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醫 行 業 的 良 心 和 大 腦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7月24日,香港貿發局發表的《香港中成藥產業機遇與挑戰》研究報告指出,截至今年7月初,香港有345家企業擁有8244種在香港注冊的中成藥。2024年香港中成藥出口28.8億港元,93%是本地生產產品,且超過70%出口中國內地。
香港貿發局發表《香港中成藥產業機遇與挑戰》研究報告。圖為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趙永礎(左)及香港浸會大學中藥創新研發中心主任及協理副校長(臨床中醫藥)卞兆祥
報告指出,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包括多年前設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以規管中成藥的注冊與管理,在中醫教學、醫療及科研等多個方面對中醫服務提供持續支持,有助香港培育專業中醫人才及促進中醫藥的現代化。
目前,香港擁有約2000家中成藥及中藥材相關企業(包括進出口貿易、制造、批發及零售),包括264家獲納入香港中成藥制造商名單的企業。隨著過渡性注冊中成藥制度于6月底結束,所有在香港銷售的中成藥現在均持有效正式注冊,香港中醫藥監管體系踏入新階段。香港首家中醫醫院即將于今年底逐步投入運作,為市民提供全面的中醫診療服務,這將可促進中醫及中成藥的普及化。
一些香港的中成藥企業及大學也致力開發新中成藥,以進一步拓闊市場。早前獲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重點創科項目“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資助的香港浸會大學“中藥創新研發中心”,基于先前對傳統中草藥古方“麻子仁丸”的先導性臨床研究及基礎研究,研制治療慢性便秘的新藥CDD-2101,首次獲批準于美國進行臨床研究。
內地作為全球最大中成藥市場,中成藥流通銷售金額超過4500億元人民幣。香港貿發局首席經濟師趙永礎表示,不少香港中成藥企業希望拓展出口增加銷售,特別是內地市場。內地對港澳合資格的傳統中成藥已經采取簡化審批上市程序,為港商拓展內地市場帶來不可多得機遇。
為促進中醫藥產業的發展,香港將于8月15至16日舉行“國際現代化中醫藥及健康產品會議”。21位來自中國內地、中國香港、馬來西亞及泰國的醫藥學院、科研機構、藥廠及藥業組織的學者及專家,將于會議上探討傳統中醫藥用于防治腫瘤、炎癥及心腦血管疾病的最新發展,并公布多項相關臨床研究結果及分享成功個案。
I 版權聲明
本文 來源“南方+客戶端” ,作者/陳彧,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編輯|蒲公英 視覺|花椒
-活動預告-
茯苓|17675458287(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