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農村升學宴扎堆,這3種宴席寧得罪人也別去!
這不高考,中考結束有一段時間了,最近都是陸續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好消息!
同時也是很多人擔憂的時刻,因為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又要開始扎堆辦“升學宴”了!好些人就很糾結,到底要不要去呢?
升學宴本是慶祝孩子學業有成的好事,可如今卻漸漸變了味,不少人愁眉苦臉:“隨禮隨到錢包空,不去又怕傷感情,到底該咋辦?”
其實啊,升學宴不是非去不可,這三種情況,咱寧得罪人也別湊這個熱鬧!
第一種:“考得不好也要辦”的斂財宴,不去!
最讓人反感的就是那種“為了收錢硬辦”的升學宴。
比如,有些孩子明明只考了個???,或者是一個不太入流的三本院校,甚至有的連大學都沒考上,就因為“別人家都辦了,咱不辦就虧了”,硬著頭皮搭棚擺酒。
這種宴席請帖一到手,明眼人都知道:這哪是慶祝升學,分明是想把平時隨出去的禮錢收回來。
前幾天聽老家親戚說,他們村里有戶人家孩子復讀三年沒考上本科,照樣辦了二十桌升學宴,席間還大談“孩子努力了就值得慶?!?。
來赴宴的鄉親們嘴上恭喜,心里卻直犯嘀咕,隨禮時更是肉疼——三百五百地掏出去,吃頓飯就沒了,關鍵這錢花得一點不心甘情愿。
這種打著升學旗號的斂財宴,不去真不丟人,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第二種:“八百年不聯系”的人情宴,不去!
“你小學同桌的表妹孩子升學,你去不去?”這種八竿子打不著的邀請,真沒必要為難自己。
前陣子我老婆就收到一條微信,是十年沒聯系的同事發來的:“我兒子考上大學了,來喝杯喜酒?!?/p>
我老婆當時就哭笑不得,當年共事時也就點頭之交,現在突然來這么一出,不去怕被說不懂事,去了又覺得冤枉。
我就跟她說,這種沒必要去,而且把電話也給拉黑了吧,因為這基本都是群發的!
農村講究人情往來,但人情得是“有來有往”的溫暖,不是“廣撒網”的負擔。
那些平時沒交集、有事才想起你的人,就算你這次隨了禮,以后也未必能換來真心相待。
遇到這種常年不聯系的“升學宴邀請”,大大方方說句“恭喜”,再找個合理的理由婉拒,既保住了面子,也守住了錢包。如果是微信群發的,都沒有一個電話,那就裝作不知道了!
第三種:“只進不出”的自私宴,不去!
村里總有那么些人,別人辦喜事時躲得遠遠的,不僅從不幫忙,而且一分錢禮不隨;
輪到自家孩子升學,卻挨家挨戶發請帖,恨不得全村人都來捧場。這種“只收禮不回禮”的自私鬼,他們的升學宴千萬別去,去了就是“冤大頭”,他們還可能會說你隨禮大少了!
老家有位大伯就遇到過這種事:鄰居家娶媳婦時,大伯隨了五百塊禮;可去年大伯家女兒出嫁,鄰居卻找借口沒來。
今年鄰居家孩子升學,又來請大伯喝酒,大伯直接回了句:“我最近身體不好,不宜喝酒,就不去了吧?!?/p>
這種人心里只有自己,你隨禮再多也換不來同等對待,與其花錢買不痛快,不如干脆拒絕,這種“得罪”根本不值當。
當然啦,真正該去的升學宴也不能含糊:親戚家孩子寒窗苦讀考上名牌大學,多年好友的孩子圓了大學夢,這種發自真心的慶祝,該隨禮隨禮,該道賀道賀,沾沾喜氣也暖心。
說到底,升學宴的本質是分享喜悅,不是斂財工具。隨禮隨的是心意,不是面子。遇到那些變了味的宴席,該拒絕就拒絕,別讓人情往來變成負擔。
你家那邊有啥關于升學宴的故事?歡迎在評論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