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于7月23日(周三)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時令節氣與健康(大暑)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提問:洪澇災害過后,居民返家正常生活時需要注意什么?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 段蕾蕾:
在洪澇災害之后,返家的時候,我們首先要檢查房屋結構的毀損情況,評估房屋結構的穩定性,確認安全后才能進入。進入后要去檢查電路是否有短路、煤氣是否有泄漏、水管是否有漏水的情況,避免出現觸電、中毒、爆炸這樣的情況。
二是房屋要首先做好清除積水和淤泥,全面消毒之后才能夠回遷入住。墻面、物體表面和地面可以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噴灑消毒或者擦拭消毒,日常用品可以通過煮沸或者曝曬來消毒,房屋要全面徹底的通風、干燥,確保房屋空氣清新之后才適合回遷入住。
三是要注意飲用水安全,這個很重要。首選是瓶裝水和桶裝水,如果沒有瓶裝水和桶裝水,就要選擇屬地提供的安全飲用水。自供水的水井要做到抽干、清淘、沖洗、再消毒再抽干然后才能使用。自來水首次使用前要放空滯留在管道里的水,直到無色無味。還要切記的就是水一定要煮沸之后再飲用。
四是要注意防蚊、防蠅、防鼠。蚊子可傳播多種傳染病,滅蚊驅蚊防叮咬是非常關鍵的,有蟲媒傳染病的地方需要通過愛國衛生運動和個人防護來阻斷傳播,防鼠可以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殺鼠劑來滅鼠,但是我們要高度關注的是這些毒餌要放置在兒童不易觸碰到的地方,而且要設置非常明顯的醒目的標志,防止誤食毒餌。
近期,我國南方個別城市發生基孔肯雅熱輸入疫情并引發本地傳播。基孔肯雅熱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沒有人傳人跡象。臨床表現為發熱、關節痛等。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開展滅蚊行動,降低密度。建議公眾做好個人防護。白天在外出時候建議穿著淺色的長袖衣褲,如果有裸露的皮膚要涂抹含避蚊胺和避蚊酯的驅蚊產品來驅蚊,避免在樹蔭和草叢等蚊蟲密集的地方長時間停留。家中要安裝紗門和紗窗,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使用蚊帳,必要的時候要配合電蚊拍和蚊香液滅蚊。個人如果出現高熱、關節劇痛、皮疹的情況,尤其是有蚊蟲叮咬史或者疫區旅居史者,要立即就醫治療。
五是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可食用。因為這些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可能被病原體或者有毒化學物質所污染,可能引發中毒或者其他的健康問題。
六是要注意健康監測和心理調適。如果出現發熱、腹瀉、皮疹的情況要及時就醫,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飲食規律。如果出現焦慮、失眠這樣的情況,通過自身的調節沒法緩解的,要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疏導。
提問:暑期是旅游旺季,很多人喜歡到海邊、河邊游玩。對于兒童和青少年,應該如何預防溺水?一旦發現有人溺水,岸上人員應該怎樣施救?
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 段蕾蕾:
家長的責任非常重要。家長要帶著孩子去有資質的、有救生員的、可游泳的區域去游泳或玩水。
如果去泳池游泳的話,首先要熟悉深水區和淺水區的分別,在下水游泳之前一定要做充分的身體活動熱身,要避免在空腹、過飽或者劇烈運動之后去游泳。如果是去海濱浴場游泳或者玩水的話,一定要注意天氣、水溫和潮汐的情況。在漲退潮、天氣和水溫不適宜的時候不要去游泳和玩水。同時還要關注浴場或者區域的安全設施和救生員的位置,要遵守游泳區域或者浴場的安全管理規定。另外在乘船或者參加漂流等水上娛樂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按要求全程正確地穿戴救生衣。遇到局地有臨時極端天氣變化的時候,應立即脫離危險的環境,不要存在僥幸的心理。
第二方面,一定要告誡和教育孩子,不要獨自或者擅自和其他人結伴去游泳,任何地方都不可以;不要去沒有保護措施和沒有救生員的地方游泳。例如溝渠、池塘、湖泊、水庫、江河這樣的地方,有很多我們可能不能預見到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水體當中可能會有巖石、水草、暗流這樣的情況。另外,水深不容易判斷,有可能水底還會有一些深坑、水溫可能很低,這樣都會加大溺水的風險。
第三方面,家長還要掌握救援和心肺復蘇的技能。我們常說的安全施救的方式包括三個重要的要素,這三個是什么呢?叫、伸、拋這三個字。“叫”是一旦有人溺水,要大聲呼救,呼救周圍的人員,另外要撥打120急救電話請求支援。“伸”就是在確保自身安全下,要使用水邊的長的木桿或者竹竿這樣的物品,把它伸向溺水者來施救。“拋”就是采用岸邊隨手可及的救生圈、塑料泡沫、密封的塑料桶,拋擲向溺水者。在這里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多人手拉手去施救,也不推薦非專業的營救人員下水施救。特別要告訴孩子的是,在發現有溺水人員的時候,首先要保護自己的安全,不可盲目地下水施救,應以呼救為主。
同時,一些常見的誤區也需要提醒家長們注意:一是兒童發生溺水時候,不一定會拍打水面大聲呼喊,溺水往往是快速的和安靜的、無聲的。有的溺水者可能會出現兩眼無神、無法聚焦;有的可能是他試圖往某個方向游動,但是其實并沒有前進;還有的可能出現像攀爬梯子這樣的動作。往往周圍的人可能會誤認為他們在練習憋氣、練習游泳或者在玩水,而忽略了可能正在發生溺水的過程。所以一定要強調,在水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對孩子持續的、有效的看護,一定要牢記,任何措施都不能代替有效的看護。
另外一個誤區,就是常見的吹氣的塑料玩具和游泳圈,它們只是提供給孩子保證他們暫時浮在水面的水上玩具,而不是專業的漂浮設施,它們可能會出現滑脫、漏氣等情況發生危險。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為了確保安全,建議孩子游泳和玩水的時候,要使用專業的漂浮設施。/健康科普
來源:健康中國
編輯:楊紫萱、張林林
1.
2.
3.
快點“一鍵三連”,
一起健康生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