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我們笑周星馳無厘頭,后來才懂那是苦中作樂。有人說,他讓整個華語影壇笑聲不止;也有人說,他把中國“屌絲文化”發揚光大;但真正了解他的人知道,周星馳的一生,從不是一場喜劇,而是一出悲劇的逆行。
小時候被父親拋棄,長大后孤身成王;曾深愛一個人,卻用沉默把她推遠;他成就了無數觀眾的青春,卻沒能留住自己的愛情、友情。
他用盡一生,只拍了一個主題:一個小人物,如何不靠關系、不拼背景,在世界面前死磕出一點點尊嚴。而你我,何嘗不是那個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的小人物?
第一章:貧窮決定不了命運,但能決定底色
1962年,香港九龍窮人區。一個名字充滿詩意的孩子誕生:周星馳。母親給他取這個名字,是希望他像《滕王閣序》里寫的那樣“俊采星馳”,才華橫溢,前途似錦。
可現實是殘酷的。他們一家五口擠在不到30平米的木板房里,睡的是鐵架床上下鋪,做飯、洗澡、上廁所全在樓道完成。
晚上,樓道里是鄰居吵架聲、小孩啼哭聲、煤氣罐泄露聲——那就是他童年的交響曲。
7歲那年,父母離婚,父親遠走,家中只剩下母親帶著三個孩子硬扛生活。
那天,母親買了一只雞腿,他故意把它丟到地上,說“難吃”。被母親狠狠揍了一頓。后來他說:“不扔地上,媽媽不會舍得吃的。”
他不說愛,但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守護;他表面嘻嘻哈哈,內心卻敏感細膩,這種壓抑和自我保護,幾乎貫穿了他的一生。
第二章:六年跑龍套,才換來一句臺詞
1972年,9歲的他和母親去看了李小龍的《猛龍過江》,第一次知道電影可以這么燃,演員可以這么帥。
于是,他做了一個“異想天開”的夢:我要做演員。
他和一個同樣迷戀李小龍的少年一起去報考無線藝員訓練班。那個少年叫——梁朝偉。梁朝偉一次考上,他落選。
他回家關門三天,不吃不喝。第二年再考,還是落選。第三年,終于擠進了夜間部,卻被分配去當兒童節目主持人。
他想演戲,卻天天戴假發講“今天我們來認識獅子!”
沒人理解他,觀眾嘲笑他,導演輕視他,同事背后叫他“死龍套”。
他不甘。每晚下節目后,他蹲在片場門口找活兒,哪怕一個背影、一個跑過場的路人角色也不放過。他熬了六年,才終于拿到一句完整的臺詞。
這段經歷,后來成了《喜劇之王》開頭最經典的橋段——尹天仇站在海邊大喊:“努力!奮斗!” 那不是臺詞,是周星馳自己喊出來的命運誓言。
第三章:極致偏執的人,往往只能自己撐起世界
后來,他紅了。不是靠人設,不是靠資源,是靠一個又一個爆笑橋段中夾雜的“哽咽”,讓觀眾開始琢磨:這人怎么越看越心酸?
當他轉型導演時,他的偏執徹底爆發。
拍《功夫》時,他為了一個鏡頭,一遍一遍地試——
牙簽掉了,他會撿起來重新排位;配音沒情緒,他親自配五次;一個角色的演技不到位,他會親自演給演員看,還不滿意就讓人走。
助理說:“他的世界里,電影就是神。”
有人罵他獨裁、冷血、沒人情味,他都不回應。他知道,自己這條路,是靠自己硬啃出來的。
你不瘋魔,就不能成魔。他從來都不是“靠朋友、靠團隊”的類型,他靠的是一個人背后的無數孤獨夜晚。
第四章:他不懂愛,所以愛走了
28歲那年,他遇到一個女孩,叫羅慧娟。她是TVB花旦,而他還在跑龍套。她不嫌棄他,主動探班,提出結婚,想給他一個完整的家。
他拒絕了。他說:“我現在不紅,不能拖累你。” 她哭了:“為什么我對你癡心一片,你卻當我是神經病?”
