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特例的貓”,關注公眾號,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談及中越關系,“對越自衛反擊戰 ” 是個繞不過的話題,昔日的“同志加兄弟 ” ,沒幾年就搞到兵戎相見。
對比強烈的前后反差,讓越南“背刺”這個話題,一直在網上經久不衰。
許多人非常納悶:中國在自己還困難的時候,掏心掏肺無償援助越南,為何把越南養成了“白眼狼”?
這是一場復雜的地緣政治博弈,涉及歷史積怨、大國角力、意識形態分歧以及越南自身的戰略誤判。
絕不是輕飄飄的一句“忘恩負義”、“升米恩,斗米仇”能解釋清楚的。
回溯歷史友誼,中越兩國在抗法、抗美戰爭中曾緊密合作。
中國在自身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仍向越南提供了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包括顧問團、武器、糧食和基礎設施建設支持。
但隨著胡志明的去世,特別是黎筍集團的上臺,越南的對華政策,出現根本性調整。
黎筍為何強烈反華?他的長子黎堅成在回憶中,提到兩個關鍵事件。
第一,是1954年簽署《日內瓦協定》
根據這個協定,越南放棄統一,實行南北分治。
越南北方由越南勞動黨掌控,南方由反共的越南共和國進行管理,一直到1956年開展全國選舉。
可在簽署協議之前,越共剛剛完成奠邊府大捷,法國勢力退出越南已是定局,越共自然想一鼓作氣,實現國家統一。
但越南背后的兩個大哥都不同意:當時冷戰已經開啟,法國撤退后北越進攻南越,很容易引起美國下場介入。
為了不刺激美帝國主義,中蘇都不想介入越南統一,越南對此憤憤不平,雙方鬧得很不愉快。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方負責外交的主要領導人,專門把胡志明和武元甲叫來,召開了柳州會議。
法國撤出越南后,如果你們還要打仗,美國就可能介入。 如果美國出兵,我們不可能再來一次抗美援越,新中國要把精力放在經濟建設上。 你們有沒有把握,讓美國不介入?
胡志明和武元甲都回答“無把握”,于是《日內瓦協定》順利簽署,這也讓黎筍集團耿耿于懷。
他認為中國沒有支持越南統一,反而接受“南北分立”的國際調停。
套用中國歷史,就是三大戰役后,莫斯科希望中國“劃江而治”,解放軍不過長江,也遭到我們的反對與記恨。
但解放軍不聽勸阻過長江,即便惹出麻煩,解放軍會自己扛下來,所以不理會莫斯科;
而黎筍則是希望,中國冒著和美國再打一次的風險,無條件支持越南。
說難聽點,就像現在某些“小仙女”,希望男方做冤大頭:
中國出錢、出物資、出裝備給越南,如果越南惹了麻煩,全部由中國擺平,同時不許中國干涉越南任何決策。
你只有給我錢、替我擺平麻煩的義務,不享受任何做大哥的權力,這樣我就愿意叫你一聲“大哥”。
第二,是1972年的尼克松訪華。
美國總統尼克松的訪問,被視作中美關系邁向正常化的一個標志性舉動,破除了長久以來中美之間的敵對態勢。
但在越南那邊看來,這意味著中國對社會主義陣營的背叛。
越南正跟美國打得頭破血流,中國卻和美國建立起了聯系,這對越南的戰略利益造成嚴重損害。
如果說抗法援越,越南對中國還有些感激行禮,到了抗美援越時,越南并不感激中國。
越南認為美國人打越南,不是為了那點可憐的土地或產出,只是為了遏制共產主義。
既然越南替中國扛了那頓揍,中國幫越南是天經地義,后來與美國和解是忘恩負義。
越南視角:我替你擋了槍,你援助我是應該的,有啥好說的?居然和老美勾勾搭搭?忘恩負義啊!
中國視角:叫你別統一,別把美國人招來,非不聽我的,惹了這么大麻煩,還得老子替你擺平!
兩邊站在自己的視角,都是一肚子委屈,原先的親密關系,出現了極大裂痕。
根據黎筍兒子的說法,這兩件事深深烙印在父親心里,讓他對中國產生了不信任。
1975年越南統一后,黎筍政府實行了一連串反華舉動。
在內政上,從越共黨章里刪除“毛澤東思想”的內容
在外交上,不再和中國保持友好,甚至在公開場合反對中國。
黎筍接收了美國留下的武器,又有蘇聯外交支持,自認為軍事實力“世界第三”。
開始產生霸權主義思想,試圖控制老撾和柬埔寨,推行“印度支那聯邦”計劃。
越南的這一擴張政策,不僅違背了中國維護東南亞穩定的意愿,也直接觸動了中國的戰略紅線。
與此同時,黎筍對在越南的中國華僑,進行大規模的迫害和驅逐。
幾十萬華僑被迫從越南離開,他們的財物被黎筍政府無償沒收。
這樣撕破臉的做法,自然引發了我國強烈的憤怒情緒。
不斷挑釁中國的同時,黎筍政府還在1978年,與蘇越簽訂《友好合作條約》。
蘇聯承諾在越南遭受攻擊,時提供軍事援助。
這個合作條約讓黎筍誤判形勢,認為即便與中國發生沖突,蘇聯也會在北方牽制中國,變得更加有恃無恐!
1979年的中國,已經對黎筍政府忍無可忍。
我國多次對越南進行全方位警告,在黨報和軍報發表重要社論,要求越南懸崖勒馬!
但面對我國的強烈反應,黎筍政府始終無動于衷,最終引發對越自衛反擊戰。
我國只能以軍事手段,遏制越南的擴張勢頭。
越南一直以為,只要利用好中蘇矛盾,通過“背刺”中國,就能以小博大。
不但能向蘇聯要求更多援助,還能借助地區擴張,增強自身影響力。
但歷史事實證明,這種策略最終適得其反,讓越南陷入與中國的十年邊境戰爭,經濟瀕臨崩潰。
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后,越南才被迫調整政策,與中國關系正常化。
從同志到兄弟,到忘恩負義的白眼狼,再到東盟友好國家,這段不斷變幻的歷史,揭示了國際關系中的主題:
沒有永遠的盟友,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