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如此重要的時間勢必要舉行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來慶祝,定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也早早預熱。
在相關部門緊鑼密鼓籌備的時候,有一個問題最惹人關心——特朗普到底參不參加?
特朗普一直宣傳會訪華,但中方這邊一直沒松口。
不過普京倒是確定會來了,而且7月21日俄總理米舒斯京還親往黑龍江對岸,提前定下規矩。
米舒斯京定了什么規矩?
中美俄聚首“九三閱兵”?
對于“特朗普到底會不會訪華,什么時候訪華”這個問題,現在網絡上是各種言論都有,搞得大家都看膩了。
特朗普是時不時地就提一嘴表示要訪華,有記者一直詢問外交部發言人,但中方這邊一直都不給一個確定的信息,一句“沒有可提供的信息”就是回應了。
而民間的看法也是多種多樣,有人認為他一定會來,甚至還可能和普京進行會晤,實現冷戰之后中美俄聚首,并且對將來的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但也有人認為,他會訪華,不過不會是在“九三閱兵”時,因為根據媒體爆料說的是“晚些時候”,也可能是在韓國舉行的APEC峰會與中方領導人會晤。
另外還有一些人不贊同他來的,認為沒必要一直炒這個話題,他來不來都與中國無關,該干嘛就干嘛,要是他像上次一樣來了帶走大量合同后就翻臉不認人,還不如不來。
總的來說,對于特朗普是否訪華大家都各有看法,不過特朗普自己爆料此前中美元首通電話時,中方就邀請他訪華,怎么中方一直都不承認呢?
其實這和中美第三次會談結果有關,此前兩次會談雙方都各有退讓,達成了實質性的結果,但第一次會談的結果——取消91%關稅是有期限的,截止日期就在8月12日。
這也是特朗普在各種場合說“和中國相處得很好”、美財長貝森特一直說要和中方多合作的原因,期望能在8月12日之前達成新的協議。
但即便是這樣,中國也沒有松口,態度比以前硬氣很多,讓特朗普無可奈何。
相比于特朗普的不確定,普京要參加閱兵儀式是早就確定了的,而且在7月21日俄新聞總統秘書佩斯科夫正式宣布,普京將會從8月31日開始為期4天的訪華之旅,并且出席中國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活動。
佩斯科夫還透露,俄方已經在為普京訪華做準備,距離“九三閱兵”還有41天,準備這么早,也足以證明俄羅斯的重視。
畢竟普京這次的任務還挺艱巨,在參加閱兵儀式之前,他還要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并和中方領導人進行雙邊會談,討論的重點議題就是戰略協作。
普京已經很久沒有安排過這么長時間的訪問行程了,并且活動安排得十分密集,其助理烏沙科夫也說:如此長時間的訪問“極為罕見”。
這也不奇怪,此前俄羅斯一直自認屬于歐洲,想加入北約與歐洲國家成為一家人,沒成想人家根本就沒拿它當自家人,甚至對它還很敵對。
俄烏沖突爆發后,北約更是各種支援烏克蘭,用血的教訓讓俄羅斯明白這殘酷的現實,為此俄羅斯才真正改變方向“向東轉”。
事實證明,“向東轉”是正確的,和中國加大了貿易力度,讓俄羅斯在美西方國家輪番制裁下還能實現經濟增長,觸底反彈,可以說是中國給的底氣。
雖然中國不會在軍事上支持,但這正常的生意往來就能為俄羅斯雪中送炭了,光是給中國買能源就賺了不少。
不過普京也明白,光靠能源是不行的,還要再加大貿易力度。7月20日,塔斯社就報道,普京早在1月份時就強調俄羅斯再不發展汽車制造業在內的本國工業,將會失去自身競爭力。
而且他還認為僅靠油氣賺錢,俄羅斯會失去競爭力,甚至會失去主權。為此俄羅斯又加大了“向東轉”的動作——米舒斯京親自前往黑龍江對岸,提前定下規矩。
俄方提前定下規矩
7月22日,米舒斯京在中俄邊境卡尼庫爾干公路口岸視察,并且下達了一項指令——卡尼庫爾干口岸的永久性設施必須在年底前完工,不能失去發展勢頭。
這個“發展勢頭”實際上指的就是和中國發展的勢頭,為何這么說呢?
因為這個口岸是連接中國的關鍵物流節點,俄羅斯的能源、農產品出口到中國,就通過這里。
其實早在1988年,中俄之間就計劃建設一座大橋連接兩國,但因為各種原因到1995年這個計劃陷入停滯。
這一停就是20年,直到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后,俄羅斯又想到了中國,次年又找中國簽署協議,繼續修建大橋。
但即便是簽署協議了,和中超友誼大橋一樣,中方這邊很快就建成通車、實現“秒通關”了,那邊卻一直猶豫猶豫,到現在還沒能正式建成。
不過自從2022年黑龍江大橋通車后,盡管俄方永久性口岸并沒有建成,但貨運量就激增,三年過境車輛高達17萬輛,日均貨量增到200%。
而俄羅斯這三年深陷與烏克蘭的沖突中,遭到美西方國家聯合制裁,歐盟新對他們的第18輪制裁讓他們意識到必須擴大與中國的貿易量,緩解被制裁的經濟壓力。
于是米舒斯京就來到了黑龍江對岸的卡尼庫爾干公路口岸,定下硬性指標,要求工人們必須在年前完成通車。
除了這個口岸,此前俄羅斯還同意將海山崴港作為中國內貿中轉港,圖們江入海口、黑瞎子島等地的開發合作等布局,都能看到俄羅斯“向東轉”的決心。
甚至不久前普京在經濟論壇上揚言:新的世界秩序如同“日出”一樣無法回避,而構建這個新世界的托手就是中俄。
自從被美西方國家制裁后,中俄的關系就格外親密,堪稱是歷史之最。
中俄友好是好事,但我們也不能盲目樂觀,人與人之間尚且要權衡利弊,更何況國家之間。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永遠是不變的核心。
參考信息:
環球網:克宮:普京將于9月訪華,俄方正為北京之行做籌備-2025-07-22
參考消息:普京:僅靠油氣收入,俄羅斯將失去主權-2025-07-21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俄總理米舒斯京視察一俄中邊境口岸-2025-07-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