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開幕,谷歌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與香港科技大學校董會主席沈向洋的對談中表示,中國AI過去兩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中美應該開展合作。
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施密特表示,世界在過去兩年間見證了DeepSeek、Kimi、Minimax、百度和字節跳動等中國企業開發出的強大AI模型,這些技術在世界上都達到了領先水平,“我要祝賀中國的同行和企業取得的成就”。
對于目前AI的發展現狀,施密特指出,中美之間存在一個顯著區別:在中國,主要的領先模型都是開源的;而在美國,領先模型都是閉源的,不開放權重。
他認為,中美應該開展合作,共同維護世界穩定,確保人類能夠掌控這些AI工具。“中國通過改革開放實現了現代化發展,今天取得了巨大成功。以上海為例,產品質量和機器人技術都令人矚目”。
施密特表示,自己始終是個樂觀主義者,相信中美可以逐步建立信任,歷史上做到過,現在也能再次實現。
他也指出,當前各企業都在制定戰略規劃,OpenAI、Gemini取得了成果,DeepSeek等也表現優異,未來兩年我們將看到大量智能體(Agent)的出現,這些智能體將深刻影響企業和政府的工作流程,前景令人振奮。
施密特認為,如果發展順利,接下來將實現更深度的推理和更先進的算法。雖然目前尚不清楚技術發展的紅線在哪里,但重要的是,中國、美國和其他國家需要達成共識,在某些關鍵節點展開對話。例如當AI自主決定獲取武器、自我復制或未經許可學習時,不應該只是簡單地叫停,而是要通過對話來引導進程,避免失控。
施密特最后表示對未來五年充滿期待,“我們將見證社會發生積極變革,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將會變得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