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一場撼動臺灣政壇的“超級罷免大戰”拉開帷幕,島內藍綠白三方勢力展開了前所未有的政治較量。而就在罷免投票展開前夕,超過15萬人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集結,一場波瀾壯闊的政治動員震撼全臺。
與此同時,大陸軍艦、軍機在臺海大規模巡航,也令整個島內局勢更加撲朔迷離。民眾黨重量級人物黃國昌更是直指民進黨與賴清德的“罷免操作”,言辭犀利,直擊要害。整個事件如一場政治風暴,將臺灣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在這個關鍵節點上,人們的目光,不再只是聚焦于政黨的得失,而是開始審視整個臺灣政治生態的未來走向。到底是誰在操弄民意?又是誰在挾持民主?
這一切,又與兩岸關系有著怎樣千絲萬縷的聯系?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穿越這場罷免狂潮的重重迷霧,深入現場,探尋真相。
7月24日晚,臺北凱道的夜空被綠營的燈光點亮,民進黨宣稱聚集了10萬人舉行“選前之夜”誓師大會。但當現場照片流出,實際人數疑似大打折扣——僅有一兩萬人,且其中不少是通過游覽車載來的“動員群眾”。
更耐人尋味的是,民進黨高層賴清德、卓榮泰等人竟然集體缺席。全場沒有一位“大咖”站臺,反倒讓外界更加質疑其士氣是否已然渙散。這樣的低調與貌似刻意的回避,透露出綠營對即將到來的罷免投票,極不自信。
而僅僅過了一天,7月25日,藍營與白營聯手在同一地點——凱道,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罷免誓師大會”。據國民黨方面統計,現場人數突破15萬人,可謂人山人海,氣勢如虹。
馬英九、朱立倫、韓國瑜、蔣萬安、盧秀燕、張善政等藍營重量級人物悉數到場,民眾黨黃國昌、高虹安,以及網絡紅人館長陳之漢也站上臺前,組成了罕見的“藍白聯盟”。他們輪番上陣,直指民進黨此次罷免為“政治獵巫”,批判賴清德“借罷免之名,行分裂之實”。
蔣萬安在發言中情緒激動,稱“民進黨已經罷免罷到瘋了”,毫無人性。他還揭露,賴清德在南部水災期間視察災區時,讓災民“自救”,毫無作為。
賴的大本營臺南重災嚴重,民進黨當局卻遲遲未見行動。連自家“立委”陳亭妃也忍無可忍,公開發難,痛批當局“救災零分”。可以說,這一波“天災”成了“人禍”的放大鏡,也讓賴清德的冷漠與政治操弄暴露無遺。
與此同時,大陸方面也在這個關鍵時刻展開了軍事行動。臺灣防務部門通報稱,7月25日24小時內,共有57架次解放軍軍機、軍艦巡航臺海,其中36架次穿越海峽中線。雖然大陸軍機軍艦巡臺已非首次,但在罷免投票前夕的大規模出現,其象征意義不言而喻。
這種“恰逢其時”的巡航,被島內綠營刻意渲染為“大陸威脅”,意圖營造“抗中保臺”的緊張氛圍,借此刺激綠營支持者的投票熱情。然而這一招早已被民眾識破,反而激起更多人對綠營“炒作恐慌”的反感。島內輿論普遍認為,民眾已不再盲目跟風,更傾向于理性判斷,支持兩岸和平。
7月26日清晨,投票正式開始,全臺天氣晴朗涼爽。這樣的天氣對國民黨極為有利。國民黨的支持者過去對投票積極性不高,尤其天氣不好時更不愿出門。
