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
看似尋常
卻牽動萬家憂樂
“今天去哪吃?”
“中午吃什么?”
這些縈繞在居民心頭的日常瑣事
如今在民豐社區找到了溫暖的答案
近日,由黃巷街道精心引入并推動建設的“王鴻源惠老助餐中心”正式開門迎客。這不僅是一個解決就餐需求的場所,更是一個承載著無錫飲食文化、凝聚鄰里溫情、延伸黨群服務的社區生活新空間。
· 餐廳地址 ·
民豐家園一區26-1(原民二社區社居委),公交610路、79路等可直達。
· 營業時間 ·
早上6:00—晚上7:30(全日供應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
· 惠老特供 ·
開洋餛飩(10只)+無錫小籠(2只)組合套餐,僅需10元(限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專享)。
· 惠老實招 ·
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首次持身份證完成人臉信息登記后,即可享受專屬優惠價格,在家門口便捷享用營養均衡、美味可口的餐食。
開業首日,中心內便洋溢著溫馨與期待,居民們紛至沓來,共享這份家門口的便利與暖意。
“味道很正宗,尤其適合我們老年人的口味。離家近,不想開伙時過來吃口熱乎的,省心又方便。”
——居民李大爺
“特意趕在開業來嘗嘗,小籠包和餛飩都地道,是記憶里老無錫的滋味。”
——居民趙阿姨
匠心傳承
復刻舌尖上的無錫記憶
“王鴻源”,一個承載著無錫飲食文化印記的名字,以“皮薄如紙、湯汁鮮醇”的無錫小籠包技藝聞名遐邇。如今,這份沉淀的地道風味,在民豐社區“安家”。無錫小籠包現包現蒸,開洋餛飩餡足湯清,獅子頭酥爛脫骨,還有多樣選擇的家常小炒,滿足不同口味,傳遞“家”的味道。
空間賦能
構筑社區共享的溫情“會客廳”
王鴻源助餐中心的功能遠不止于“食”,它正成為民豐社區活力與溫情的交匯點。助餐中心突出全齡友好設計理念,以適老為本,地面通鋪防滑地磚,桌椅高度經專門考量并加裝穩固扶手,保障長者安全就餐;兼顧親子便利,小碗菜份量適中,方便兒童取食;提供無礙保障,獨立無障礙衛生間配備智能馬桶、安全扶手及一鍵報警系統,體現平等尊重。
黨群連心
“豐”俚廂驛站延伸服務觸角
助餐中心二樓的“豐”俚廂黨群服務驛站同步啟用,實現服務與居民的“零距離”對接。
驛站集惠老助餐、黨員教育、文體休閑功能于一身,二樓黨群活動室常態化開放居民休憩交流,共享會議室承載黨員活動與居民議事協商。由7名黨員骨干牽頭的“豐”俚廂志愿服務隊聯合居民志愿者參與輪值,提供引導咨詢、攙扶協助、意見收集等精準服務。就餐區特設黨員先鋒崗即時收集菜品軟硬度等需求,街道社區聯動運營方形成“居民提需求、驛站速響應、問題快整改、結果有反饋”的閉環機制,確保群眾期盼落地見效,走出一條支部在家門口,服務到心坎上的生動實踐
王鴻源惠老助餐中心的啟航,點亮了民豐社區的“幸福餐桌”,更標志著黃巷街道養老服務向精準化、社會化邁出關鍵一步。這“家門口的食光”,是養老從“兜底”到“品質”的生動實踐,更是凝聚助老合力、創新社區治理的支點。未來,街道將以此為范,深化“養老+”生態,讓普惠精細服務浸潤長者日常,用“一碗煙火”守護“一方心安”,托舉有尊嚴、有溫度的金色晚年。
采集:蔚來
校對:羅丹碩
責 編:何白
編審:王粵海
來源:梁溪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