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果不其然,到底是誰養著誰、跟誰更親一些呢!
自從賈乃亮和李小璐離婚以后,照顧甜馨的活兒就落在李小璐身上。隨著甜馨一點點長大,關于父母之間的事,她也都慢慢知道了一些。
李小璐這幾年受到的罵聲不少,甜馨早就忍耐不住了,站出來幫媽媽說話。最近,有網友注意到,甜馨點了個贊那條暗指賈乃亮的評論,感覺像是在幫媽媽“撕”親爹,結果一時間引起了不少討論。
甜馨手撕親爹?
7月21日晚,甜馨點了個贊,那條評論挺犀利地說“賈乃亮不是好丈夫”,直接點出了他在婚姻里對李小璐的各種不滿。
比如說,婚后他長期玩失蹤,不怎么跟李小璐交流,態度冷淡,甚至還說把李小璐折磨得快精神崩潰了,全都是在利用她罷了。
這條評論可能引起了一部分網友的共鳴,點贊數一度突破百,甚至還包括李小璐的女兒甜馨自己在內。
起初,面對不斷涌來的輿論壓力,甜馨說道自己只是“手滑”,沒有刻意為之,可是事情并沒有就此平息下來。
緊接著,甜馨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一張小時候依偎在李小璐懷中的暖心照片,還說道,“媽媽的愛,一直比這些流言蜚語更快。”
此時,甜馨在評論區挺身而出,強勢回應那些對李小璐的不友善留言,最后更是發了一篇長文,夸贊賈乃亮當個不錯的爸爸。
這些動作讓網友們相信,甜馨絕對不是隨意的“手滑”,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挺媽媽,一場女兒守護媽媽的戰斗悄然開始。
親媽和親爸的區別
在這次風波里,網友們又一次關注起李小璐和賈乃亮在婚姻里的努力,結果兩人展現出的態度真是截然不同。
李小璐在家里一直負責照料女兒,從甜馨小時候的穿吃住到長大后的興趣培養,她都親自操心。
每年,李小璐都用心為甜馨準備生日,辦一場溫暖又難忘的慶祝會,派對上的每個布置、每份禮品,都滿載著她對女兒濃濃的愛意。
在日常點滴里,李小璐可是貼心到不行,她平時都會親手給甜馨做飯,翻看各種營養配比的菜譜,只為了保證女兒吃得既營養又健康。
在甜馨的興趣和愛好方面,李小璐可是全力撐腰。甜馨喜歡跳舞,李小璐就幫她報名舞蹈班學習,甚至有空的時候還會跟女兒一塊兒跳舞,當然啦,風格還是一貫的嘻哈元素。
與此相比,賈乃亮在照料孩子和夫妻之間的相處上好像還不夠嫻熟,就像他之前參加的《爸爸回來了》親子節目里表現出來的那樣,明顯露出了育兒經驗不足的毛病。
賈乃亮這個“逗比奶爸”的角色,雖然迷倒了不少粉絲,但仔細看節目錄里那些點滴,就會發現他在帶娃這塊兒還挺生疏的。
而且,生活里的點點滴滴也說明,他在照料女兒這方面還不夠細心和費心,李小璐曾說過,甜馨一歲半之前,賈乃亮幾乎沒怎么管過孩子。
關于甜馨一天吃幾頓、喝多少奶、排便幾次這些基本的育兒事,賈乃亮總是一臉懵懂,和李小璐比起來差遠了。
令人心疼的甜馨
從那次“做頭發”的事之后,賈乃亮和李小璐的生活和事業都迎來了天壤之別的大轉折。
離婚以后,賈乃亮開始搞起直播事業,可他的直播內容里那些賣慘、過度炒作的橋段,反倒讓不少網友覺得挺反感的。
相比之下,李小璐在最開始的輿論風波過去以后,也慢慢調整了狀態,把注意力都撥到了女兒甜馨身上,生活也變得更平靜了。
她對甜馨的細心照料和陪伴,讓大家看到了母親的那一面,隨著時間流逝,網友們的看法也慢慢變了,開始理解她在婚姻里的不容易,指責的聲音也逐漸少了起來。
現在,李小璐經常會在社交平臺上曬出自己的日常,展現出陽光積極的一面,嘴碑也逐漸開始好起來了。
在這場越演越烈的風波里,最令人心疼的還是甜馨,小小年紀就成了受害者。本該在天真無憂的年齡里盡情享受童趣,卻因為父母的身份和這場風波,被不得不牽扯進去,真的讓人覺得特別心疼。
從甜馨之前的表達和表現來看,她在成長的路上,已經受到了父母離婚以及外界聲音的影響。
她曾在社交媒體上講述過自己被同學蹭流量后又被孤立的事情,語氣中滿是無奈和委屈。面對這些惡意,她雖試圖反擊和回應,但一個孩子的心里,又怎么可能沒有受到傷害呢?
這次的點贊事件,讓她一下子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無數雙眼睛盯著她的每個動作,像是把她的言行都解讀得過頭了。她也許只是想表達一下對媽媽的支持,結果沒想到引起了這么大的軒然大波。
我們作為旁觀者,得體地關心甜馨的心情,別讓她變成成人紛爭的犧牲品。孩子本身沒有錯,他們不應該為父母的失誤承受責任。
希望賈乃亮和李小璐能體會到這個道理,在處理兩人之間的關系和家庭矛盾時,多為甜馨著想,給她更多的關懷和呵護,讓她在一個相對穩定、溫馨的環境里長大。
也希望網友們能拿出點理智和善心,不要對甜馨大加指責或胡猜,讓她像普通的小孩一樣,過上快樂的童年時光。
甜馨的行為,算得上是一種無聲的呼喊,更是提醒大家:無論父母之間有多少心結、未解的恩怨,孩子絕不能成了爭斗的籌碼,亦不能成了公眾娛樂的犧牲品。
賈乃亮和李小璐的分手早已成了定局,不過作為父母,他們共同肩負的責任可是一直都沒變。
這就像搭起一堵堅實的墻,把外面的喧囂擋在外面,小心守護著那個叫甜馨的小女孩,給她一個可以安心長大、不用過早學會“打拼”的凈土。
結語
畢竟,在這場沒有輸家的家庭戲碼之外,她只剩下一個身份,一個渴望被投以關懷、被守護、安靜成長的小孩。
她的快樂童年,比起任何一場“守護之戰”的成敗,都重要上萬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