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順利完成上市輔導當日,普祺醫藥即馬不停蹄地向北交所正式遞交了上市申請。不過,遺憾的是,縱然在2025年的6月末,北交所曾敞開上市之門迎來了一波申報潮,僅在6月25日至30日期間就有66家企業的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但普祺醫藥的名字卻遲遲未能出現在上市受理名單中。事到如今,距離普祺醫藥此次上市申報已過去了整整一個月,其依然未獲得北交所的受理。
本文由叩叩財經(ID:koukouipo)獨家原創首發
作者:周嘉薇@北京
編輯:翟 睿@北京
隨著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重啟和創業板對優質未盈利創新企業申報IPO的開閘,越來越多尚處“虧損”之態的潛力企業看到了登陸A股的希望。
在科創板和創業板紛紛迎來未盈利企業的上市闖關“試水”后,在前些年就曾有過虧損企業成功掛牌交易的北交所,也同樣為相關企業的資本化提供著更大的可能性。
據叩叩財經獲悉,日前,又有一家尚未盈利的醫藥企業欲沖刺北交所上市已正式進入到了申報流程。這家名為北京普祺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普祺醫藥”),已于2025年6月25日向北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如果其一旦被受理,那么其將成為2025年以來北交所受理的首家虧損企業。
事實上,在目前申報北交所上市的待審隊伍中,也有虧損企業身影的存在。
公開數據顯示,截止到2025年6月底,北交所尚有180余家企業還在等待著上市審核的結果,不過其中尚處虧損狀態的企業僅有一例,即為與普祺醫藥一樣來自于北京的北京天廣實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廣實”)——天廣實的北交所上市申請是在2024年11月初在中金公司的保薦下獲得監管層受理的。
雖然近年來,北交所并未真正將虧損企業拒之門外,但作為一家未盈利企業要想實現北交所上市的目標,其難度也并不比滬深普通的IPO小。
據叩叩財經統計,自2022年以來,包括天廣實在內,北交所共受理了9家未盈利企業的上市申請,但至今僅有其中兩家企業成功掛牌了北交所,除了尚在審核的天廣實外,其余6家皆以失敗告終。
這也無怪乎,在如今科創板和創業板再度向未盈利企業的IPO伸出橄欖枝之時,業內人士也疾呼“建議加大支持優質未盈利企業在北交所上市”。
在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舉辦的2025年金融大會上,來自于中信建投證券的投行委協管委員、董事總經理趙鑫,便公開表示,當前,通過此前一系列的改革舉措,北交所的流動性已大幅改善,“北交所宜充分發揮差異化定位優勢,在發行審核端積極吸引尚未達到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未盈利中小科技企業”。
在此背景之下,普祺醫藥的北交所上市之旅自然便頗受關注了。
作為一家以填補未滿足臨床需求為根基,聚焦免疫/炎癥性疾病和以外用藥為特色的新藥發現、研發和商業化的企業,普祺醫藥產品管線覆蓋了皮膚、呼吸、眼科、 腎科等疾病領域。這家成立于2016年的企業,于于2023年7 月被列入北京第五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獲得國家級專精特 新“小巨人”企業認定。
普祺醫藥核心在研產品為PG-011(普美昔替尼),是一款選擇性靶向JAK1/2的小分子抑制劑,屬一類創新藥,核心適應癥包括輕中度特應性皮炎、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其他主要適應癥包括非節段型白癜風、 放射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等。
早在2022年9月,普祺醫藥便開始籌謀其此次A股的上市之行。
