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為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2025年7月,一則消息震動全球能源界。中國正式啟動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總投資1.2萬億元,相當于三峽工程2500億投資的4.8倍。
這座規劃裝機容量6000萬千瓦的超級水電站,將超越三峽成為世界水電新標桿。
消息一出,資本聞風而動。A股水泥建材板塊應聲暴漲8.69%,工程機械板塊飆升7.48%。投資者的熱情背后,是對中國水電盈利模式的信心,“前期砸錢建設,后期印鈔回本”。
此刻,距離三峽大壩全面運行已過去20年。當人們為新工程的天文數字咋舌時,一個根本問題浮出水面:那座耗資2500億的“國家名片”,回本了嗎?
發電機器:清潔能源的“印鈔機”
翻開三峽大壩的經濟賬,發電是最直接的收入項。這座全球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32臺巨型水輪機組構成了一座2250萬千瓦的能量巨獸。
數從2003年首臺機組發電至2025年上半年,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突破1.6萬億千瓦時。按0.25元/度的平均上網電價計算,電費收入已達4000億元。
僅憑發電一項,三峽就已覆蓋2500億初始投資,還多出1500億凈盈利。2020年,三峽更以1118億千瓦時的年發電量刷新世界紀錄。
清潔能源的價值遠超賬面數字。每年三峽電站相當于減少燃煤消耗3億噸,避免二氧化碳排放8億噸。這些環保貢獻若折算成碳交易收益,又是一筆隱藏財富。
而水電成本的大頭主要是前期建設,一旦工程落地,那就是一本萬利的印鈔機,長江電力常年保持50%以上的毛利率,正是這種模式的生動注腳。
不過投資這么多,只是發電夠回本嗎?實際上有“隱形收益”。
若說發電是看得見的收入,防洪則是三峽最珍貴的“隱形收益”。1998年長江洪水的慘痛記憶猶新,1500億元經濟損失,數千萬人流離失所。
三峽大壩建成后,長江荊江河段防洪能力從“十年一遇”躍升為“百年一遇”。其221.5億立方米的防洪庫容。
2020年夏天,三峽大壩攔截270億立方米洪水,避免武漢、南京等城市1500億元損失。
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三峽工程累計減少洪災直接經濟損失約1000億元,守護著1500萬人口和150萬公頃農田的生命線。
而這些“沒有發生”的災難背后,是一筆筆躲過的重大經濟損失和生命風險。水利專家指出,比起建壩前,洪災頻率降了,經濟穩定多了,尤其是沿江省份GDP間接拉高好幾倍。
另外三峽大壩建成前,長江航運如同被扼住的咽喉。從重慶到上海,小船顛簸、大船擱淺,貨物需翻壩轉運,每噸運費高達120元。
如今萬噸級船隊可直達上游,長江變身“水上高鐵”。2023年貨運量達1.72億噸,運費降至每噸40元以下。僅物流成本一項,每年為沿江企業節省240億元。
二十年間,三峽船閘放行船舶超百萬艘次,運送貨物21億噸。激活的長江經濟帶貢獻全國四成以上GDP,形成一條年產值數千億元的產業走廊。
可以直白地說,三峽不是死水,而是帶動區域從交通閉塞走向產業繁榮的流動資本。它用運費下降刺激貿易,用航道升級吸引投資,重塑了整個流域的經濟地理。
不過這三峽的輝煌背后,也有沉重的代價。
三峽大壩的“付出”
工程建設時,113萬移民離開故土,安置費用高達700億元。庫區新建的村落、重建的產業,記錄著人類水利史上最浩大的遷徙工程。
運行維護更是持續性投入。每年20億元的設備檢修、安全監測費用只是基礎,生態修復才是無底洞,投放數十億尾魚苗恢復種群,投入幾十億治理水質,固定岸坡防止塌方。
且針對生態的爭議從未停止。水位漲落導致岸邊塌方,魚類洄游通道受阻,局部氣候改變。
但監測數據顯示,長江干流水質穩定在Ⅱ類,庫區森林覆蓋率超50%,水土保持能力不降反升。
但相關部門一直在通過科技和管理在緩解。三峽每年實施“生態調度”,模擬自然洪峰刺激魚類產卵,四大家魚種群正在恢復。
而站在壇子嶺觀景臺俯瞰大壩,混凝土墻體在江面上劃出雄渾的弧線。二十年來,它累計創造4000億發電產值,避免1000億洪災損失,降低240億/年物流成本。
但真正的價值遠超出數字。
2025年夏天,三峽大壩再次頂住洪峰考驗。而在雪域高原,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正式動工。這張1.2萬億的新“國家名片”,正沿著三峽開拓的道路,繼續書寫中華民族治水興邦的傳奇。
長江依舊東流當人們爭論“回本”時,三峽早已跳出財務框架。
它既是國家安全基座,因防洪能力讓長江中下游敢建城市、敢投萬億產業。同樣是技術霸權象征,112項世界之最孵化出中國水電全球市占率67%的產業帝國。
此外還是生態轉型樣本,清潔電力替代5.5億噸煤,為碳中和目標扛鼎。所以三峽的終極價值,一如它221億立方米的庫容,托舉了整個大壩發展的上限。
參考資料: 晚潮|湖北記憶之長江三峽大壩——錢江晚報 三峽工程防洪功能顯著 近1個月攔蓄洪水超90億立方米——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