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孫淑玉 實習生 安晴 通訊員 吳明順 張晴
當前已進入大暑節氣,由于正值暑假和旅游旺季,許多外地游客來煙旅游避暑,不少市民選擇下海戲水納涼,但因為不了解水情而導致溺水事件較前期上升。據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統計,7月11日至25日兩周時間,該中心已接溺水相關報警事件20起。
7月15日16時許,海陽鳳城的李先生在海邊游泳時不慎溺水被人救起,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聞訊后立即調派急救車火速趕往現場,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給予吸氧、輸液等治療,之后將其迅速送往醫院進一步治療。
同天傍晚,招遠市一水庫發生一名11歲女童失足落水,被及時救上岸后訴腹部及胸部不適,家屬急呼120入院,醫護人員到達現場后給予吸氧、輸液等治療,后送往醫院繼續治療,由于搶救及時,患兒已脫離生命危險。
7月24日19時許,龍口某海水浴場一名游客在海中游泳時出現身體不適,隨后出現呼之不應、無呼吸,路人立即進行胸外按壓并撥打120。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立即調派附近急救車前往,到達現場后進行胸外按壓、心電監護、靜推腎上腺素等治療。隨后送往醫院搶救。
煙臺市120急救專家指出,溺水又稱淹溺,是由于人體淹沒于水中,呼吸道被水堵塞或喉痙攣引起的窒息性疾病,常發生于河流、水庫、海洋或游泳池,由于溺水危害性大,應以預防為主,未成年人不得在沒有成人監護的前提下私自下水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更不要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
煙臺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提醒市民,一旦發生溺水事故,救助者應該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早將溺水者搭救上岸,盡早撥打120急救電話。一旦搭救上岸,應第一時間檢查患者有無意識、氣道是否通暢、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溺水者沒有意識和呼吸,需立即清除其口腔和鼻內的雜物,用仰頭提頦法開放氣道并給予2~5次人工通氣,而后立即開始胸外按壓,并按照30:2(30次胸外按壓和2次人工呼吸為1個循環)的比例進行急救,直至120醫務人員到達,需要提醒的是,對溺水者無需進行“控水”。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