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本部,一直是島內優質生源競爭的光明頂!
廈門中考首次執行70%定向生政策之后,家長們發現,對一些優質校而言,光明頂不是長高了,而是削尖了,滑溜溜的。因為你成績再好,武功再高,都有可能被“發配島外”。
從一定程度上而言,“一雙外”本部定向生在各校切線的結果,可以看出一所學校“培優”的能力,湖里區的信成火炬、南山實驗、梧桐實驗、龍湫亭實驗、金林灣實驗、湖里中學、蔡塘學校……表現都不俗。(定向生名額是按各學校的辦學規模大小配置的)
“分差很小,競爭太大了”,一位家長的孩子考試成績在2000名開外,定向進了廈門外國語學校。不過,在他看來,位于島外的廈門外國語學校也是蓬萊仙島,孩子能進去,也是位列仙班。
只是島內的家長和孩子,大多數有一股莫名的“一雙”本部情結。在他們看來,沒有進“一雙”本部,就相當于戰略和戰術上的失敗。
大家都該曉得,70%的定向生政策是為了廈門整體教育的優質均衡,而不是服務于某一個學校。
定向生多了,進“一雙”本部的正取線也上升,比如今年“一雙”都是745分,比去年高了幾分。
這對一個好學生扎堆的優質校而言,因學生之間競爭的“分差”過小,定向生資格競爭更為激烈。
對辦學成績長期非常一般的學校而言,在745分正取線面前,即使降低25分,可能還是完成不了“一雙”本部給的定向生指標。完成不了的指標,會進入全市的統籌,分配給其他優生。
那,受益者有誰?是“一雙”本部之外的廈外、一海、雙翔、外集等。
被“一雙”本部分流出去的島內優質生當中,有不少被廈外直接截胡,也有直入或定向進入一海、雙翔、外集。
當然,有好生源,廈外、一海、雙翔、外集就可以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等著瞧吧,三年后,這些學校會出現更多的優秀學子。
不過,70%定向生政策落實之后,處于第二梯隊的廈門六中、科技中學、廈門二中、同安一中、集美中學等各路諸侯,競爭模式和往年差別不大。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70%定向生政策帶來最直接的結果,可能就是在淡化“學區房”概念了,曾經高高在上的“老破小”,是真的在掉價了(見下圖)。
學區房已經在打折了
今年一個可喜的現象是,因普高招生增加,島內生的普高切線是615分,是歷史最低。相比之前的“640分”無書讀的尬象,已經漂亮舒服多了。這是對島內中段偏下的學生最為友好的表示。
補下馬鑾灣實驗學校的中考情況
4人進入全市前500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