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相聲的人那包袱都是張嘴就來,從來不會讓任何一句話掉在地上,能說會道也讓他們在為人處世上更占優勢。
要說這個圈子里最會來事兒的,那還得是石富寬,他這一輩子感覺就沒跟誰生過氣,不管臺上臺下都是一副笑呵呵的樣子。
再看郭德綱,跟他完全兩個極端,什么同行互撕,還有師徒反目這些事兒多的數都數不過來,這倆人的反差不是一般的大。
兩頭通吃
他出生在老北京,那時候還不會說話,就跟著家里人一起從收音機里聽曲藝節目,五年級的時候就對快板相聲一類的感興趣。
當時他的老師李作霖就覺得這孩子特別有天賦,就開始輔導他學習相聲,有了老師的教導他在這方面是突飛猛進。
在12歲的時候就考入了中央電視臺的少年演出隊,在那里跟著老師郭全寶、郝愛民繼續學習相聲。
16歲那年考入了中國鐵路文工團,那地方可不好考,光有本事還不行,還得能說會道,他正好這倆全占了。
在那里他還結識了老搭檔侯耀文,兩人組合起來一起說相聲,相聲這東西畢竟是傳統藝術,講究的就是一個師承。
所以在說了幾年相聲后,他就拜師高鳳山,這可是相聲界的泰斗,高派快板的創始人,跟著師父他更加認真的學習,相聲也說的越來越好。
要說他最讓人佩服的,那還得是在相聲上的兩頭通吃,這門藝術一直分位兩派,一邊是傳統相聲,
這類更講究技巧跟一些包袱上的使用,還有一邊是比較新穎類的相聲,這類就比較搞笑一些,既帶著些教育意義,又帶這些耍寶跟調侃。
按理說這兩類應該應該是互相看不上的,但他卻能在這中間來回自如,第二種相聲如果不太懂這種形式的話,
舉個例子現在的德云社就是這種方式,說句通俗又不好聽的他們這種形式就是“野路子”,講的東西里透露著“三俗”。
不過這種相聲形式更加吸引一些年輕人,因為整體比較有趣,提起了德云社就不得不提一下郭德綱。
兩人的反差
他跟石富寬還真不一樣,從小的學藝路就沒有這么順利了,光是師父就換了好幾個,跟一些同行的恩怨那都數不清,
跟徒弟也反目,當時跟曹云金那群人鬧得是沸沸揚揚,就沒有不知道的,現在帶領德云社也有不少人表示看不慣他們這群人。
不過這倆人還真有個共同的優點,那就是在收徒上,石富寬最有名的徒弟就是于謙,這人大家也都熟悉,
跟郭德綱搭檔二十多年了,倆人就是德云社的門面擔當,除了他,岳云鵬的搭檔孫越也是他的徒弟,
跟岳云鵬兩人現在也很紅,一起上了不少次春晚,還有一個是侯震,大家對他可能不太熟悉,他也是德云社的相聲演員,是侯耀文的侄子。
這三徒弟他都扔在了德云社“放養”,在他這里只要臺上好好說相聲,臺下愛干嘛干嘛,如今除了侯震名氣能稍微小點,
于謙跟孫越那個不是家喻戶曉,郭德綱收徒也是,現在的徒弟們各個發展的都很好,像岳云鵬、孟鶴堂、燒餅這些人,
都是相聲影視全面開花,兒子郭麒麟更是了不得,雖然是“星二代”,但一直特別低調謙虛,在公共場合更是把高情商展現的淋漓盡致。
徒弟們說相聲的時候也會拿他來砸掛,也能看出來他們師徒之間的關系特別好,相聲的本意就是傳遞快樂,只要他們給大家帶來快樂就行了。
老爺子現在年紀大了,也不怎么在公共場合露面了,最近也沒什么消息傳出來,他的好徒弟孫越最近又分享了喜悅。
相聲專場
先是在7月20號那天,他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組照片,是他跟岳云鵬在沈陽專場的一些自拍照片。
兩人在臺上穿著刺繡的大褂,逗得臺下的觀眾們哈哈大笑,還有網友分享了去看他們說相聲的視頻。
是岳云鵬在臺上演唱《最親的人》,當時在春晚上的時候大家就很喜歡這首歌,特別熱鬧喜慶,
岳云鵬在前面唱,他就在后面拍桌子打著節拍,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小岳岳一直有個硬傷就是唱歌進不去拍子,
過一陣不是還要開演唱會嘛,到時候進不去拍子這可咋整,不過就小岳岳這應變能力,到時候肯定沒問題。
除了他倆還有很多師兄弟們參演了這次專場演出,希望他們每個城市多跑跑,把相聲帶到大家身邊。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