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CBA聯賽的球迷都知道,要在漫長而激烈的賽季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捧起總冠軍的獎杯,拋除外援球員的攻堅優勢之外,國內球員必須要達到一個標準,那就是和對手對立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利用彼此陣容的此消彼長,獲得勝利的機會。
而遼寧隊的主教練楊鳴,在解說北京隊和浙江廣廈隊的總決賽時,也表達出了同樣的觀點,他說“兵對兵,將對將。”是北京隊和浙江廣廈隊之間對決的勝負關鍵,并強調了國內球員的硬實力將會決定總冠軍的最終的歸屬。
也就是說,“兵對兵”,意味著角色球員在輪換階段要能與對手的替補陣容形成有效拉扯,不給對手輕易鉆空子的機會;“將對將”,則要求雙方的國內核心球員在關鍵時刻必須正面交鋒——你有全明星后衛的突破,我就得有能與之抗衡的防守韌性;你有內線支柱的強攻,我就得有能頂住對抗的籃板保障。
按照這樣的邏輯推演,遼寧隊要想在新賽季實現隊史第五冠的目標,就要圍繞爭冠路上的主要對手如廣東宏遠隊,浙江廣廈隊,北京首鋼隊,新疆伊力特隊,山西汾酒隊的陣容來精準布局,打磨陣容,補強短板,找到最合適的人去對應對方相應位置的球員,限制對方核心球員的發揮, 并防止角色球員的爆發。
因為篇幅的原因,咱們先聚焦遼寧隊最具分量的爭冠對手——廣東宏遠隊,盡管說這幾年廣東隊因為受限于資金空間的壓力,在引援力度上一直落后于山西汾酒,浙江廣廈等球隊,但誰也無法忽視這支手握十一冠榮耀的聯賽霸主的底蘊與實力。他們骨子里的冠軍基因、關鍵時刻的大賽經驗,以及體系化打法中那種“人人皆兵”的韌性,還有在關鍵比賽中展現出令人敬畏的戰斗力,都值得遼寧隊拿出百分的小心,萬分的重視。
目前,廣東隊的陣容框架中,胡明軒,徐杰,杜潤旺,徐昕領銜的四大國手構成了球隊的核心主架,他們在主教練杜鋒的戰術體系里承載了更多的戰術發起和得分終結的重任。面對這樣的核心配置,遼寧隊的趙繼偉,鄢手騏,張鎮麟,韓德君在對位上基本上都形成有效的抗衡,并不落下風。
真正讓遼寧隊感到頭疼的,是廣東隊那幫如任駿飛,黃明依,張昊,張皓嘉,王少杰,李奕臻,楊溢等角色球員的沖擊力,他們往往能夠在輪換階段給遼寧隊持續的制造麻煩,他們通過防守端對遼寧隊主力球員施加很大的壓力,造成對手很大的體力消耗,降低了遼寧隊球員的攻防效率,甚至在關鍵時刻突然爆發打亂了遼寧隊原本順暢的比賽節奏。
那么遼寧隊就要激活奇兵,并錯峰使用趙繼偉,張鎮麟,韓德君等主力球員,讓張峻豪,李虎翼,付豪,李曉旭,余澤辰,張陳治鋒等替補球員上場,來避開主力球員和廣東隊角色球員的對抗纏斗,并簡化進攻發起,少跑戰術,直接通過球員個人能力來直接得分,搶斷,保護籃板或者制造犯規單打廣東隊的角色球員,來迫使胡明軒,徐杰,杜潤旺等球員不能下場。
總之,打經驗豐富的廣東隊,遼寧隊就要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杜鋒派什么陣容,楊鳴就要回應什么陣容來保證主力能以更充沛的狀態與之抗衡,只要替補球員在場上的拉鋸戰中制造出更多的威脅,遼寧隊就能夠在與廣東隊的周旋中牢牢地掌控主動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