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向來是兒童就醫的高峰,帶娃看病往往需要全家總動員,耗時又耗力。今年5月起,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在全省推進“兒童就醫更順暢”惠民實事,指導全省公立兒童專科醫院、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及綜合醫院兒科共200多家醫療機構,通過全面實行分時段預約、推行診區“一站式”服務、拓展導診服務、實施候診候檢信息動態提醒、推行診區(間)支付、提供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等舉措,改善兒童就醫服務,從分時段預約到一站式服務,從智慧升級到溫情關懷,用一個個具體而細微的改變,破解兒童就醫“堵點”“難點”,讓醫療服務在忙碌中更顯便捷與暖心。
精準預約破“峰”忙,看病少等待
以前看病,都是老人一早來幫忙排隊,等號快到了,父母再帶著孩子來醫院。看病時間冗長。不僅如此,很多家長,有時還搶不到專家號。
南京兒童醫院分時段預約的全面推行,特別是候補功能的上新,很大程度緩解了這方面的矛盾。南京市兒童醫院將號源細化至“半小時一檔”,2025年6月數據顯示,患兒預約后平均初診等待時間較2024年縮短超35%,從33.74分鐘降至21.88分鐘。“候補預約”功能,讓退號資源自動順位給等候家長,號源使用率提升不少。
與此同時,醫院打破時間限制,365天24小時開設內科門診,呼吸科、皮膚科等專科還設晚間門診,血常規、B超、CT等檢查項目晚間均可完成。“孩子白天發燒,晚上來醫院照樣能看病、做檢查,不用等到第二天。”家長趙女士說。周末高級專家門診的開設,更讓學齡兒童不用請假就能享受到優質診療,徹底告別“看病耗時長”的困擾。
流程“瘦身”省心力,家長少跑腿
醫院把“讓家長少跑路”作為服務升級的核心,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業務“打包整合”。在提供導診辦卡、檢驗檢查預約、門診病歷、疾病診斷證明蓋章基礎上,整合預檢分診護理資源,釋放業務辦理權限,承接部分職能處室對接患者業務,增加醫保審核、醫保政策咨詢、閱片借片等功能。家長不用再樓上樓下奔波。
“以前辦住院,收費處、醫保窗口、護士站跑個遍,光問路就耗不少時間。”這是很多家長曾有的體驗。而今年暑假,在南京市兒童醫院的入院服務中心,家長張女士沒多走一步路,就辦完了所有手續,床位預約、信息補錄、預交金收取、醫保身份確認全都一站式解決。這種“集中辦、高效辦”的模式,在暑期就醫高峰中尤為關鍵,讓家長們不用“找路、問路、趕路”。
安全質量不打折,日間手術“速戰速決”
暑期是兒童擇期手術的旺季,江蘇的日間手術模式,用“短平快”的節奏讓孩子們少受罪,家長少受累。據了解,南京市兒童醫院日間手術占比超50%,患兒24小時內即可完成出入院,平均治療費用降低約1200元/例,像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手術,平均住院時長從3天縮至1.1天,平均治療費用降低1400元/例。
1歲患兒一一(化名),來自安慶,家屬就真切感受到了這種高效。一一患有輕度尿道下裂,父母原以為跨省看病要住上一周。沒想到,在南京市兒童醫院入院服務中心一站式辦完手續后,患兒當天就完成了術前檢查;手術日當天上午住院、下午手術,觀察無礙后傍晚就順利返程。“兩趟醫院就解決了問題,比預想的少花三四天,光住宿費就省了不少錢。”一一爸爸感慨道。
更讓家長安心的是,日間手術雖“速戰速決”,安全保障卻絲毫不含糊。一一帶著尿管回家后,醫護團隊每天電話隨訪,詳細詢問恢復情況;三天后,醫護人員更是往返驅車600公里上門,為一一進行檢查和護理。“原本還擔心回家護理不當,沒想到醫護直接上門。”一一媽媽說。憑借這種“高效+安全”的服務,南京市兒童醫院獲評“全國日間醫療質量規范化管理哨點醫院”,而這樣的安全標準已成為江蘇兒科日間手術的“標配”。
“床邊辦”解急難,患兒不動醫生跑
