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九龍坡區檢察院檢察官查看小區門禁系統整改情況。(圖片來源:九龍坡區檢察院)
“現在進小區方便多了,刷臉、刷卡都行!”近日,重慶市九龍坡區某小區居民欣喜地發現門禁系統已完成升級。而這一改變,源于今年2月重慶網絡問政平臺上的一條舉報線索——當時,該小區僅支持“刷臉”進入,這一情況引發了居民對個人信息安全的擔憂。
2025年2月13日,九龍坡區檢察院通過重慶網絡問政平臺獲悉:轄區內某小區被投訴存在“門禁單一化”問題——僅允許居民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出小區。多位居民反映該做法涉嫌侵犯個人信息權益,強烈呼吁物業提供刷卡、密碼等多重驗證方式。
收到線索后,九龍坡區檢察院公益訴訟部門檢察官來到該小區走訪調查。
“萬一有人盜用我的人臉信息進行刷臉支付或者網絡貸款怎么辦?”
“聽說一些犯罪分子會收集人臉信息用于詐騙、洗錢,如果我的‘臉’被這樣利用,那我豈不是成了‘幫兇’?”
了解群眾的訴求后,承辦檢察官聯系上小區物業項目負責人秦某,進一步了解情況。原來,該小區最初是人臉識別和門禁卡并用,后因硬件問題,人臉識別系統經常無法正常使用。于是該小區物業公司在2023年2月跟某公司簽訂協議對系統進行升級,但升級后的系統卻無法再使用門禁卡。
“我們小區的四個主要出入口都有保安值守,除‘刷臉’外,經核實身份后也可由保安開門放行。唯一一個沒有保安值守的門實際上是應業主要求開通的應急通道,為了方便業主進入也為了保障小區的安全,我們才加裝了人臉識別閘機。”物業經理秦某解釋道。
如何在保障公民個人信息安全的同時維護居住環境安全?2月26日,該院立案后與物業管理行業領域行政監管主體的九龍坡區住建委進行磋商,雙方就整改方案達成共識:區住建委履行監管職責,一方面要求涉事小區必須提供人臉識別之外的進門方式,保障居民選擇權;另一方面將對全區物業小區展開排查,整治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等違規行為。
3月13日,區住建委對該小區物業項目負責人秦某進行約談,要求立即整改,并在整改期間不得強制業主或物業使用人“刷臉”通行。物業公司立即積極對接門禁系統安裝公司,采購能兼容人臉和門禁卡的硬件,并于3月16日完成升級,恢復了“人臉+門禁卡”的雙驗證模式。
此外,在九龍坡區檢察院的建議下,區住建委還組織屬地鎮街和駐區物業服務企業開展摸排,重點清查轄區內是否存在“只能通過人臉識別、無其他合理方式驗證業主或物業使用人身份信息”等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的情況,及時上報并開展自查自糾。
“隨著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日益廣泛,強化監管已然成為當務之急。”自6月1日起《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安全管理辦法》正式施行,九龍坡區檢察院將打出“組合拳”:以辦法為準繩規范技術應用,以辦案為抓手整治違規行為,以公益訴訟筑牢防護屏障,讓群眾“刷”得放心、“掃”得安心。
來源 | 重慶檢事兒
編輯 | 劉巖
審核 | 田驍
投稿 | 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