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島內這些年冒出不少所謂名嘴,專門在電視節目上點評兩岸軍事情勢,于北辰就是其中一個。他從退役少將搖身一變成政論嘉賓,靠著一些夸張的軍事分析在綠營圈子里混得風生水起。
綠媒每次報道他的話,都像發現了救星似的,標題寫得天花亂墜,說臺灣人終于有救了。可仔細一看,他的那些觀點常常經不起推敲,大陸網友直呼他土房哥,島內理性聲音也覺得他丟人現眼。這人到底啥來頭,怎么就成了綠媒眼里的神兵天將?
從軍營走出來的爭議人物
1968年1月2日于北辰出生在臺北市,祖籍山東省,早年投身軍旅,進入陸軍軍官學校接受訓練,畢業后在裝甲部隊服役,一路升到少將級別。2013年左右,他當上陸軍裝甲542旅旅長,那時候在軍中算得上年輕有為,負責指揮坦克部隊演習和日常管理。
兩年后,2015年他47歲就退役,主要因為健康問題,心跳每分鐘只有39次,醫生認定不適合繼續高強度軍務。他退役時軍銜是少將,離開軍營后沒閑著,先加入國民黨黃復興黨部,靠老戰友幫忙謀了個職位。
在那里,他多次接受大陸媒體采訪,公開說自己是中國人,住在臺灣省,還支持兩岸統一。這種立場在國民黨內部沒得到太多支持,他覺得沒意思,就在2016年退出國民黨,轉而接近民進黨陣營。
民進黨也沒給他啥重要角色,他就干脆單干,跑去民視、三立這些綠媒當特約軍事評論員。從2017年開始,他頻繁上節目,分析兩岸軍事對比,漸漸成了常客。他的轉變挺明顯,早年還講統一,現在專挑大陸軍隊的所謂弱點說事,迎合綠營觀眾口味。
舉例來說,2018年他就說過大陸許多地方房子低矮,坦克開不過去,這種話一出,大陸網友給他起了土房哥的外號。他在節目上總愛用軍事背景包裝觀點,但常常出錯。
比如2022年8月談導彈攔截,他說臺灣天弓導彈一枚成功率70%,三枚加起來就是210%,島內學者直接吐槽他的數學水平不如小學生。于北辰沒在意,繼續在媒體上活躍,綠媒報道時還把他捧成軍事天才,說他的分析讓臺灣人看到希望。
他的言論不光在軍事上,還涉及政治。2023年他當選桃園市議員,屬于無黨籍,但立場偏綠,常常在議會質詢國防議題。島內藍營批評他忽略事實,散布不實言論,加劇兩岸對立情緒。
于北辰自己倒不覺得,總是強調自己反共愛臺灣。話說回來,他這種從軍轉媒的路子,在臺灣不算稀奇,但他的爭議點在于那些違背常識的評論,讓人懷疑他到底懂不懂軍事。
退役后他沒再回軍營,但影響力通過媒體放大,綠營部分民眾還真信他的話,覺得大陸軍隊不堪一擊。藍營人士數次提醒他別亂講,臺軍內部也尷尬,但他照樣上節目,收視率還不錯。
言論風暴下的綠媒寵兒
于北辰的節目生涯高潮在2022年后,那時候兩岸軍演頻繁,他抓住機會大放厥詞。2022年佩洛西訪臺后,大陸軍演,他說解放軍登陸會迷路,因為不能用谷歌地圖。
這種話一出口,島內媒體炸鍋,綠媒直呼他點出大陸弱點,臺灣人有救了。他還說過跟解放軍將領單挑自己肯定贏,大陸軍演都是假的,因為他沒親眼見過。
這些觀點在綠媒節目中反復播放,觀眾看得熱血沸騰,覺得臺灣防衛無憂。2023年他繼續發力,說大陸民眾住土房子,城鎮低矮,坦克到臺灣開不動。綠媒報道時標題寫得像小說,稱他如神兵天將降臨,解救臺灣人民。
島內反應兩極,綠營支持者愛聽這些,覺得提振士氣,但理性聲音覺得他胡說八道。2024年5月15日,國臺辦點名他和黃世聰、李正皓、王義川、劉寶杰五個名嘴,批評他們編造不實言論,誤導民眾,宣布懲戒他們及家屬。