走進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薩家灣院區,兒童門診與急診集中在一棟小樓內,與成人診區完全分離,方便家長尋找。診區內整合兒科藥房、輸液室、檢驗科等,涵蓋分診、掛號、繳費、檢驗、取藥等八大核心功能,形成“一站式”診療閉環。
“不用抱著孩子來回跑,一棟樓里能完成所有檢查。”來自安徽蚌埠的程先生深有體會。就在前幾天,他9個月大的孩子持續發燒腹瀉十余天,在當地未能確診,轉診至南醫大二附院后,通過一站式服務快速查出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如今癥狀明顯緩解。“檢查結果一出,在護士站很快辦好入院,流程特別順暢。”
醫院推出的這種“診間辦”模式,將收掛處、服務臺功能整合為綜合服務樞紐。針對急癥患兒,更創新“床邊辦”服務:住院、餐卡辦理、檢查預約及出院結算等全流程在病房內完成,無須往返收費處。來自丹陽的孫女士帶女兒就診時,孩子因膽囊結石等急癥需緊急手術,從掛號到住院僅用幾分鐘,出院時在樓層護士站即可辦結手續。
“病人不動,我們動”是南醫大二附院兒科的服務宗旨。除大型設備檢查外,血生化、床邊超聲等多在病房完成,跨院區診療也通過內部協調保障連續性,真正實現“讓數據和醫護跑,不讓患者跑”,既縮短就診時間,也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智慧溫情“雙在線”,就醫更舒心
“沒想到還有院內導航,連電梯位置都標得清清楚楚,兩分鐘就找到診室;看完病在手機上繳費,檢查報告直接推送到手機上,全程沒排一次隊。”在南京市兒童醫院帶娃就診的孫女士,深切地感受到了智慧醫院建設的便利。
近年來,南京市兒童醫院借助電子病歷、智能導診系統和自助服務終端,方便家長從掛號、繳費到檢查預約、報告查詢等環節均可通過線上或自助機快速完成。醫院還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用于健康助手,圍繞智能客服、患者就醫流程指示等多方位提供智能一站式服務,進一步減少家長奔波至人工服務臺咨詢,上線累計完成18萬+的AI解答服務。
就診需順暢,更需舒心。對孩子來說,南京市兒童醫院的就醫環境更是充滿“孩子氣”:候診區有兒童觀影廳,循環播放動畫片;志愿者會陪孩子們做游戲,候診不再枯燥;舒適化醫療中心用“舒眠技術”讓孩子在睡眠中完成檢查。“以前孩子一進醫院就哭,現在一邊玩一邊候診。”這種“無哭聲、有溫度”的環境,讓孩子們不再害怕看病。
多舉措跑出“加速度”,惠民暖人心
暑期里,江蘇各大醫療機構的兒科診間,忙碌卻不混亂,患兒多卻不擁擠。在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為了應對暑期手術高峰,解決床位緊張、等待時間長等家長們的“心頭難”,小兒外科推出了“潮汐病房”管理模式。通過動態調配床位資源,優化手術流程,實現“當日出入院”的高效服務,讓患兒告別“一床難求”;在蘇大附兒院,開設的夜門診及無假日門診,會根據患兒就診習慣,合理調配醫務人員出診,對就診需求比較多、資源緊缺的科室及專家采取增開門診班次,為上班族父母解了“請假難”的愁;在無錫市兒童醫院,如果孩子發燒就診,家長只需通過微信小程序提前自助開單“發熱套餐”,就能省去掛號后排隊開檢查單、再排隊檢查的周折。此外,互聯網醫院的線上問診、復診續方等智慧服務,也緩解了患者排隊奔波之苦……
如今,聚焦患兒及家長的“急難愁盼”,江蘇省多家醫院通過優化布局流程、注入數字動能、暢通住院渠道、提升人文關懷、打通支付堵點等系列“組合拳”,著力化解兒童就醫的“堵點”“難點”,讓便捷、舒適、智慧的醫療服務惠及更多家庭,跑出了兒童就醫服務的“加速度”。
從“掐表就診”到“一站辦理”,從“日間手術”到“智慧溫情”,每一項舉措都瞄準“兒童就醫更順暢”,既是對暑期高峰的精準應對,更是江蘇健康惠民實事的生動實踐。隨著這些舉措持續深化,“便利化、舒適化、智慧化”的兒科醫療服務,正讓更多患兒家庭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就醫獲得感,江蘇以作風建設的成效書寫著健康惠民的溫暖答卷。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劉峻 梅書華 張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