如今,晴空萬里仿佛也在暗示藍營的“天助自來”。王鴻薇、徐巧芯、蔣萬安、馬英九、高虹安等人紛紛早早前往投票所投下“不同意罷免票”,展現了堅定的立場。
而民進黨方面則早早放出風聲,計劃第一波罷免掉4席藍委,鎖定王鴻薇、葉元之、羅廷瑋、徐巧芯。
如果成功,下一步目標是再罷免2至3席,最終實現“凈增6席”的野心,為賴清德穩固執政基礎鋪路。但這一切,必須建立在“高投票率”的基礎上。綠營的算盤看似精明,卻忽略了民意的真實走向。
特別是在藍營高調出擊后,島內民眾的情緒被再度點燃。馬英九在投票當日特意強調,雖然不能公開討論罷免,但“有信心”三個字,已經傳遞出強烈的信號。蔣萬安更是馬不停蹄,一早陪同王鴻薇投票后,又趕往徐巧芯所在選區繼續站臺。
而黃國昌的表現堪稱“焦點中的焦點”。他不僅參與各地造勢,還在花蓮與傅昆萁共同出席“核三延役”座談會,展現藍白共識。
他公開質問賴清德:“如果今天立法院是民進黨過半,人民還能有機會表達意見嗎?”他怒斥這場“惡罷”是“專制獨裁”的象征,強調民進黨根本不敢讓民眾投票表達真實意愿。這番言論,激起了廣泛的共鳴,也進一步鞏固了藍白陣營的團結。
同一日,柯文哲家族也出現罕見畫面。柯文哲的母親——“柯媽”坐著輪椅亮相投票點,是她自柯父離世以來首次公開露面。
黃國昌、高虹安、柯美蘭陪同在側,場面溫馨又堅毅??聥尦С终邠]手致意,形象親和,令人動容。而柯文哲妻子陳佩琪則淚灑媒體前,表示“物是人非”,炮轟北院不準柯文哲出來投票“形同政治打壓”,情緒激動,誓言要為柯家發聲。這一幕,也為藍白陣營再添溫情與正義的光環。
而這場罷免風暴的背后,是島內政治生態的劇烈動蕩與撕裂。從藍綠各自在凱道的造勢氣勢來看,藍營明顯氣勢如虹。
島內媒體人沈富雄直言:“這場大罷免如一場鬧劇,民進黨早已演到走火入魔。”他表示,若罷免失敗,賴清德將遭遇極大政治反噬。郭正亮也分析指出,藍綠基本盤接近,但藍營因白營助力,北中部投票意愿更高,形勢可能逆轉。
然而在這場政治豪賭中,最令人失望的卻是國民黨元老王金平。他至今未出席任何反罷活動,既未發聲也未站臺,幾乎成了“透明人”。在藍營眾多“大咖”拼命上陣的氛圍中,王金平的沉默顯得格外刺眼,令不少基層支持者倍感寒心。
這場大罷免,不只是政黨之爭,更是臺灣未來方向的抉擇。藍營若敗,立法院控制權將拱手讓人,賴清德將趁勢推進更多“臺獨”法案,加劇兩岸對立,島內也將陷入“綠色恐怖”與民粹政治的深淵。
反之,一旦藍白聯手成功守住席位,不僅將遏制綠營擴張,也可能為兩岸和平打開一道新的窗口。
大陸方面此時的軍事動態,既是對島內局勢的精準把握,也是一種戰略性提醒。臺海不是民進黨可以隨意操作的“政治工具”,更不是其鞏固權力的籌碼。大陸堅定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不會動搖,任何形式的“臺獨”挑釁都將遭到堅決反制。
這一場罷免,不只是臺灣的政治風波,更是兩岸關系走向的一個重要節點。從凱道的15萬人,到臺海的艦機巡航,再到黃國昌、馬英九、蔣萬安、陳佩琪等人的深度參與,整個事件已經超越了“罷免”的范疇,成為一次全民政治覺醒的契機。
正是這場風暴,讓島內民眾開始真正思考,臺灣的未來,究竟應由誰來決定。答案,終將由歷史來書寫。而今天,正是書寫這頁歷史的開始。
信息來源:
深綠法學大咖表態反大罷免!黃國昌:大惡罷嚴重撕裂臺灣社會
2025-07-25 16:59·海峽導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