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旅傳媒網https://cctmcn.com山東魚臺訊(張詩源 張帥)麥浪翻涌,科技賦能,希望的田野上正上演一場精準的“科技及時雨”。5月,正值決定小麥產量與品質的黃金期,一場 “點單式”專家服務活動在濟寧市魚臺縣的泰茂種業試驗田里火熱進行。當地人社部門創新推出“基層點單、專家送技”模式,將專家請到田間地頭,為當地農技骨干和種植大戶送上量身定制的技術大餐。
“以前病蟲害來了就發慌,打藥像‘撒胡椒面’。今天專家手把手教我們‘看圖識病’,防控精準又高效!”站在綠意盎然的麥田里,種植大戶王建軍臉上洋溢著興奮。他口中的“看圖識病”,正是本次活動的核心內容——針對困擾農戶已久的小麥銹病、小麥赤霉病等“麥田殺手”,專家團隊開出精準“綠色處方”。高級農藝師薛乃啟帶領團隊,一邊深入淺出講解病害識別、發生規律,一邊蹲在麥壟旁現場示范。銹病葉片上的“鐵銹斑”、赤霉病穗上的“紅霉層”,都成了生動的教學標本。活動期間,成功落地升級了兩個小麥病蟲害綠色防控項目,示范效果顯著。
“綠色防控技術是保產量、提品質的核心。”薛乃啟強調,“防治銹病,關鍵是選好抗病品種,用對生物菌劑。對付赤霉病,要在揚花初期精準施藥,優先選用高效低毒生物農藥。”
這場“科技及時雨”并非偶然。今年以來,魚臺縣人社部門面向基層收集《專家技術項目需求目錄》,開展基層“點菜”,專家“掌勺做菜”的服務模式。今年全縣已累計開展農業科技服務活動4場,邀請專家28人次,解決各類生產實際問題達15項,培訓農技人員和種植大戶超過500人次。下一步,魚臺縣將進一步擴大“點單式”專家服務基層活動的服務覆蓋面,推動農業科技與生產需求精準對接,讓更多農戶享受到科技助農的紅利。(山東省濟寧市魚臺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