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信仰佛教的國家為了爭奪一座已經被廢棄的印度教古寺而發生大規模戰斗,看上去非常魔幻。
一
就戰爭本身來說,有這么三個特點:
一是突然性。雖然雙方一直都因為領土爭議存在摩擦,但之前最多就是擦槍走火式的摩擦,從來沒有大打出手的跡象,因此此次沖突爆發毫無預兆。
二是強度大。雙方一上來就動用了重型武器,武器裝備相當先進,戰事迅速升級,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三是迅速擴散,今天最新消息是老撾和柬埔寨也發生了激烈的交火,局勢進一步惡化。
這場戰爭雙方都動用了很先進的武器裝備,一下刷新了大家對于東南亞軍事水平的認知。
先是柬埔寨方面,一出手就用BM21“冰雹”火箭炮對泰國邊境城鎮進行猛烈轟炸,隨后動用了中國產52倍口徑155毫米SH-1車載火炮,KS-1C防空系統等先進裝備。
隨后泰國軍隊迅速反擊,派出F16戰斗機進行空中打擊,投擲了激光制導炸彈。泰國方面還動用了以色列的“長釘”導彈,烏克蘭產的“堡壘”T84、美國M60等主戰坦克,斯特賴克裝甲車等,其中T84是烏克蘭從前蘇聯T80主戰坦克的基礎上升級而來,在全球也處于比較先進的水平,比較有競爭力,只不過隨著俄烏戰爭的展開,基本上停止了出口。
雙方動用武器的先進性達到了東南亞前所未有的水平。似乎都需要借機展示實力,意圖通過武力震懾對方,而非單純爭奪古寺。這種軍事對峙不僅加劇了地區緊張,也讓國際社會對東南亞局勢的穩定性產生質疑。
從雙方軍事力量對比來看,泰國在空中優勢和重裝甲方面略占上風,而柬埔寨則在火炮和防空系統上表現突出。整體來看,泰國在裝備和人員上占據絕對優勢,但柬埔寨則經歷過長達幾十年的戰爭,從上個世紀70年代一直打到本世紀初,有著豐富的戰爭經驗和頑強的戰斗意志,也就是說柬埔寨的戰斗經驗和承受傷亡能力更強。雙方的爭奪,一時半會是結束不了。
二
盡管這場戰爭的突然性和規模讓所有人都感到吃驚,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是綜合的文化、經濟、民族等要素的集合。每場戰爭都不是憑空發生的,而是有深刻的根源。這次泰柬戰爭的根源有三個方面。
第一,兩國之間可稱為世仇,有著悠久的對抗史。歷史上,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和柬埔寨的主體民族高棉族之間,曾經發生過長期激烈的戰爭。在中南半島上,柬埔寨和泰國之間的歷史糾葛,其精彩激烈程度,一點也不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遜色。
作為世界著名的吳哥窟遺址的創造者,柬埔寨的高棉王國率先崛起,一度成為中南半島最強盛的國家,疆域包括了今天泰國的東南部和越南的南部。從公元9世紀一直到14世紀,高棉都壓得泰民族抬不起頭來。到了14世紀中葉,泰民族崛起,從素可泰王國開始,不斷往南擴張,經過數百年的戰爭,摧毀了吳哥王朝,龐大的高棉王國被步步逼迫,剩下現在這么一小塊地方。
第二,殖民主義時代埋下禍根。不得不點贊一下泰國,確實堪稱武德充沛。在大殖民時代竟然保住了國家獨立,成為東南亞唯一未被列強殖民的國家,但是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其中之一就是,當法國在1893年入侵暹羅的時候,不僅承認法國對高棉的吞并,也順帶著割讓了一部分土地給法屬殖民地,其中就包括了今天引發戰爭的柏夏威寺地區。等于是將原本屬于泰國的柏夏威地區劃給了柬埔寨。
這個地方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從泰國方面進入柏夏威,是一片坦途,而面對柬埔寨這面,則是懸崖峭壁,可以俯瞰整個柬埔寨的北部邊境,形成戰略上的居高臨下。因此,當柬埔寨獨立之后,泰國就一直對該地區心存不甘。盡管國際法院曾經在1962年將柏夏威寺判歸柬埔寨,但泰國從未真正接受這一裁決。
第三,雙方都需要利用民族主義情緒建立政權合法性。對柬埔寨來說,洪森已經宣布退休,將政權移交給了兒子,需要通過強硬外交鞏固其兒子的統治地位。從整個過程看,似乎洪森有意挑動起雙方沖突。
因為原本他信家族跟洪森家族關系良好,所以他信女兒、泰國總理佩通坦在與洪森的通話中稱洪森為“叔叔”,自稱為“侄女”,并批評泰國第二軍區司令為瘋子。這說明,當時佩通坦企圖通過私人關系來調解雙方沖突。但洪森故意將這段錄音公開,讓泰國軍方抓住了他信家族的把柄,佩通坦也被暫停了泰國總理的職務,他信家族也失去了相當一部分民眾的支持。泰國軍方乘勝追擊,也需要一場戰爭進一步清算他信家族。
雙方都要利用戰爭和民族主義情緒,來達成政治上的好處。因此,這場邊境沖突不僅是領土爭端,更是政治博弈的工具,雙方借機鞏固政權,轉移內部矛盾。只不過,民眾成為政治的犧牲品。
三
值得關注的是,這兩個國家都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友好國家,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支點,但雙方都拒絕了中美兩國進行調解的建議,這就耐人尋味了。
在外部大國中,中國已經成為這兩國最大的投資國,也是雙方最大的貿易國,兩國都有大量的華人華僑生活,可以說是中國海外利益最重要的國家之二。雙方這樣大打出手,對中國的影響是最大的。但雙方都拒絕了中國的調解,顯然有更為深層次的戰略考量。
一方面,如前面所分析,雙方的戰斗具有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現實的國內政治考慮,一時半會難以分出高下,雙方都存心一打。另一方面,雙方既然都挑起了民族主義的情緒,在沒有打出結果的時候就輕易接受外國調解,難以安撫各自國內的情緒。
特別是泰國,是中國傳統的軍售市場,裝備著大量的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包括VT4主戰坦克、S20潛水艇、071E登陸艦等。還每年定期和中國舉行海陸空全軍種都有參與的各層面聯合軍事演習。
但奇怪的是,沖突中似乎并沒有看到中國武器上場,反而更多使用了美西方的裝備,似乎為了刻意避免中國的影響。這也反應出泰國在戰略上試圖平衡中美關系,避免給外界留下過度依賴中國的印象。柬埔寨雖依賴中國投資,資和援助,但也試圖通過展示獨立外交立場,鞏固國內支持。
雙方在拒絕中國調解的同時,實際上也在試探中國的反應,試圖在地區格局中爭取更多自主權。這種復雜的戰略博弈,使得邊境沖突更加難以化解,也給中國的地區影響力帶來了新的考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