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了個挺勁爆的事兒,一個71歲的老頭子,把自己住的別墅都抵押了,就為了拍一部電影。這電影名字叫《戲臺》,聽起來挺普通的,但背后的故事可不簡單。
老頭子叫陳佩斯,你們可能不太熟悉,但三十年前春晚那個《吃面條》的小品,全國人民都看過。那時候他和朱時茂搭檔,全國人民追著看他們的喜劇。可后來他突然就不演了,整整二十多年沒在電視上露過面。
其實他沒閑著,這些年一直搞話劇。他成立了自己的劇院,帶著學生,一出戲能打磨十年。2014年的話劇《戲臺》演了300多場,場場都滿座,豆瓣評分9分。可拍電影就不順了,三個投資方說干就撤,最后錢窟窿窟窿的,連6000萬都虧進去了。
沒辦法,老爺子直接把昌平那套房賣了,家人也湊錢。那會兒他像著了魔似的,說戲不拍完這輩子都別想安生。電影里頭講究得很,民國戲服都是蘇州老師傅一針一線繡的,一件衣服能做三個月。拍雨戲的時候,七十多歲的老爺子自己摔木柱子,演員黃渤從兩米高摔下來,余少群拍戲差點暈過去,老爺子還專門帶氧氣瓶。
電影拍完了,找影院放的時候更糟心。本來定在暑期檔,結果被大片擠得排片從15%降到5%。影院經理還說“午夜場都嫌費電”,意思就是沒人看。可沒想到7月14號點映那天,票房才14萬,第二天突然爆了,第三天直接沖到4800多萬,一周破4600萬。
為啥這么火?很多人以為是情懷,結果看完都說內容真扎實。電影講的是民國時期,軍閥逼著戲班改《霸王別姬》的結局,非要讓虞姬不死,霸王不敗。戲班里的人被逼得團團轉,有的妥協,有的硬扛。陳佩斯演班主,黃渤演個搬道具的小工,還有人為了藝術不要命。
這部電影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網絡熱梗,全是實打實的戲。觀眾里六十歲七十歲的老人居多,不少人看哭了,說“欠陳佩斯一張電影票”。還有不少00后說雖然沒看過他小品,但電影讓他們懂了什么是真正的喜劇。
有意思的是,朱時茂聽說老搭檔缺錢,二話不說投了100萬。現在電影票房3.6億,不少人都說這錢賺翻了,但老爺子說這不是為了賺錢,就想拍能留下來的戲。
當然也有罵的,有人說劇情生硬,說兒子陳大愚演技差點,還有人覺得話劇味太濃。但大多數觀眾還是服氣,因為大家看得出老爺子是真拼了。
這事兒說到底,就是個老頭子較真兒。現在電影市場都愛追流量,搞熱梗,但他偏要拍沒人看好的老戲。結果呢?市場不看好,觀眾卻買單了。
陳佩斯說真正的喜劇得帶淚,這話在電影里還真應驗了。現在他兒子兒媳都把錢投進去了,一家人把戲臺搭到現實生活里,演了一場真戲。
電影火了,但老爺子沒去慶功宴,聽說又在琢磨下一部戲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