與如今早其一步已進入北交所上市審核的天廣實曾一度以科創板IPO為目標不同,普祺醫藥一開始就將掛牌北交所視為其資本化的最佳路徑。
在經過近三個月的審核后,2022年12月初,普祺醫藥順利掛牌新三板。
2024年3月1日,普祺醫藥即向北京證監局報送了北交所上市的輔導備案申請,并在同年3月6日獲得備案,由此,在中信證券的保駕護航之下,普祺醫藥開啟了長達一年零三個月的上市輔導流程。
2025年6月25日,普祺醫藥正式獲得北京證監局下發的北交所上市輔導工作驗收完成函。
在順利完成上市輔導當日,普祺醫藥即馬不停蹄地向北交所正式遞交了上市申請。
不過,遺憾的是,縱然在2025年的6月末,北交所曾敞開上市之門迎來了一波申報潮,僅在6月25日至30日期間就有66家企業的上市申請獲得受理,但普祺醫藥的名字卻遲遲未能出現在上市受理名單中。
如今,距離普祺醫藥此次上市申報已過去了整整一個月,其依然未獲得北交所的受理。
當然,這批在2025年6月底成功申報北交所上市的企業,絕大部分皆是采用北交所最常見的上市標準予以申報的,即《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下稱《北交所上市規則》)中所規定的“上市標準一”:“預計市值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于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 于8%,或者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
《北交所上市規則》中,對申報上市共有4套標準,其中不涉及到營收和利潤限制的,僅有第四套,即“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核心產品尚處于研發階段的普祺醫藥,在營收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且利潤持續虧損的狀態下,自然便只能選擇這套北交所上市標準。
據叩叩財經獲得的一組數據顯示,在2022年至2024年里,普祺醫藥的營業收入分別為0元、0元和4.71萬元,對應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1.24億、-1.43億和-1.89億。
也即是說,在過去的“最近三年”中,普祺醫藥累計虧損已超過了4.5億元。而其截止到2024年底的資產總額也不過2.67億。
不過,普祺醫藥在研發上的巨額投入,則是其此次北交所上市的一大亮點。
如其在2024年中,用于研發的費用就達到了1.46億,在2023年和2022年也分別達到了1.05億和7879.6萬元。
這也使得普祺醫藥“最近兩年”的研發投入高達2.51億,遠遠超過了“合計不低于5000萬”的上市要求。
“對于以北交所第四套標準申報上市的企業來說,因其直接涉及到研發投入的標準,在滿足北交所上市審核的常規要求外,監管層對于企業研發投入的合規性和真實性則更為審慎,此外,因企業為未盈利企業,則其相關業務的商業化前景及持續性和未來預計盈虧的平衡點,也將成為監管層考量的重點。”一位來自于北京某大型券商的資深保薦代表人向叩叩財經透露。
據叩叩財經了解,在此前普祺醫藥的上市輔導過程中,有關其研發費用的內控上就曾屢現瑕疵,這也或將成為其此次北交所上市的不確定性之一。
在2025年6月初,作為擬上市的輔導企業,普祺醫藥曾接受過北京證監局的現場檢查。
根據北交所現場檢查后形成的確認書載明,普祺醫藥在研發費用核算、采購管理、關聯交易、募集資金使用管理及內部控制方面存在部分瑕疵。
1)金融生的醫學資本夢
和目前大多數申報上市的生物醫藥領域企業不同,普祺醫藥的實控人并非“科班”出身。
據普祺醫藥此前披露的2024年年報顯示,其實際控制人為李雨亮、王紅梅夫婦二人,其中李雨亮直接持有普祺醫藥29.0952%的股權,并通過赤峰清溪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和赤峰名泉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控制普祺醫藥14.0592%的股份,合計控制公司43.1543%之股權,為單一持股比例最大股東,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而李雨亮的配偶王紅梅,雖未持有普祺醫藥股份,現目前擔任著其董事一職,故亦被認定為普祺醫藥的實際控制人。
