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為了策應劉鄧挺進大別山,陳賡率部橫渡黃河,挺進豫西牽制敵軍。
結果,他剛抵達戰場,就碰上了一股難纏的敵軍。敵司令嘴上一口一個“陳大哥”,手下卻絲毫不留情。
最后,陳賡都被氣笑了:“既然如此,那我就坐下來當這個大哥!”眾人一聽,心下了然,他必定是找到了應付敵人的良策……
最后陳賡究竟有沒有解決這股敵軍?一個敵軍長官,為何會管他叫“大哥”呢?
豫西陷入險境
1947年,全國內戰依舊進行得如火如荼。華野在孟良崮消滅了國民黨“王牌師”74師后,敵人的囂張氣焰明顯短了半截。
老蔣為了實施報復,將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我軍山東解放區、陜北解放區。
為了緩解兩地的作戰壓力,毛主席作出了“劉鄧挺進大別山”的高明決策,企圖將戰火引到蔣統區。
但當時鄂豫陜地區群狼環伺,不僅有白崇禧坐鎮,四周還有多支國民黨主力兵團駐守,劉鄧大軍想要進入大別山并非易事。
為了實現戰略目標,毛主席決定派兩支軍隊護送他們。在一番思考后,他選中了粟裕和陳賡兩個“護衛”。
粟大將就不用提了,自從華野成立后,他便率領部隊橫掃千軍,在敵人的部隊中都打出了威名。將任務交給他,任何人都沒有異議。
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主席竟還會任用陳賡。
雖然說他的作戰能力也不容小覷,但相較于粟裕一個野戰軍司令,他不過只是一個縱隊司令,級別還是要低一些的。
很多人不禁懷疑,這么重要的任務,他真的能勝任嗎?
當然,有爭議的,都是不了解陳賡的人。像毛主席這樣深知他能力的,自然是對他完全放心。
等命令下達后,陳賡便率領五個旅的兵力離開太岳軍區,橫渡黃河,進入了豫西地區。
三軍會合后,便以劉鄧為首,粟陳二人在左右,形成一個“品”字形,開始向大別山挺進。
老蔣得知后大驚失色。不管是我軍的突然行動,還是如今上了戰場的將領,哪一個都讓他驚恐萬分。
劉鄧以及粟裕就不用提了,老蔣在他們手上可沒少吃苦頭。
讓他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竟然連陳賡都出動了。別人或許不了解,但做過陳賡上司的老蔣,可是深刻了解對方的作戰實力。
他急忙傳令白崇禧,讓他趕緊安排人手,務必要擋住陳賡前進。
白崇禧向來與老蔣有嫌隙,他自然是不愿派自己的部隊去冒險。就在他思考該派誰去時,一個人竟然主動找上了門。
意料之外的人
其實陳賡在剛進入豫西后,便察覺到一直有一股敵軍在后面悄悄跟著自己。
一開始他以為是哪里來的散將游兵,并未太重視。但漸漸地,他便開始察覺到不對勁了。
每當我軍想要休整時,這股敵軍就開始趁機騷擾,不斷進行進攻。可每當我軍反擊時,他們又會立即撤退,導致我軍這一路上變得十分疲憊。
陳賡不堪其擾,于是便抓了一個俘虜過來詢問。經過審問后他才知道,原來這支部隊竟是國民黨嫡系李鐵軍部隊。
這個名字對陳賡來說并不陌生。說起來兩人之間的交情還有些“非同一般”。
當初他考上黃埔軍校時,李鐵軍正好是他的同窗,兩人關系十分要好。
而又因為陳賡平時喜歡廣交朋友,又深得老蔣看重,所以李鐵軍便經常尊稱他一聲“陳大哥”。
不過后來因為形勢巨變,兩人還是因為不同的信仰分道揚鑣。
如今在戰場上看到昔日的同學,陳賡也頗為感慨。
