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來到越南最南端的昆島(Con Dao),登上國產支線客機C909,也就是網友們愛稱的“阿嬌”:ARJ-21。
越南昆島C909登機前。
昆島上兩架C909同場。中國商飛
今春,兩架C909飛機開通“河內=昆島=胡志明”航線,每日往返8班。這是“阿嬌”出海,投入外資航企的最大運營規模航線。
迎候C909降落進場。董汀 攝
C909(左)與ATR72“同框”。徐武 攝
2025年是中越兩國建交75周年暨“中越人文交流年”。記者和上海交通大學全球挑戰計劃“空中絲路”項目,一起探訪中越航空合作與綠色發展。同時,這次也對比體驗了昆島上的競爭機型——法意兩國合作的ATR-72螺旋槳飛機。
搭乘越南航空的ATR航班飛往昆島。徐瑞哲 攝
此前,沒有這條空中交通線時,從胡志明市啟程,只能坐船上島,要6小時左右。如今,只要飛不到1小時。中國商飛專項團隊告訴記者,C909在越南執飛航班以來,百日無休、天天滿勤,絕對平穩運行。
越捷航空航線圖。
看看“阿嬌”有啥好?
優勢一,就是“全套服務”完整解決。C909是以國際通行的“濕租”方式,租賃給越南兩大航空公司之一,我方不僅提供飛機,還提供機組人員、安全管理、維修保障、運行控制等方面的支持。飛機上不僅總有中國空姐,還有中文安全手冊等。這次,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學院牽頭,中越青年一起暑期社會實踐,走訪昆島縣文旅部門、酒店行業、居民游客,發現C909收獲當地良好反響。
走訪昆島縣文旅部門、酒店行業等。
優勢二,就是大。C909通常90座,每一橫排按“左二右三”布置,而空客A320這樣的主流單通道客機是“左三右三”,其實C909也就少了一條縱列的座位,并不顯得局促。與同航線ATR機型“左二右二”的座艙布局相比,C909可以多坐20個人。
昆島區位示意圖。
優勢三,就是噪音小。C909的發動機是“尾吊”,也就是吊在尾翼部分,相對來說離客艙更遠。記者特意去客艙最后兩排體驗了一下,從舷窗就能看見它的渦輪發動機……其實,即使這么近,這動靜也能讓人接受。記者去程時坐在螺旋槳飛機ATR的第二排,也聽了一下它的聲音,兩者沒有多少差異。
飛機舷窗外的昆島。徐瑞哲 攝
優勢四,就是適應性。C909對機場跑道的長度要求在1600到1900米,像昆島這樣的海島小機場也可以滿足起降條件。同時,它的發動機比常規的翼吊發動機位置更高,對于東南亞雨季可能發生的極端天氣,受到地面的雨水風塵等影響就相對較小。
中越高校師生討論航空專業。徐瑞哲 攝
此行,上海交大空天學院副院長徐武等專家還調研了擁有飛行員專業的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越南分校,以及上海機場最大航空貨代企業的越南分支機構AllLink。他們還將進一步采集C909運行數據,通過建模和訓練,用于新航線適應性開發。
中越青年學子在胡志明市交流。徐瑞哲 攝
中國商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印尼、老撾、越南3家海外航空公司已累計使用C909開通15條航線,運送旅客超25萬人次。國產民機“阿嬌”的機隊規模今年就有望超過200架,其出海之路,尤其在“一帶一路”上,將越飛越好。
上海交大航院在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越南分校交流。徐瑞哲 攝
原標題:《獨家視頻|記者親測C909出海競爭:“阿嬌”在外資航企運營規模最大的航線》
題圖來源:徐瑞哲 攝 圖片來源:除署名外,資料照片
題圖說明:C909飛離越南昆島。 視頻來源:徐瑞哲 采制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徐瑞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