出生于1980年的李雨亮,其職業經歷頗為豐富。
據早前普祺醫療申報新三板掛牌時披露的相關信息顯示,李雨亮曾先后在內蒙某電子產品公司任職,也開過文化傳媒公司,還曾在一家名為赤峰中譽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房地產企業中擔任執行董事兼經理。
在2016年成立普祺醫療之前,李雨亮就曾在2011年創立了一家名為赤峰賽林泰藥業有限公司(下稱“賽林泰”)的藥企。這也算是李雨亮初涉藥品行業。
李雨亮目前作為一家號稱深耕生物醫藥行業多年企業的實際控制人,其實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金融生”。
據叩叩財經獲悉,李雨亮畢業于保定金融高等專科學校(現河北金融學院)99級金融專業。
2024年6月,李雨亮還曾作為校友代表在河北金融學院2024屆畢業典禮上致辭,其表示,畢業20年來,其從事過多種行業,從機械電子產品到建筑工程領域;從生物醫藥到大健康行業,每一段經歷都曾跌宕起伏最后又峰回路轉柳暗花明,其還坦言“目前我從事的是生物醫藥行業,屬于科技驅動型行業,做好這個行業需要不斷地創新,需要不斷地試錯、更需要長期的堅持。”
或許正是實控人李雨亮的“金融”出身,普祺醫療如今上市的部署就更容易被外界理解了。
為填補自己在醫藥生物專業上的“缺失”,李雨亮于是找來了一位業界大佬為其在“科技驅動”上“掌舵”。
2025年1月23日,普祺醫療宣布將聘任DANIELYUNLONG DU(杜云龍)為公司分管研發的副總經理,任職期限三年,自2025年1月23日起生效。
公開信息顯示,杜云龍,1964年4月出生,美國國籍,有境外居留權,博士學歷。早年,其畢業于北京醫科大學(現北大醫學部),獲醫學學士、碩士學位,并于1994年獲得美國紐約奧爾巴尼醫學院博士學位,持有美國外國醫學畢業生教育委員會資質證明(ECFMG),從事藥物研發、臨床開發和產品上市全過程及管理逾25年,是15項專利的發明者和21篇文章的作者。
杜云龍是于2021年3月加盟普祺醫療的,此后便一直擔任普祺有限首席醫學官一職。
在加盟普祺醫療之前,杜云龍曾具有輝瑞、GSK等著名跨國制藥公司20余年工作經歷。
如今普祺醫療所定位的“聚焦免疫/炎癥性疾病和以外用藥為特色的新藥發現、研發和商業化的企業”亦是來自于杜云龍的設想。
提及加入普祺醫藥的原因,杜云龍在兩年前曾接受媒體公開采訪時透露稱,早在2020年夏天,其就跟普祺醫藥的創始團隊有過一次交流,但“那時候公司還未準確定位好未來的開發路徑和公司策略”,在當時,“中國都沒有跑出一個創新外用藥的龍頭企業。所以我跟創始人團隊提議,能否將普祺醫藥打造成一家聚焦在免疫及炎癥疾病領域的創新外用藥企業。當時大家都挺認可這個想法,并且這幾年普祺醫藥的確一直在朝著這個方面努力。”
經過近年的努力,普祺醫藥的研發成果也算有所進展。
但似乎與預期相較,進展卻并不算樂觀。
在2022年底,普祺醫藥申報新三板掛牌時,其曾向監管層表示“公司核心藥品 PG-011預計 2023年年底前,公司預計將完成III期臨床入組工作,2024年上半年,公司預計可以附條件獲取藥品上市批件,2024年下半年,公司預計將同時準備并提交國談所需的申請資料。
在2023年年報中,普祺醫藥則透露稱公司“已著手搭建銷售團隊,籌備市場前期推廣活動”。
然而,到了2024年年底,普祺醫藥卻承認,“公司核心產品尚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公司現有的進入臨床階段的管線較少,公司無法確保在研產品能夠取得上市批準,即使公司在研產品未來獲準上市,公司在研產品的商業化前景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2)計劃融資6.6億,對賭押注2026年6月30日前上市!
