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25日,TA選秀專家Sam Vecenie在最新播客中談到楊瀚森,并指出了他的一些問題。開拓者隊記Dave Deckard在與球迷互動時表示,楊瀚森隊內的競爭對手并不是克林根,而是羅伯特-威廉姆斯。
談到楊瀚森時,Vecenie說道:“有太多炒作了。很多人都為他感到興奮,我能理解,也明白大家在夏季聯賽中看到了什么,讓他們對他的傳球抱有期待。但讓我覺得糾結的是,他的很多傳球都是預設好的——只是在弧頂接球然后完成傳球。當然,并非所有大個子都能做到這一點,這確實很令人印象深刻。”
“但很多時候,他并沒有像真正的NBA比賽中那樣去閱讀和反應場上局勢,那些都是‘我們為他設計的戰術,專門讓他參與進來’。說實話,作為得分手,我沒看到太多能讓我對他在真正NBA比賽中的表現感到興奮的地方。我覺得他在籃下的得分還算過得去,但整體投籃命中率只有45%。在對陣鵜鶘隊的比賽中,他確實投進了3個三分,這很棒,但他還不是一個射手,所以我有點擔心。”
“我真的不喜歡他的防守表現。我覺得他在籃下完全沒有對抗性。說實話,他很難應對任何形式的身體碰撞。而且他的犯規有點過于激進,再者,進攻端的失誤也非常多。”
作為一名關注度極高的新秀,楊瀚森肯定會聽到各種聲音,有夸獎也會有批評。對于他來說,夏聯的意義就在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此外,隊記Dave Deckard在與球迷互動時也聊到了楊瀚森——
“我認為克林根和楊瀚森初期不會互相干擾,因為他們都還處于發展階段。NBA對楊瀚森來說會充滿未知挑戰;克林根雖然已經有所適應,但他的比賽(尤其是進攻端)仍有局限。本質上,兩人都會為對方創造一定的發揮空間,或者說,這種空間是必需的。如果填補這些空間的“角色”最終是另一位年輕中鋒,那也無妨。”
“要說有什么需要擔心的,那就是兩位中鋒目前都得考慮健康的羅伯特-威廉姆斯。如果威廉姆斯能保持狀態,他很可能會取代兩人成為首發。他的打法與這兩位7英尺的“大塊頭”不同,但我相信主教練昌西-比盧普斯不會讓健康的威廉姆斯坐冷板凳。開拓者隊或許會交易這位老將,但只要他還在陣容中,他就是克林根和楊瀚森在中鋒位置上的主要競爭對手,而非兩人彼此競爭。”
隨后,Deckard也回答了關于克林根和楊瀚森能否同時上場的話題。
“這個想法確實很吸引人,但我不確定在實戰中是否可行。表面上看,楊瀚森和克林根在進攻端的風格差異足以形成互補。夏季聯賽中,開拓者讓楊瀚森在高位活動。鑒于他的視野和傳球能力似乎能覆蓋遠距離和中路區域,球隊至少初期可能會讓他繼續留在這個位置;而克林根則注定要在低位活動,兩人在場上的區域完全不同,或許不會直接沖突。目前來看,這還算合理。”
“但問題在于,克林根需要在籃筐附近活動,這會打亂楊瀚森傳球所依賴的戰術空間。楊瀚森喜歡給切入的隊友喂球,但克林根的防守者會正好卡在切入路線上,堵塞中路。此外,楊瀚森目前還不是三分威脅,這會讓另一名防守者也收縮到低位。由于開拓者隊五分之二的外線進攻缺乏威脅,另外三名球員的壓力會驟增。如果再搭配一名非射手,防守方幾乎可以肆無忌憚地集體收縮中路。屆時,克林根會因擁擠的空間無法接球或完成終結,切入者沒有任何空間,楊瀚森也找不到傳球目標。到這種地步,防守方只需緊盯剩余的射手,開拓者隊的進攻就會徹底癱瘓。”
“在防守端采用雙塔體系或許更可行,這取決于楊瀚森的移動能力和效率。我們知道克林根在中路防守時表現最佳,楊瀚森則需要擴大防守范圍,在克林根鎮守低位時承擔協防任務。但這需要楊瀚森具備他可能尚未擁有的速度和耐力。”
“不過,未來的發展誰又說得準呢?如果開拓者隊能打造出一套極具破壞力的‘七尺巨獸’戰術,那肯定會獨樹一幟。或許在“快節奏+空間”時代之后,下一個時代會是‘巨人時代’。如果真是這樣,開拓者隊已經搶占了先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