于北辰回應說這是他反共生涯的榮譽勛章,綠媒又大肆報道,稱他不畏強權。懲戒后,他失去大陸曝光機會,但島內知名度反而漲了。
2024年6月,陸軍軍官學校百年校慶,他說沒收到邀請,國防部間接提醒他別胡說。他沒停下,6月25日二審敗訴,要賠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20萬新臺幣,因為先前節目中罵張是臺奸敗類。張延廷告他,他上訴失敗,但照樣上節目。
進入2025年,他的言論沒收斂。1月有節目顯示,他奇葩言論讓哲學教授氣到拍桌,批評他丟軍魂。6月20日,他稱兩岸若戰,臺灣能撐一個月,大陸內部就會變天,中國人民會質疑怎么還沒打贏。郭正亮直接怒嗆他丟臉,說這種話忽略現實。
7月漢光演習,他說解放軍過不了安檢,只能開車遵守紅綠燈,還建議把軍艦打癱當路障。臺軍司令部多次提醒他別亂講,藍營批評他散布不實,影響綠營民眾,加深對抗。
綠媒還是捧他,說他的戰術創新給臺灣帶來信心。大陸網友看熱鬧,島內網友懷疑臺灣將領水平就這?他的言論像滾雪球,爭議越大,曝光越多,綠媒樂此不疲。
懲戒之后的持續波瀾
懲戒事件后,于北辰沒消停,2024年下半年他繼續在節目上點評軍演。2024年10月大陸軍演,他說大陸艦艇弱,臺灣能輕松應對。綠媒報道時又用類似標題,稱臺灣人有救了。但島內批評聲浪更大,學者說他數學體育老師教的,軍人說他違背常識。
2025年年初,他參與討論六代機,說中國六代機不行,臺灣防空無憂。和TikTok上,他的言論被剪成段子,2025年經典段子系列第九集啥的,網友當成相聲看。3月他評論菲律賓南海問題,說美國會幫臺灣,忽略實際地緣復雜。
5月懲戒一周年,他上節目回顧,說這是光榮制裁。6月他又惹事,稱中國打來臺灣撐一個月,引來郭正亮嗆聲。7月漢光演習,他的路障戰術讓臺軍尷尬,國防部不點名批評。藍營人士說他的話撕裂社會,綠營部分民眾信以為真,覺得大陸不值一提。
于北辰沒改風格,繼續上民視三立,議員身份讓他有平臺。2025年7月最新言論,在節目上說全中國人都需要他解救,強調自由民主人權。綠媒直呼他反共英雄,但大陸網友嘲諷他妄言。
他的現象反映臺灣政治娛樂化,名嘴利用民眾對大陸陌生捏造觀點。王世堅跳海承諾也吸流量,與北辰類似。兩岸交流少,他的言論有市場,但長遠看,加劇偏見。
臺灣如果這類反智言論泛濫,社會分裂更深。大陸放任不管,兩岸統一受阻。賴清德堅持分裂,只會給臺灣百姓添禍。回歸統一才是負責選擇。
于北辰從支持統一到反共轉向,根子在臺灣政治民粹。早年國民黨沒重視他,他跳槽綠營,言論迎合觀眾。2024懲戒后,他知名度上樓,但負面影響大,失去代言。
2025年他的段子在流傳,網友當成笑話。臺灣媒體分藍綠,綠媒捧他,藍媒批評。館長陳之漢在國民黨黨部喊臺灣兩分鐘投降,于北辰怒斥國民黨親共。藍營內部沒人批判,顯示分裂。
他的言論影響綠營民眾,加劇對抗。部分人信大陸軍隊會迷路,忽略事實。臺軍內部提醒他別講,學者說他不如小學生。于北辰現象是臺灣民粹縮影,非個例。
交流溝通是解法,讓臺灣人了解大陸,用事實破信息繭房。臺獨分子認清現狀,堅持分裂害百姓。統一謀福祉,才是正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