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而言,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處于崩潰邊緣的時候,戰爭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
2025年7月24日凌晨,泰柬邊境塔門通寺附近突然響起刺耳的槍聲。泰軍稱發現柬方無人機偵察,六名攜帶火箭筒的柬軍士兵逼近鐵絲網;柬軍則指控泰軍無端入侵。
短短幾小時內,沖突迅速升級。柬埔寨的火箭炮擊中泰國加油站,造成平民死傷;泰國F-16戰機騰空而起,對柬埔寨境內軍事目標實施精確轟炸。
硝煙彌漫中,泰國緊急撤離邊境86個村莊的4萬居民,兩國大使相互驅逐,邊境口岸全部關閉。一場局部沖突,正在將東南亞推向危險邊緣。
泰柬邊境的柏威夏寺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高棉帝國與暹羅王朝(泰國前身)的兵家必爭之地。這座始建于11世紀的寺廟坐落在扁擔山脈的制高點,控制著連接中南半島的黃金商道。
泰柬邊境沖突的根源,深植于歐洲殖民者留下的歷史裂痕。1907年,法國殖民當局與暹羅(泰國前身)簽訂條約,以分水嶺為界劃定疆域,卻將柏威夏寺劃入法屬柬埔寨一側。
1962年,海牙國際法院裁定寺廟主權歸屬柬埔寨,但爭議地區歸屬懸而未決。2013年,國際法院再次確認柬埔寨對寺廟的主權,但泰國始終拒絕承認。這片翡翠三角區不僅承載著宗教意義,更蘊藏著價值6000億美元的稀土礦藏,成為兩國角力的核心。
2025年的邊境危機早有預兆。5月28日,雙方士兵在“翡翠三角區”短暫交火10分鐘,一名柬埔寨士兵死亡。盡管兩國總理當時呼吁冷靜,但民族主義情緒已被點燃:柬埔寨禁止播放泰國影視劇,泰國將柬公民入境停留期從60天砍至7天。跨境貿易大動脈逐漸栓塞。
真正的轉折發生在7月24日:柬軍被指率先向泰軍基地開火,泰軍士兵受傷后迅速還擊。
上午9點,柬軍BM-21火箭炮擊中泰國素林府邊境發展中心;11點30分,又一枚火箭彈炸毀加油站,造成2名平民當場死亡,居民區陷入恐慌。
泰國空軍隨即出動美制F-16戰機,對柬埔寨奧多棉吉省和柏威夏省實施兩輪空襲,宣稱“摧毀柬軍第8、第9步兵旅指揮部”。柬埔寨前首相洪森在臉書控訴: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自衛!
當前,沖突至此已超越傳統邊界摩擦。重型武器對射、戰機跨境打擊、平民傷亡初現,戰爭邊緣的寒意撲面而來。泰國關閉所有口岸并緊急撤僑,柬埔寨則呼吁聯合國安理會緊急干預。
在柬埔寨波貝口岸,一名被炮火嚇壞的泰國女孩緊抓柬埔寨保姆的手不放。她的母親在曼谷工作,保姆已照顧她五年。最終,士兵強行將女孩抱上撤離巴士,老人隔著鐵絲網淚流滿面。這一幕被記者拍下,在社交網絡刷屏:“政治家的戰爭,撕碎了普通人的親情?!?/p>
衛星監測數據顯示,柬埔寨從俄羅斯緊急采購的S-400防空系統已部署在奧多棉吉省,而泰國軍方證實獲得美國提供的"愛國者"導彈防御系統。這種軍事對抗升級引發地區安全擔憂。
泰國和柬埔寨交火以來,國際社會以及聯合國是怎樣的態度?
作為輪值主席國,印尼從沖突首日便密集致電兩國領導人,要求停止敵對行為,重返談判桌。但現實骨感:泰國堅持“雙邊解決”,柬埔寨卻咬定“提交國際法院”,立場南轅北轍。東盟秘書長高金洪私下坦言:主權爭議面前,我們力不從心。 為破僵局,印尼甚至提出一項創議、將爭議的柏威夏寺周邊劃為“非軍事區”,由東盟聯合管理,礦產收益按比例分配。柬首相洪瑪奈口頭支持,泰國軍方卻拍案反對,稱這是“變相割地”。
大國表態則謹慎得多。中國外交部呼吁保持克制,駐柬使館連夜發布安全提醒,要求公民“遠離邊境”。美國國務院聲明簡短卻暗藏機鋒:一面關切平民傷亡,一面重申對泰安全承諾。微妙的是,中美的區域盟友也動作頻頻。越南、菲律賓均表示愿協助調停,新加坡外長更提議召開東盟防長緊急會議。
泰國與柬埔寨的邊境爭端若從1904年法國殖民時期簽訂邊界條約算起,至今已持續121年;若以1962年海牙國際法院首次裁定柏威夏寺主權歸屬柬埔寨為起點,則已歷經63年的拉鋸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