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2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分鐘
前些日子,有幸讀到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月泉中學余國慶校長的一篇管理文章,題目叫《當校長,千萬不要瞎折騰》,文中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當今學校管理中的亂相,有些學校管理者不顧客觀實際、不顧學生發展規律、脫離群眾、固步自封,忙于做表面文章,種種瞎折騰,細細對照起來,我們的管理中都有存在,校長或是被表象所迷惑,或是被功利所牽制,或是被眼界所限制,忘記了教育的初心,違背了教育規律,迷失了教育的方向,瞎折騰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折騰”二字往往帶著復雜的意味。當教師們疲于應付各類檢查評比,當我們發現孩子們逐漸失去學習熱情時,便深知那種脫離教育本質的“瞎折騰”有多么可怕。但真正的教育改革從來不是墨守成規,而是在深刻理解教育規律基礎上的創造性實踐。正如文中校長堅持數年深耕“大閱讀”活動,看似重復單調,實則是在構建學生終身受益的能力根基——這種瞄準教育本質的“善折騰”,正是當下教育最稀缺的品質。
在學生“五育并舉”上“善折騰”
當“雙減”政策持續推進,我們更應警惕分數至上的思維慣性。那些仍在用刷題代替思考、以排名定義成功的學校,本質上是在延續應試教育的路徑依賴。五育并舉就是要突破分數瓶頸,改革評價模式,拓展育人途徑,優化育人方式,培養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真正的教育革新應當如同文中“大閱讀”工程的深耕細作:通過設計整本書閱讀挑戰賽、跨學科主題探究等創新形式,讓知識獲取與人格培養自然融合。開展“讀書節”綜合活動,讓學生們通過語文課所學去解析文本、改編劇本,用美術課、勞動課所學去做手抄報、制作道具,通過音樂課、體育課上的知識去編排表演,最終自編自導自演地進行課本劇展演。這種打破學科壁壘的學習方式,不僅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更讓他們在真實問題解決中建立起對知識的敬畏與熱愛。還有校本化的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等等,不僅鍛煉了學生能力,培養了學生品格,更優化了校園生態,為學生全面成長打下扎實基礎。這些活動都需要校長會折騰、善折騰。
在教師長遠發展上“善折騰”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定海神針,一流的教師才可能建設一流的學校,教師的發展決定著學校發展,所以每一所學校都應該是一所教師進修學校。抓教師就是抓教育質量,抓教師就抓學校品位。當下在不少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異化為填寫培訓簽到表、錄制觀摩課視頻等形式化動作,這種形式主義消耗的不僅是教師的精力,更是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熱情。真正的教師成長應當如文中校長推動的“學術積分制”改革:將碎片化的教研活動轉化為可量化的知識產出,鼓勵教師開發校本課程模塊、撰寫教育敘事案例。這些看似折騰老師的事,實際上是在提升教師。
我校通過“四點”培訓教師:通過思想培訓點醒教師,面對現實不躺平、不自滿,努力適應教育的新形勢。通過精神激勵點燃教師,挖掘每一個教師內在動能,在平凡的崗位上永葆激情。課堂是教師成長的主要平臺,是教師成長的關鍵穴位,通過課堂培訓,精準點穴,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學校文化是學校的眼睛,通過教師培訓,凝聚共識,形成團隊合力,這也是教師培訓的畫龍點睛之筆。教師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日積月累的積淀,是聚沙成塔的磨練,教師成長需要校長看準方向,找準措施,想折騰,善折騰。
在培育學校“和諧生態”上“善折騰”
一顆種子能否結出豐碩的果實,一方面取決于種子先天品質,另一方面取決于它生存的土壤,一個學校如果把師生看成是種子的話,那學校的教育生態就就是師生成長的土壤,好的土壤一定能讓種子又快又好的生長。校長無法選擇種子,但一定可以化心思去改良土壤,優化學校師生成長的內環境。優化教育生態環境,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教育所面臨的各種困難,教育生態環境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協調、不和諧因素。一方面校長要通過各種途徑宣傳教育,宣傳學校,倡導正確的育人觀、價值觀,努力構建尊師重教的社會大環境,優化教育的外部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校長要用心改善學校內環境,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去優化師生成長的途徑,讓受教育者身心真正實現科學、健康、全面發展。當下,校長尤其要關注學校“和諧生態”心理環境的基石,校長要站在師生的立場,想師生所想,賞師生所長,解師生所困,從平凡中發現非凡,從共性中把握個性,充分尊重師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的集體意識。
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法
在這個教育概念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需要清醒認識到:真正的教育創新絕非追逐潮流的“翻燒餅”,而是堅守育人初心的創造性轉化。北京十一學校聯盟總校校長李希貴曾說:“教育改革要像農人耕作,知道種子需要什么樣的土壤,懂得何時播種何時收獲。”這恰是對“瞎折騰”與“善折騰”最生動的詮釋——當我們把目光從光鮮的“表演”轉向腳下的土地,從短期的政績轉向長遠的育人,那些看似重復枯燥的教育實踐,終將在時光沉淀中綻放出璀璨的光。
校長派投稿郵箱:xzpxzzk@163.com
編輯丨智庫君
說明丨校長派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若侵權,我們會及時聲明或刪除。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