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臺灣多家媒體7月27日報道,臺“國防部”近日向“立法院”提交“漢光41號演習成果、檢討與后續策進作為”報告指出,臺軍自今年起,調整運用常備部隊遂行各項備戰部署工作,主要做法有:
(1)采取防御性布雷行動,分別于共軍可能登陸海灘近岸海域實際演練完整作業程序,嚇阻敵船團航向,破壞登島部隊作戰重心。
(2)整合運用民間運能及消波塊、廢棄車輛等阻絕資材,編組常備工兵部隊于各交通關鍵節點,實際演練阻絕布置作業,遲滯共軍登島作戰。
(3)指導各級部隊落實訊跡管理及去識別化等戰力防護工作,確按聯合作戰計劃戰術位置實施分散部署。
(4)積極應對共軍登陸及空、機降作戰,在八里海灘、臺北港、松山機場及中南部重要登陸場域,整合“海馬斯”系統、防空和反裝甲導彈、火炮及各型無人機,著重以火力取代兵力,演練“要域火殲”及反空、機降作戰,使敵持續付出代價及時間,阻滯敵軍行動。
(5)遂行衛戍作戰及核心防衛,演練松山機場反空降、聯外橋梁封阻作為等重要課目,首度運用捷運系統檢視后勤補給及兵力轉用效能,提升防衛作戰韌性。
(6)強化防衛作戰后勤支持效能,持續檢討整合民間運輸能量,采機動化、貨柜化、模塊化方式,執行物資分散屯儲、阻絕資材及水雷裝載運輸等后勤支持作業,并借“用兵后勤系統”建構后勤共同圖像。
(7)強化軍事行動的法規理念,確保各級指揮官在預應威脅或武裝沖突時之正當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