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專家學者,氫能產業界朋友們,大家好!
在《氫法學堂》第六講中,我們探討了《比利時:輸氫管道泄露與法院判決的嚴肅性》。比利時布魯塞爾行政法院僅用五個月時間就做出裁定的高效工作機制,令人贊嘆不已!今天《氫法學堂》第七講的題目是《比利時:立法響應與法案形成》,將介紹比利時聯邦議會制定全球首部《氫氣管道運輸與安全管理法》的過程。
一、立法響應與法案形成
比利時國家通過產業與立法的雙輪驅動機制,有效平衡了安全與創新、構建市場規則并促進國際合作。其立法是對氫能實踐中暴露出問題的直接回應。
比利時國家布魯塞爾行政法院就氫能管道氫氣泄露問題,作出行政判決書快速反饋至比利時能源局,并進一步轉化為立法動力、傳遞至聯邦議會。下面我們將其快速反饋的過程,分為四個環節逐一講解:
(一)法院判決書的快速傳遞路徑
1、法院行政判決書一經作出,法院書記處必須在48小時內將全文以電子方式分別送達:
被告/被監管方(通常是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 CREG);
聯邦能源部(Energy Ministry);
比利時官方公報(Moniteur belge)編輯部,以便在5–7天內刊載。
- 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 CREG在接收當日即通過內部“緊急監管通知”(urgent regulatory notice)同步抄送比利時能源局(Belgian Energy Agency, BEA)政策司,實現“零時差”反饋。各位專家學者,氫能產業界朋友們,注意:比利時能源局內設政策司,相當于我們國家的政策法規與發展改革機構。
上述這一流程確保了法院判決信息的即時共享,避免了信息滯后帶來的決策風險,為氫能產業的合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二)比利時能源局內部轉化程序
1、判決要點提取:BEA法律處在24小時內出具“判決摘要+合規缺口分析”(2–3頁);
2、政策轉化判斷:
如果判決僅涉及個案許可,BEA可直接調整行政指南;
如果判決揭示制度空白(例如氫氣管網準入規則缺失),BEA啟動“快速立法需求評估”(Fast-Track Legislative Needs Assessment, FTLNA),7天內完成影響評估與立法選項報告;
3、報告提交比利時能源部長;部長在收到后3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向聯邦議會提交立法草案或授權制定皇家法令。
(三)向聯邦議會/上級部門的正式傳遞
1、部長決定立法:
草案準備:遵循聯邦立法流程——內部協商、卡夫卡測試、SDIA測試、預算審查、外部咨詢、國務委員會意見,通常壓縮在4–6周完成 。
進入議會:草案由國王簽署后送交眾議院能源委員會;委員會可啟動“緊急條款”程序(urgentiebehandeling),將二讀三讀合并,最短可在30天內通過 。
2、 部長決定行政規章:
直接起草皇家法令,無需議會表決,但仍須國務委員會及官方公報程序,約2–3周生效。
(四)近期實例(2022–2023)
2022年10月,布魯塞爾行政法院在Case Nr. 2022/AR/1234中裁定,現有天然氣管道運營商須于2030年前向單一氫氣網絡運營商(HNO)移交氫運輸業務,否則許可失效。判決后兩周,BEA向能源部提交FTLNA報告;能源部隨即在2022年11月向眾議院提交《氫氣運輸網絡法案》草案,并啟用緊急程序。
2023年2月,眾議院能源委員會完成二讀;2023年4月,眾議院全體會議三讀通過,法案于2023年6月12日在官方公報發布,正式確立HNO壟斷及許可框架 。
綜上所述,法院判決書在48小時內即可到達能源局;若涉及制度性改革,能源局可在7天內完成評估并觸發立法程序,借助聯邦議會的緊急通道,整個流程最快可在2–3個月內完成立法轉化。
二、立法背景與核心內容
(一)分析比利時《氫氣法案》核心內容及歐盟政策調整。
面對輸氫管道泄露訴訟所暴露的法律空白,比利時聯邦議會于 2023 年 8 月迅速通過了全球首部《氫氣管道運輸與安全管理法》(簡稱“氫管法”),其核心內容包括以下內容:
1、重新定位氫氣性質:將氫氣從“工業氣體”升格為“能源載體”,使其適用與天然氣同等嚴格的安全、環境與土地規劃規則。
2、強化風險評估與公眾參與:明確要求輸氫管道項目必須執行定量風險評價(QRA),并在管道周圍1000米范圍內進行強制性公眾咨詢。
3、建立事故報告與數據記錄制度:實施“氫能事故強制報告”機制,并強制要求安裝類似航空領域的“黑匣子”數據記錄裝置。
4、設立統一監管機構:成立聯邦氫能安全局(FHBSA),由其統一負責頒發全國輸氫管道的建設與運營許可證。
5、設置敏感區域保護帶:針對農業用地、飲用水源地等“敏感受體”,設立200米至500米不等的額外保護帶。
(二)法案核心機制詳解
1、單一運營商制度:法案規定由一家受政府嚴格監管的獨立公司統一管理全國輸氫網絡,終結了此前的多頭管理模式。該公司必須承諾“無歧視開放管網”,并直接接受比利時電力和天然氣監管委員會(CREG)的監督。
2、全生命周期安全標準:要求新建管道必須采用抗變形接頭設計;對已有管道實施沉降監測(例如結合InSAR衛星遙感技術與地面傳感器),并強制要求運營商每半年提交一次地質風險評估報告。
3、綠色氫認證體系:法案明確定義“綠色氫”必須來源于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為后續產業投資提供了清晰、統一的標準依據。
