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柬埔寨媒體報道,2025年7月25日,泰國與柬埔寨之間的沖突仍然在繼續,尚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雙方也沒有進行對話,但是都在隔空相互指責,重點為指責對方以己方的平民為目標,到底實情如何,一時間很難分辨。
目前戰斗的規模不算大,只是在邊境局部地區交火,但是技術水平不低,絕對不是以前的步兵交火可比。泰國方面出動了F-16戰斗機發動空襲,柬埔寨使用多管火箭炮進行攻擊,雙方的坦克也投入到戰斗之中,泰國出動了T-84“堡壘”坦克和M60坦克,柬埔寨方面出動了59D式坦克。
有關交戰的信息不少,其中有幾點值得注意,泰國空軍的F-16戰斗機在戰斗中使用滑翔制導炸彈,以美制Mk-82通用炸彈為戰斗部,使用韓國制的滑翔制導組件,報道中稱為,LIG Nex1 KGGB精準導引滑翔系統,這就大大提高了打擊的效果。
在2025年7月24日下午,泰國軍方發布了,F-16戰斗機對柬埔寨多個軍事目標進行精準打擊的畫面,其中在當天下午出動的4架F-16戰斗機,為當天的第二輪空襲,只是具體取得什么樣的戰果,尚不明確,還需要進一步消息確認。
現在還發現泰國軍隊也已將無人機投入到戰斗之中,并取得不小的戰果。
從泰方發布的一段畫面中,至少可以看到2架無人機對柬埔寨目標發動襲擊,目標被擊中之后,發生了大爆炸并有彈藥殉爆的痕跡,明顯為彈藥庫被炸。雖然在畫面的最后部分,似乎也有泰軍無人機出現損失,但是與戰果相比,這點損失完全是可以不計的成本。而且,泰國軍方使用的并非軍用制式無人機,而是民用無人機改裝的,成本非常低。
泰國無人機在前線參戰的規模不小,從公開的照片也可以發現,柬埔寨方面有遠火被炸。
可以看到幾張照片,展示了一輛被摧毀的火箭炮,據稱為RM-70火箭炮,一款由捷克生產的122毫米40管自行火箭炮,西方稱之為M1972式火箭炮,實則為BM-21式火箭炮改裝了太脫拉-813卡車底盤,擁有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和更好的越野機動性,還有自動裝填系統,40發備用彈只需30到36秒鐘即可裝填完畢。
從公開照片看,這輛RM-70火箭炮應是被無人機摧毀的,被航彈命中應是完全破碎,實際破壞雖然嚴重,但是沒有破碎,只能證明,應是車上的彈藥被引爆,保留了一部分車體結構。這比較符合俄烏戰場上的情況,無人機空投小當量爆炸物摧毀發射器,彈藥殉爆,但是車體相對完整。
看完這個情況只能說,俄軍血的教訓還不夠?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前,沒有任何國家把民用無人機當成重要裝備,但是在開戰之后,俄羅斯軍隊很快就吃了民用無人機的苦頭,不僅自己的行動被烏克蘭軍隊了如指掌,后來無人機也被改裝成了攻擊性武器,如今更成為俄羅斯損失的主要原因,所以反無人機作戰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交戰之中,柬埔寨似乎并沒有吸取俄羅斯軍隊的教訓,在戰斗當中對于無人機的威脅沒有采取足夠的應對措施,不只是反無人機作戰,還涉及如何防備無人機突襲。而且,柬埔寨的遠火部隊明晃晃地讓西方記者拍照,不挨炸才怪。
如果能夠了解到俄烏戰爭的情況,那么很可能會讓柬埔寨軍隊能夠更好地應對無人機的威脅,甚至可以使用無人機對泰國軍隊進行反擊,畢竟使用的裝備為民用無人機。民用無人機的特點就是容易獲得價格便宜,只要經過簡單的改裝就可以執行作戰任務的無人機。
現代技術的進步已經讓民用無人機具備了相當巨大的軍用價值。泰國與柬埔寨沖突只是進一步證明這一點。
柬埔寨只能說是一個小國,與泰國相比,雙方的力量相差非常懸殊。泰國空軍力量在整個東南亞都能排得上號,柬埔寨幾乎沒有空中力量。無人機本來是柬埔寨可能取得優勢的方面,畢竟無人機作戰是新興力量,這一方面各國都在進行探索,實際差距不算大,小國也是有機會的。
目前泰國與柬埔寨之間的沖突繼續終究為邊境局部沖突,雙方可能都不想馬上和談,但是誰都不想戰事擴大,不和談只是為了形象,試圖保持強硬的對外形象。
這場沖突不會持續太長時間,規模也不會上升到兩國大戰,但是其中反映出的東西也不少,也算一場小規模的現代化戰爭,其中的經驗教訓依舊值得各國仔細研究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