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廣西北海海城區了解到,7月22日14時25分,北海市海城區地角街道轄區魚骨沙洲附近海域發生一起摩托艇與快艇相撞事件。14時42分接到報警后,轄區黨委政府及公安、應急、海洋、文旅、衛健等部門趕赴現場,確認碰撞事件致兩人身亡,成立事件調查組,對涉事人員進行詢問筆錄,調取事發周邊海域監控視頻,扣押涉事船艇,調查事件原因。
據初步調查,嚴某(男,四川人)一行到事發海域游玩,期間嚴某與摩托艇主商定乘坐摩托艇。14時25分嚴某在前、摩托艇手吳某云(男,北海人,受雇于艇主)在后,2人同乘摩托艇出海。在距離岸邊約200米的海域,2人駕乘的摩托艇與另一艘快艇相撞,摩托艇上2人落水。事發海域附近船艇立即進行救援,并將2人救回岸邊。經醫務人員現場確認,落水2人已無生命體征。由于事件發生在海上,海況復雜,調查組正在深入開展各項調查工作。
目前,當地已開展遇難者家屬的安撫和相關善后工作,并對海上快艇摩托艇開展綜合整治工作。
早前相關報道
近日,多名網友發帖稱,7月22日,廣西北海地角魚骨沙洲內的攤位篷布被連夜拆除,疑似發生了一起摩托艇事故。
“遇難游客是我的表弟!”25日,上游新聞記者聯系上發帖網友王女士。她告訴記者,表弟一家是四川峨眉山市人,7月22日下午,表弟一家人前往北海魚骨沙洲游玩,表弟是家中獨子,今年才31歲,兒子7歲,女兒還不到2歲。“當遺體被打撈上岸時,已面目全非。7歲兒子目睹父親慘狀,哭喊‘沒有爸爸了,不想來海邊了’。”
北海市融媒體中心曾發文介紹,北海地角魚骨沙洲,是一處由潮汐自然形成的狹長沙洲,因退潮時形似魚骨而得名。沙洲隨潮漲潮落時隱時現,兩側海水涌動如畫卷,被譽為“海上天空之鏡”,是攝影愛好者和自然探索者的天堂。
網友評論
淸風九歌 :唉,每年各個地方海邊總有這樣的意外,這類海上娛樂項目還是安全第一。希望家屬節哀。
Pomyu皓杰戚:太危險了。
momo:我一個北海本地人從來沒玩過摩托艇,游客們還是注意點安全吧。
kec:這項目安全隱患是真的大。
晨晨:這種據說要考證才能開的。
今年1月14日,在泰國普吉島巴東海灘,兩名游客駕駛摩托艇時相撞,造成一名中國游客死亡,另一名中國游客受輕傷。(突發!普吉島海灘中國游客一死一傷)
水上項目存在風險,開展摩托艇駕駛活動時,千萬注意安全防護下面這些事項請注意:
一、有備無患,駕艇要攜帶這些物品
1.救生衣:駕乘人員必須穿戴官方批準,并適用于私人摩托艇的救生衣(PFD)。
2.防護服:駕乘人員必須穿潛水褲,或可提供同等保護的潛水服。普通泳衣不足以防止強勁的水流進入體腔,會造成嚴重內傷。
3.駕乘護具:操作摩托艇時,建議佩戴手套和防護鞋。此外,建議戴護眼設備,防止風、水和陽光對眼睛造成傷害。
4.聲響信號設備:登上摩托艇時建議攜帶口哨,或可用于向其他舟艇發出信號的其他聲響信號設備。
5.視覺求救信號:建議在摩托艇的防水箱中,放置經相關部門許可的煙火裝置。也可使用鏡子作為緊急求救信號。
6.拖繩:摩托艇發生緊急情況無法使用時,可用拖繩將其拖動。
7.頭盔:需要考慮駕乘時是否戴頭盔。若佩戴頭盔,應盡可能使用專為私人摩托艇設計的頭盔。若要參加封閉式賽道比賽,請遵守核準機構對頭盔的要求。
二、遵守規則,共創安全駕乘環境
1.安全駕駛摩托艇規則
2.駕駛摩托艇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來 源:橙柿互動·都市快報
央視新聞、上游新聞、湖北日報
責任編輯:秦小茜
校 對:辛 云
值班主任:費 煜
值班編審:謝 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內容及圖片視頻如涉及侵權等問題
請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