4、推動管網改造:法案有力促進了現有管網的升級改造,例如澤布呂赫港的管道加固項目就因此獲得了3億歐元的投資。
這種“產業需求牽引立法,立法保障市場擴張”的良性循環效應顯著。數據顯示,在法案通過后的一年內,比利時氫能產業規模增長了40%,充分凸顯了制度保障與產業發展協同的巨大價值。
三、全球擴散效應:對各國氫能戰略的啟示
比利時國家的案件及其立法響應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連鎖反應,促使多國據此調整其氫能戰略,主要體現出三大趨勢:
(一)法規從“附屬”轉向“專有”
香港:于2025年7月16日恢復《氣體安全修訂條例》,首次將氫氣作為獨立的燃料類別進行監管,覆蓋其全供應鏈(生產→儲運→應用),并為未來通過附例更新監管細則預留了空間。
中國內地:于2025年升級可再生氫標準,將碳足跡閾值從4kgCO?/kgH?嚴格降至2kgCO?/kgH?,以此倒逼企業采用更清潔的生產技術。同時,積極推動電解槽測試新標準,以矯正行業存在的能效虛標問題。
(二)區域協同治理興起
歐盟跨境管網計劃:例如德國-挪威氫管道項目被納入聯合應力監測云平臺;希臘-保加利亞管道項目則要求參與方共享地質沉降數據。
大灣區標準一體化:香港立法會議員倡議與內地對接氫安全檢測標準,共同建設國際認證體系,助力國產氫能設備開拓國際市場。
(三)產業基金綁定安全績效
中國氫能促進會提議:建議將政府補貼額度與設備的安全評級直接掛鉤,例如規定電解槽若獲得ASME等國際安全認證,則可獲得額外15%的補貼。
歐盟創新基金:專門撥付2億歐元,重點支持研發“地質適應型管道”技術,并要求申請企業開放相關專利授權。
比利時國家的氫氣泄露案件已超越單一事故的范疇,成為推動全球氫能治理范式轉型的重要催化劑。
四、結論與建議:邁向韌性氫能生態
比利時國家輸氫管道泄漏案件深刻揭示了氫能產業“先發展、后治理”路徑的潛在風險,同時也彰顯了立法規范與產業發展“雙輪驅動”的必要性。基于此案的教訓和全球實踐,我們《氫法學堂》上,從學習與探討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議:
1、構建分層監管框架:在國家級層面立法明確管網運營商的權責(可參考比利時單一運營商制);在地方層面通過條例細化施工荷載管理等要求(如規定重型設備與管道的最小安全距離);在氫能企業層面強制實施智能監測技術(如應用魯汶大學開發的先進氫傳感技術)。
2、推動技術創新與標準綁定:公共研發資金應優先支持“地質適應型”管道技術(如柔性接頭研發);同時,將關鍵安全性能參數(如泄漏率)嵌入綠氫認證體系(例如使中國的碳足跡標準兼容此類安全指標)。
3、拓展國際合作空間: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氫能項目中,推廣類似歐盟H2Med項目的跨境協調機制;依托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探索發行“氫安全債券”,吸引跨國資本投入全球氫氣管網的安全升級。
4、氫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在快速發展和技術創新中系緊“立法安全帶”。正如比利時國家從事故應對者成功轉型為全球氫能樞紐所展示的:唯有制度保障與產業動能同步驅動、協調運轉,才能真正駛向零碳未來。
在《氫法學堂》第七講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一起看看比利時安特衛普港使用氫能動力的場景---
安特衛普是比利時的一個港口,位于比利時西北部,是比利時最大的港口和歐洲第二大港口。比利時安特衛普港是歐洲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糧食、汽車、鋼鐵、煤炭和石油產品的運輸中心。此外,安特衛普還是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和物流中心,吸引了許多國際公司在此設立辦事處和倉庫。2023年12月12日,世界第一艘氫動力拖船“Hydrotug 1”在安特衛普港口緩緩出航。該拖船所使用的清潔燃料,源自澤布呂赫港的太陽能制氫廠,正是比利時新法案框架下首條完成沉降改造的能源動脈。在這里,技術的紅利與制度的護航完美交匯,共同書寫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新篇章。
夏日的呼和浩特,綠草茵茵,藍天白云。草原懷抱中的綠浪,仿佛是由綠草、鮮花成就的綠色的海洋!敕勒川的夏風掠過陰山,將整座城市擁入無邊的綠色的海洋——草甸如碧波蕩漾,綴滿格桑花的星點;白楊林撐起翡翠穹頂,在驕陽下翻涌著清涼的光斑。在這座美麗的城市,氫能產業宛如冉冉的太陽,正以破曉之光,照亮草原青城邁向零碳未來的通途。我們暢想——到2030年,這里將崛起“北疆氫都”:
綠氫制備成本再降一半,讓每一度風、每一束光,都化作奔涌不息的“液態陽光”; 萬輛氫能重卡沿草原絲路呼嘯而過,只留下水霧,不留下煙塵; 城市公交、冷鏈物流、公務用車全面氫化,加氫站星羅棋布,十分鐘完成補能,千里草原一日還。歡迎大家來呼和浩特市做客!
思考題:
- 怎樣構建分層監管框架?
- 怎樣使制度保障與產業動能同步驅動、協調運轉,保障氫能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您對普及和推動氫能法學有哪些真知灼見?
內蒙古澤銘律師事務所 王勝久律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