雖北交所上市申請已遞交了一月有余,但尚未獲得受理的普祺醫藥自然也并未正式公布其此次上市的融資計劃。
不過據叩叩財經獲得的一份有關普祺醫藥上市方案顯示,普祺醫藥欲通過此次北交所上市發行不超過2353.3萬股以募集高達6.613億的資金投向“創新藥研發”、“復雜制劑創新及產業平臺”等兩大項目,此外還將用其中的2億元用于償還借款或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過去的2024年中,普祺醫藥正式進入上市輔導流程后,其曾先后進行了兩輪上市前的增資擴股。
2024年4月和12月,北京市醫藥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北京屹唐創欣創業投資中心 (有限合伙)、北京屹唐鼎芯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北京首發展華夏龍盈接力科技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北京北科正奇國信醫藥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等5家機構作為新增投資者出現在了普祺醫藥的股東名單中,這些機構皆以18.8元/股的價格認購了普祺醫藥在明確啟動上市流程后的新增股份。
這批新增投資者自然對普祺醫藥的資本化也有著明確的要求。
據叩叩財經獲悉,普祺醫藥的實際控制人李雨亮曾與上述新增投資機構簽署相關特殊投資協議,約定普祺醫藥需在2026年6月30日前完成合格發行上市,否則,相關投資機構將有權利要求普祺醫藥實控人對持股進行回購。
不過,上述“對賭”協議也約定,“但若根據屆時發行上市審核及發行速度導致公司合格發行上市進度遞延的”,經雙方協商一致,前述最晚完成時間可根據實際情況遞延,但前提是普祺醫藥已經在2025年3月31日前遞交上市申請且在審核過程中。
顯然,如今普祺醫藥北交所上市的進度也已經落后了預期一大截。
不過,按照北交所上市審核的速度,如果普祺醫藥的北交所上市申請能在近期順利獲得受理,
其還是有機會在2026年6月30日前兌現上市額承諾的。
如上述所言,普祺醫藥在此次上市“報告期”內,研發投入上的內控缺陷,是其此次上市不得不重點“注意”的“風險”。
中信證券在對普祺醫藥此次上市輔導中就曾發現,其在研發領料、研發工時填報和研發費用核算上存在諸多“瑕疵”。
如普祺醫藥早期無存貨管理系統,存貨管理、研發領料的內控程序不完善,直到2022年10月,其材上線存貨管理系統,而研發領料審批模塊則是直到2025年4月材上線。
同樣,在2023年5月以前,普祺醫藥的研發工時則直接由研發人員線下填報統計并經研發主管簽字確認,未進行信息化管理。
此外,普祺醫藥在此次上市報告期內還存在部分研發費用的確認缺少外部佐證,研發費用確認需要進一步提升核算準確性的問題。
除了研發投入的合規性和真實性問題外,普祺醫藥關聯交易所帶了的“獨立性”問題,也需其小心應對。
在2011年,由普祺醫藥實控人李雨亮控制的另一家醫藥企業——賽林泰,在普祺醫藥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在過去幾年中,賽林泰一直是普祺醫藥最為重要的供應商。
2022年至2024年中,普祺醫藥對賽林泰的采購金額分別為297.4萬、762.7萬和1159.6萬,皆位列普祺醫藥當年前五大供應商之列,其中2024年,賽林泰更是成為了普祺醫藥第一大供應商。
2021年,普祺醫藥曾短暫獲得了260余萬的營業收入,這也是這家目前尚未商業化的企業近年來獲得的最高年度營收。但這其中259.4萬皆來自于賽林泰。
原來,在2019年10月,賽林泰曾與普祺醫藥簽訂了“維格列汀片劑及原料藥的研究開發”、“醋酸阿比特龍片劑及原料藥的研究開發”、 “鹽酸美金剛片的研究開發”項目的技術服務合同,委托其研發相關產品。
2020年12月28日,賽林泰曾與普祺醫藥經友好協商,終止了“醋酸阿比特龍片劑及其原料藥的研究 開發”和“維格列汀片劑原料藥的研究開發”等2個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并就“鹽酸美金 剛片的研究開發”相關事宜重新簽署了開發協議。
普祺醫藥在2021年的營收則正是主要來自于賽林泰委托其開發鹽酸美金剛片的研發服務費。
普祺醫藥曾對賽林泰有多“依賴”,從一個細節就可獲悉一二。
2022年底,普祺醫藥在申報掛牌新三板時,就曾向監管層明確表示,在PG-011 獲批上市初期,公司將以委托赤峰賽林泰藥業有限公司加工生產的方式進行商業化生產。要知道,PG-011 可是普祺醫藥最為核心的產品。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