多年后,他拍《大話西游》,讓至尊寶在夕陽下哭著說:“如果上天再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對她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那就是他自己。
2012年,羅慧娟病逝。他沒去葬禮,只送了個花圈。媒體罵他無情,他一言不發。只是此后,他拍的電影里,女主角的影子,越來越像她。
你看,《功夫》里那個盲女,《長江七號》里那個母親,《西游降魔》里的段小姐,都是她的投影。
他不是不愛,而是不懂怎么表達。一個人在原生家庭里缺失了太多,長大后連愛的能力都沒有了。
第五章:達叔走了,他再也沒有人能斗嘴了
吳孟達,是他喜劇的“另一半”。從《逃學威龍》到《審死官》,從《九品芝麻官》到《喜劇之王》——他們是熒幕上最經典的搭檔。
他們互相吐槽,互相翻白眼,一個丟包袱一個接得穩穩的。那是香港喜劇黃金時代的靈魂組合。
可后來,他們不合作了。
傳說兩人鬧掰,也有人說是因為創作分歧。他們從未公開說清過。但命運卻用一種殘忍的方式終結了這段關系。
2021年2月27日,吳孟達去世。星爺一句話:“我還無法接受。”他沒現身,只在采訪中輕聲說:“我沒臉見他。”
這一次,他不是導演、不是喜劇之王、不是巨星,只是一個失去了老朋友的中年人。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告別,是“來不及好好說再見”。
第六章:你可以笑著熬,但別忘了——你也曾是那個想逆天改命的人
周星馳一生,沒背景、沒靠山、沒貴人,全靠熬。他用一個個小人物,講出了我們的真實處境。
他是《喜劇之王》里的尹天仇,是《功夫》里的小混混,是《食神》里跌落神壇又重新出發的落魄廚子,是《大話西游》里連愛都說不出口的至尊寶。
但我們不就是這些人嗎?
? 上學時不被看好;
? 工作時被忽視;
? 做點事總有人唱反調;
? 愛的人沒有留住;
? 每天都在社會中跑龍套……
所以你看懂他的電影,是因為你終于看清了自己。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訴我們——“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分別?”
哪怕你現在就是一條咸魚,也別認命。翻身的事,誰知道哪天就輪到你了?
結語:為什么我們敬他為“星爺”?
因為我們都是他電影里的那個“你”:笑得夸張,活得憋屈,卻還不肯認輸。周星馳的一生,不是喜劇,是活生生的命運教材:
? 他告訴你,出身再差也能逆天改命;
? 他告訴你,沒靠山也能靠作品站住腳;
? 他告訴你,被全世界誤解也別放棄自己熱愛的事;
? 他還告訴你——錯過了愛,別怪別人,是你太沉默;失去了朋友,也別怪命運,是你沒說那句“我錯了”。
這個世界對普通人從來都不公平。但如果你能像星爺一樣,帶著傷口前行,帶著尊嚴堅持,帶著夢想干到底——你不一定能成為“喜劇之王”,但你一定能成為自己命運的主角。
本文,致敬喜劇之王周星馳。也致敬你,正在生活中扮演小人物,卻拼命演好自己人生的你。
寫給讀者的一段話:
我是深圳民革黨員,也是一位作家,我的主業做全球標桿企業研學,長期與優秀的企業家、各行業杰出人才深度交流,聆聽他們的真實故事,記錄他們的奮斗軌跡。
這幾年,我在系統寫一系列企業家的故事,寫各行業杰出人才的故事。
我試圖從這些真正走出來的人身上,提煉出普通人也能借鑒的成功共性:他們是如何思考的?如何判斷?如何做事?他們的底層邏輯、思維模型、處事方式,是否可以為渴望向上突圍的你,提供一種新的可能性?
為什么我要做這件事?
我來自農村底層,我太清楚那種靠自己一個人摸索、試錯、跌倒再爬起來的辛苦與代價。如果一個普通人背后沒有貴人、沒有導師、沒有平臺,就去盲目投資、創業,很可能一次錯誤,這輩子就再也翻不了身。
普通人,很難遇到貴人;所以,我希望盡我所能,去成為那樣的“橋梁”。
我曾經走過最泥濘的路,所以我知道,最需要的是一束光,一條能看見方向的路。正因如此,我才有如此大的動力與情懷,去寫這些企業家的命運、寫這些杰出人物的故事。
不是為了歌功頌德,而是為了幫你——在命運沉重的現實中,看清那些真的能走得通的路。
如果你也在前行的路上孤軍奮戰,希望你知道,有人一直在替你尋找方向,并用筆記錄下那些可以借力的智慧。
我們都不是星爺,但我們都有機會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演好主角。
——鴻彬
2025年7月25日于深圳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