香”。依托1500畝四季水果園、1200畝花椒基地和50畝綠色蔬菜田,村里走出了“果蔬飄香、四季有收”的產業格局。2020年以來,村股份合作社年產值均超千萬元,108戶村民戶均年收入突破6萬元,昔日的普通村莊變身“產業旺、村民富”的示范村。
更令人欣喜的是鄉村顏值的“蝶變”。街道投資1689萬元推進斜陽溪流域綜合開發,7千米休閑步道沿溪蜿蜒,1.3萬平方米農房換上“新衣裳,548棵景觀樹點綴村落,10余處微景觀錯落有致……水清岸綠、瓜果飄香的嵐馬村,成了城里人周末度假的“香餑餑”。(李向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