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夏來臨,暑期消費市場也迎“熱”而上,一場融合研學、避暑、文化、夜娛等多業態的消費熱潮席卷全國,在炎炎夏日升騰起一片充滿煙火氣的幸福圖景。與此同時,高鐵票秒空的熱門線路、摩肩接踵的熱門景區也為交通網絡和文旅市場帶來巨大考驗。
當下,正值全國鐵路暑期運輸期間,據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9.53億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537萬人次。
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鐵路的發展始終與民生福祉同頻共振。為回應民眾出游熱情,近期,鐵路部門創新服務模式、深化鐵旅融合,推出一系列“寵客大禮包”:在北京西、上海虹橋、廣州南等19座車站試點開展“輕裝行”服務,為旅客提供“門到站”“站到門”同城行李搬運服務、長三角高鐵列車上線70余款全新餐食打造更豐富的“移動餐桌”、京津冀首列觀光旅游列車“星光·燕趙”號讓乘客沉浸式感受“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每一個創新的舉措都凝聚了鐵路部門對民眾需求的深刻把握,每一處細小的改變都詮釋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使命。
今年暑運啟動以來,多地客流保持高位運行。7月1日至10日,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公司累計發送旅客618.5萬人次,與2024年同期相比增長1.4%;7月4日以來,貴陽火車站管轄的貴陽北、貴陽東和貴陽三大貴州鐵路重點客運站單日最高客發量超過18萬人,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暑運有序運行的背后,離不開鐵路部門的責任擔當。面對龐大的暑期客流,鐵路部門運用鐵路12306系統,實時監測預售票和候補購票數據,精準實施“一日一圖”,動態靈活安排運能。同時,火車站強化客流高峰時段進站候車旅客引導和乘降組織,動態增加驗證、安檢、出站通道,優化旅客乘降流線。除客運部門外,鐵路系統其他崗位也在默默守護暑運,供電段的“蜘蛛俠”在接觸網上與高溫“作斗爭”,工務段的“鋼軌醫生”在烈日下進行傷損鋼軌拆除作業,無數一線“戰士”用汗水筑起暑運“安全屏障”,鋪展平安有序、溫馨舒適的暑運之旅。
暑運仍在繼續,涌動的人潮是中國經濟活力的“溫度計”,出行服務的完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縮影,當列車載著歡聲笑語駛向遠方,這些藏在車廂中、鐵軌上的幸福刻度,正一筆筆勾勒出新時代中國最生動的民生畫卷。(徐卿)
來源:中國青年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