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點評上半年四起熱點事件的文章,修改了四次,刪除了一小半內容后,依然無法通過審核。
有時間重新寫吧。
下午,去影院看三點半場的《戲臺》時,差點哭了……
記不清了,老頭似乎已經有十幾年沒有進電影院了。
今年真的很例外。
上半年,老妻說想去看《哪吒2》,去看了一場,后來寫了幾篇文章。
前天,看到媒體說陳佩斯從話劇改編的電影《戲臺》正式上映了,就商量老妻今天再去看一場。
“臺上霸王聲聲唱,臺下荒唐眾生相”……
《戲臺》是一出喜劇,還是一場悲劇?
這個故事,活生生就是小人物在亂世里掙扎的真實畫像。
既要保住戲班飯碗,又要哄好臺下觀眾,大幕拉開之后,這場戲到底要怎么唱?
戲院吳經理(楊皓宇 飾)、五慶班班主侯喜亭(陳佩斯 飾)的一言一行無不向觀眾展示了赤裸裸的社會現實:
面對洪大帥、徐處長(權力的隱喻?)時,對死亡的恐懼讓他們只能委曲求生、強顏歡笑;
面對劉八爺(地痞流氓的隱喻?)時,他們只能小心翼翼、卑恭屈膝……
當然了,他們還有面對觀眾、面對大腕兒演員的表現,無不真實地還原了社會中真實的一面。
《戲臺》用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用種種巧合、錯位演繹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但我怎么也笑不出來。
令老頭差點當場淚下的一幕是,侯喜亭為了求鳳小桐上臺哽咽著說“為了大伙能活命”,后面他又對“祖師爺”含淚哀嘆“我這是為了活命呀”。
這部電影根本就不是喜劇,根本就笑不出來,即使有部分情節讓人覺得可笑,笑的時候依然會咀嚼和回味帶淚的部分,這種深深的撕裂感簡直就是現實中蕓蕓眾生的真實寫照。
挺喜歡網上的這個評價,“自編自導自演,人生的戲臺是陳佩斯自己選的。臺上是他,臺下也是他。”
有文章批判電影存在的缺點,比如話劇風格依然存在、六姨太兩次偷情是“惡俗橋段”等等。
對于這些批評,老頭不懂什么電影藝術,也不懂話劇,不討論什么表演形式,只想說一件事,《戲臺》電影從頭到尾都在演繹兩個字,“人性”。
人性的復雜表現在電影的每一個鏡頭里,電影中的每一個角色都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大人物為了臉面,為了不在洋人面前丟臉,可以讓正在生死搏殺士兵停止戰斗;
小人物為了生存,可以不顧臉面,任人欺凌;
六姨太偷情,就是當代某些“追星族”的真實寫照;
金嘯天臺上扮演西楚霸王,臺下實則一個癮君子,也正是當前某些人的真實表現;
鳳小桐、吳經理、大嗓兒、徐處長……
甚至至劇場中的每一個看客、影片中出場的每一個龍套,似乎在現實中都能找到……
看完了電影,老頭真的笑不出來,只想哭。
最后,摘錄網絡中的一句評論:
當我們在笑聲中讀懂戲班人的堅守,在荒誕中看見時代的影子,這部電影便已完成了它的使命——畢竟,能讓人笑著流淚的作品,從來都不簡單。
就說這么多吧,說多了,太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