從俘虜的口中他得知,李鐵軍如今仍舊一口一個“陳大哥”叫著,并還宣稱等仗打完,要親自請他到自己的指揮部“喝茶”。
聽了這句話,陳賡便深知對方并不是真的從心里尊敬自己,而是太過狂妄罷了。
面對對方的挑釁,陳賡并未理會。他謹記著自己的職責,開始抓緊時間趕路,企圖甩掉這個尾巴。
李鐵軍一看對方要跑,瞬間變得焦躁起來。就在前不久他因為犯錯,被老蔣削了兵權,急需一個立功的機會。
當他得知陳賡來到豫西后,他便一直在后面尾隨對方,時刻尋找著殲敵機會。
只不過因為如今自己的兵力并不如對方,所以一直沒有作戰良機。
如今見“到嘴的鴨子”要飛了,他著急給白崇禧發去消息,主動請戰,并請求增援。
見有人主動找上門為自己分憂,白崇禧自然是樂見其成。之后他便派了幾個旅過去協助李鐵軍。
就這樣,經過一番改編后,他的部隊擁有了八個旅的兵力,包括一個整編第三師、一個整編第二十師,以及一部分洛陽殘部。
重整旗鼓后,他便率部直朝著陳賡部隊而去。
而此時我軍剛抵達平頂山,便遭到了敵人的偷襲。敵眾我寡,我軍很快就落了下風。經過一番激戰后,我軍才勉強突圍出來。
形勢劇變,陳賡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認真對待這場戰斗。
“我就坐下來當大哥”
當時有人調侃說,那個李鐵軍嘴上叫他大哥,實際卻緊追著我軍不放,根本就沒把他這個大哥放心上。
聽了這話,陳賡不禁大笑道:“那我就坐下來當大哥。”
眾人一聽這話,便紛紛明白了,他一定是有了應對之計。
陳賡確實想出了一條妙計——“豫西牽牛”戰術。
具體安排就是,以一部分兵力偽裝成主力,牽著敵人走進伏牛山,盡量將其“拖疲拖瘦”。主力則就地隱蔽,向北向東發展,等時機成熟再殲滅敵軍。
他隨后便將作戰計劃報告給了中央。毛主席隨即批示“同意”。
之后,陳賡安排十三旅和二十五旅擔任“牽牛任務”,讓其南下鎮平,吸引敵軍。
為了迷惑敵軍,十三旅一邊走,一邊大造聲勢,制造出兵力雄厚的假象。
李鐵軍果然中計,將其誤認成是陳賡的主力,急忙追了上去。
看敵人追過來后,兩支旅也不著急與敵人作戰,而是一直在山里兜圈子,牽著敵人繞來繞去。幾天后,敵軍果然變得疲累,內部也開始怨聲載道。
李鐵軍后知后覺地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中計了。
陳賡見敵人停下了,又立即電令十三旅主動出擊,攻占鎮平,消除敵人的疑心。
十三旅收到消息后,立即出動,當天下午便攻破了該城,并俘獲敵軍1000余人。
李鐵軍得知后連忙調兵過去支援,與此同時,他也開始對這支部隊是陳賡主力堅信不疑。
之后,兩支旅加快腳步,一路朝著伏牛山而去。而李鐵軍為了盡快“抓住”陳賡,竟然讓部隊丟掉了重型武器和輜重。
幾天后,敵軍全部被“牽”到了伏牛山,兩支旅的任務正式完成。
而此時陳賡主力已經配合陳粟大軍,在平漢鐵路線取得了破擊戰的勝利,并連攻11城,成功擴大了根據地,擴充了部隊。
彼時還在山里兜圈子的李鐵軍,這才如夢初醒,連忙調轉方向,連夜馳援平漢鐵路。
而此時的陳賡早就恭候多時了。幾天后,李鐵軍在行軍途中,被陳賡主力以及華野部分部隊包圍于西平附近。
在兩軍的合擊下,李鐵軍兵團全軍覆沒。
參考資料:
【1】陳賡僅用少量兵力,在伏牛山成功牽“牛”,彭湃新聞,2021年8月28日。
【2】陳賡設計巧“牽牛”,人民政協網,2021年8月19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