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重慶堅持租購并舉,聚焦群眾住房消費需求,進一步優化住房公積金提取使用政策,堅持數據賦能不斷提升服務便利性,有效支持住房公積金繳存人解決家庭基本居住問題,助力提振住房消費。重慶市住房公積金中心發布消息,截至今年7月24日,重慶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已受理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10827筆,金額61.58億元,直轉占比93%。
市民正在辦理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
已受理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10827筆
“我還有100萬元的商貸沒還完,辦理商轉公后,省下了10多萬的利息。”近日,家住重慶的周先生辦理了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后,開心地表示房貸利率和月供大幅下降,有效減輕了自己的房貸壓力。
傳統商轉公貸款業務要求借款人在公積金貸款發放前需自籌資金結清原商業貸款,解除原抵押登記,辦理新抵押登記,這樣不僅增加了借款人籌集資金的難度和成本,而且費時費力。
去年底,重慶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從“小切口”破題,積極推行商轉公貸款直轉惠民服務新舉措,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為穩妥有序推進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的順利開展,2024年12月30日,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首批選擇業務覆蓋較廣的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試點推行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2025年5月30日,新增郵政儲蓄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重慶銀行、重慶三峽銀行、重慶農村商業銀行為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辦理銀行;2025年7月25日,再次新增華夏銀行和平安銀行為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辦理銀行,實現16家住房公積金貸款合作銀行全部開通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
不少市民表示,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辦理非常順暢,不僅減少了辦理環節,而且免除了借款人墊資費用,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
截至今年7月24日,重慶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已受理商轉公貸款直轉業務10827筆,金額61.58億元,直轉占比93%。
靈活就業人員累計開戶47.43萬人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科技的廣泛應用,以個體經營、自由職業、非全日制等新業態靈活就業群體日益增多、規模龐大。為更好發揮住房公積金制度作用,近年來,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探索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試點,推動將靈活就業群體納入住房公積金制度保障范圍,幫助新市民、青年人解決住房問題,助力更多靈活就業人員穩業安居。
截至目前,重慶靈活就業人員累計開戶47.43萬人,累計繳存11.40億元,實繳規模居全國第一;累計提取17.38萬人次4.47億元,累計發放貸款1110筆4.87億元,貸款余額4.60億元,為靈活就業繳存人節約利息支出約0.42億元,撬動住房消費7.91億元。
為探索建立符合靈活就業人員特點的公積金繳存使用機制,重慶聚焦靈活就業群體特征,構建“愿繳能繳、義務前置、精算平衡、權隨人走”繳存使用新機制。
例如,放寬參與年齡至16周歲,不設戶籍、收入等準入限制,拓展覆蓋范圍至個體工商戶、新就業群體、進城務工人員、外來務工人員、“三新”領域從業人員、八大群體勞動者等就業群體,推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向靈活就業群體廣泛覆蓋。構建跨業態、跨地域繳存權益轉移接續機制,繳存人在靈活就業與穩定就業、本地就業與外地就業之間轉移的,支持繳存權益同步轉移、有效銜接,滿足靈活就業人員跨區域流動需求。
同時,重慶研發推出了“繳存靈活、提取自由、協議約定、動態調整”公共服務新產品,支持繳存使用住房公積金。自開展靈活就業群體繳存住房公積金試點以來,重慶先后4次升級政策,推動繳存“縮期減壓”,將主導產品最低繳存期限由24個月縮短至6個月,不斷降低繳存金額上限,減輕繳存壓力;推進貸款“提額降負”,將主導產品存貸比由13倍提高至25倍,貸款額度由個人50萬元提高至80萬元,夫妻提高至120萬元,多子女家庭夫妻最高可貸160萬元,降低第二套住房首付比例至20%,支持靈活就業人員商轉公貸款,減輕利息支出壓力。
接下來,重慶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將堅持創新推動,不斷優化靈活就業人員繳存使用機制,持續提升政策靈活性和普惠性。
上游新聞記者 黎靜 重慶市住房公積金中心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