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計澤陽)“十四五”以來,彬州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全市生態環境實現持續向好。
藍天常駐,空氣質量全面達標。2024年,彬州空氣質量交出亮眼成績單,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較2020年下降13%,PM2.5、PM10分別下降20%和12.6%,優良天數達328天,優良率89.6%,六項指標年均值全面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這份成績的背后是彬州市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系統攻堅:一是能源結構優化,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投產,推動企業環保績效升級。二是產業綠色轉型,嚴控項目準入,完成5家磚廠分類整治,保留企業100%安裝揚塵在線監控。李前建材投入800萬元完成提標改造。三是實現運輸清潔化,15家重點企業安裝智能門禁,3家煤礦實現鐵路運煤,196輛非道路機械掛牌達標。四是精準科學治污,創新“紅黃綠牌+千里眼監控”工地揚塵管理模式;制定專項方案防控夏秋季臭氧與重污染天氣,啟動應急響應138天;運用走航監測精準溯源,2023年以來共出具分析報告94份。
碧水長流,水環境治理成效凸顯。涇河彬州香廟鄉國控斷面水質由Ⅲ類穩步提升至Ⅱ類,出境水質年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持續100%達標。一是排污口精細管理,對16個入河排污口實行“一口一策”,每月巡查4次、監測3次,確保達標排放。二是風險源頭防控,24小時視頻監控礦井水,排查整治29個環境風險源。三是設施能力提升,爭取776萬元國家資金用于水源地保護,推動新民園區“一園一策”污水治理,聯合麟游縣建成太峪河水庫上游應急池。四是司法協同護河,成立涇河流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構建“行政執法+檢察監督+司法審判”一體化治理新格局。
凈土安居,土壤與固廢安全可控。一是用地安全有保障,完成32宗重點建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二是農村環境煥新顏,截至2024年底,全市完成78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50%。三是固廢管理精細化,創新煤礦煤矸石“日產日統、月報月查”動態監管,整改問題189個;43家涉危廢單位完成標準化建設。
監管護航,執法監測筑防線。環境執法向“多元化”轉變,開展多項專項執法檢查。“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領域立案125起,處罰830萬元,高效辦結環保投訴508件。印發《彬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現場檢查工作指南》,嚴格落實“一次執法、全面檢查,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工作要求。對空氣站點、飲用水源、重點排污單位等實施全覆蓋監測,為精準治污提供堅實數據支撐。
彬州市正以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生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高質量發展繪就鮮明生態底色。
責任編輯:安心 審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信息報微信公眾號(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號:y609235490 投稿郵箱:xbxxb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