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6——一種再常見不過的補充劑,很多人家里都有一瓶。
一向以“天然健康”著稱的澳大利亞保健品巨頭Blackmores正因為這款維生素,被卷入一場愈演愈烈的集體訴訟調查中。
“普通維生素帶來神經損傷”
維生素B6,廣泛存在于肉類、谷物和植物性食物中,不少人為了“增強代謝”“提升能量”,會在超市、藥房購買含B6的復合維生素或功能型保健品。
這類補充劑無需處方,隨手可買,在澳新尤其流行。
一直以來,維生素B6都被認為只有在超高劑量、長期服用下才會導致毒性反應。
但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上個月指出,目前尚無科學界就安全閾值達成共識。
澳洲維權律所Polaris Lawyers自今年5月起,代表一名受害者啟動了對Blackmores的集體訴訟調查。
起因是,來自墨爾本的年輕爸爸Dominic Noonan-O’Keeffe,在播客推薦下開始服用Blackmores的多種補充劑。
起初他只感到疲憊,認為是照顧新生兒太累,沒太在意。
但隨著時間推移,他的癥狀變得越來越嚴重,他開始出現神經劇痛,嚴重偏頭痛,視力模糊,感覺遲鈍、認知變慢。
所有檢查都查不出問題,直到他的一位做放射技師的親戚醒他:“你是不是在吃含B6的保健品?”他才趕緊停藥。
最終,他被診斷為維生素B6中毒。
而到現在,他的神經痛仍然沒有完全恢復。
300多人集體舉報
案件曝光后,類似故事接連浮出水面。
在悉尼南部執業的牙醫Katrina Puchalski,去年改用Blackmores鎂片(其中含有維生素B6)。
短短三個月后,她開始出現身體抽搐,不安腿綜合癥和幻聽幻覺。
停止服用后,癥狀雖然緩解,但仍有手指持續麻木。
“我是一名醫生,沒想到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她說,“更沒想到監管竟然如此寬松。”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0名用戶聯絡了律師事務所,稱自己在服用含維生素B6的保健品后出現了偏頭痛、神經疼痛、肢體麻木、肌肉抽搐甚至聽覺幻覺等嚴重神經系統癥狀。
華人們也在網上相互提醒,保健品不能亂吃。
新西蘭仍在銷售
發現君查閱新西蘭主流藥房與電商平臺,發現Blackmores這款維生素仍在Blackmores NZ官網、一些實體藥房正常銷售。
而在綠超Woolworths,相關產品已經下架,并且加上了提醒:如果您感到刺痛、灼熱或麻木,請停止服用此藥,并盡快就醫。
“天然不等于安全”
面對這一連串案例,澳大利亞藥品管理局TGA不得不回應。
他們在上個月發布初步決定,考慮從2027年起收緊B6的銷售規定。
如果保健品中維生素B6含量超過50mg,就必須放在藥房柜臺后。
顧客購買前必須經由藥劑師咨詢。
這是一次重大轉變。因為迄今為止,大多數維生素B6產品都是自由銷售的非處方藥。
專家也提醒公眾:
“很多人以為‘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實際上任何成分,超過一定劑量都會對人體產生毒性。尤其是當你同時服用多種補充劑時,很容易B6攝入超標。”
面對輿論壓力,Blackmores方面回應稱:
“我們的所有產品,包括含有維生素B6的補充劑,都是按照TGA規定開發和生產的。”
但律師Nick Mann并不買賬。他表示:
“即使產品符合法規,企業也不能把責任全推給監管。歷史上像石棉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提醒:這3類人尤其要注意!
?經常服用復合維生素的人
請檢查是否含B6,如果多個產品加起來超過50mg,請與醫生溝通是否需要調整。
?服用鎂片、B族維生素的人
不少鎂片產品默認加入B6,請看清標簽。
?出現以下癥狀的人:
麻木、刺痛、灼熱感;慢性頭痛、眼花、注意力下降;情緒異常、焦慮失眠,務必立刻停用并就醫,可要求檢測B6血濃度。
任何補充劑,在購買前要閱讀成分標簽,不要盲目相信“天然”“健康”字眼。維生素是補充,不是日常必需,非缺乏者無需長期服用。
對于同時服用多種保健品的朋友來說,一定要核算成分總量。
若出現任何不適癥狀,應及時停藥并咨詢醫生。
ref:https://www.stuff.co.nz/world-news/360763880/migraines-nerve-damage-australians-poisoned-over-counter-vitamin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