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對調的消息傳來后,許世友與韓先楚兩位脾氣暴躁的將軍,率先表達了不滿情緒
韓先楚公然“抗命”,而許世友則氣得摔了茶杯。眾人無奈,只好向毛主席求助。
主席得知后,隨即巧妙地解決了此事。
作為軍人,不應該無條件服從命令嘛,兩位將軍究竟因何不滿?毛主席又是如何解決此事的?
主席的妙計
1973年,為了軍隊更好的發展,中央決定進行八大軍區司令對調。
這就意味著各將領需要離開工作多年的崗位,去重新熟悉和適應新的環境。
大部分領導收到這個消息時,雖然驚訝,但也都紛紛表示了理解。在收到委任書時,他們便立即準備調換事宜了。
然而,有兩位將軍卻突然表現出了不滿情緒。一個是福建軍區的韓先楚,一個是南京軍區的許世友。
韓將軍在聽到這個消息時,當場就站起身,表示不想離開福建;而許世友則是在干部念自己的名字時,直接摔了茶杯。
對于兩人態度,大家并沒有太過意外。早在這個決策發布前,大家便已經預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兩位將軍都是性情耿直,并且重情重義的人。
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工作這么多年,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對軍區也都有了感情,怎么愿意離開呢?
但這畢竟是上級的命令,當務之急還是要想辦法說服他們。
不過二人的脾氣是出了名的火爆,誰也不敢輕易上前勸說。最終,大家決定讓毛主席出山,解決這件事。
主席得知兩人的想法后并未生氣,而是先對兩人表示了理解。之后他便分別找來兩人談話,為他們做思想工作。
他先是接見了韓先楚。兩人見面后,主席并未直接進入主題,而是問了他一個問題:“我的牙壞了,你看要不要補一下?”
韓先楚以為主席只是想嘮家常,于是他關心地說道,牙壞了還是要補,對健康也有好處,不然時間久了就更難補了。
毛主席點點頭,又繼續說道,那該怎么補呢?補牙肯定是要受罪的。但如果不補,等到一萬年以后,牙科技術可能會進步,但他可就要受苦了。
韓先楚聽了這話,忽然明白了主席的意思。不管任何東西,只要出現問題就應該及時解決,否則越拖問題就會越多。
最后韓先楚明白了主席的苦心,終于答應了對調任務。
他這里沒有問題后,毛主席又找來許世友談話。
對主席忠心耿耿
其實在軍區對調的命令發布前,毛主席便與他進行過一次會談,想給他打一打“預防針”。
當時主席問許世友,以前讓他讀紅樓夢,他有沒有讀,讀了幾遍?
許世友本來就不是愛讀書的人,聽到主席這么問他,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說,只讀了一遍。
毛主席搖搖頭,無奈地說,一遍不夠,應該讀三遍。之后,主席便當場背了第一回的一大段,并表示他要像自己一樣能背出來,才算將這本書吃透了。
見許世友一臉為難的樣子,主席語重心長地告訴他,不要小瞧這本書,這本書里蘊含著很多人生哲理和社會規律,值得一生品讀。
之后,毛主席還讓他學習劉邦手下的名將周勃,不要厚重少文,要文武雙全。
許世友知道這是毛主席對自己的看重, 于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只是他還沒來得及看書,沉淀自己,八大軍區對調的消息便傳來了。許世友一時沒壓住性子,直接摔了杯子。
作為他的老戰友,毛主席自然了解他的性子,因此也并未發火,而是邀請他和自己下一盤棋。
許世友沒怎么下過棋,不過還是了解一些規則的。
當他看到主席第一步就動了自己的將后,許世友有些經驚訝。下棋哪有兵卒未動就讓將帥先行的下法?
或許是看出了他的疑惑,毛主席笑著解釋說,現在這些兵不愿聽指揮,可不就得讓“老將”自己出馬了嘛!
許世友聽了這話,頓時明白了主席的意思,一時之間羞愧不已。
其實毛主席的意思是,要想將國家和軍隊管理好,所有干部就要勁兒往一塊使。
若是上級不理解下級,而下級又不聽指揮,那么就也不能談什么未來了。
而毛主席將許世友視為信任的下屬和戰友,他也希望對方能理解自己的苦心,支持中央的工作。
聽了主席的教誨后,許世友心中的不滿也隨即煙消云散,隨即站起身敬了一個禮:“主席您放心,我一定謹遵中央的命令,我馬上回去收拾行李。”
就這樣,通過兩次交心的會談,兩位將軍接受了調任命令,毫無怨言地奔赴了各自的崗位。
眾人一看主席竟然如此輕易地解決了兩大難題,紛紛夸主席教導有方。
但主席卻并不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他知道,兩位將軍自己心里裝著軍隊和國家,所以才會這么容易聽勸。
而主席之所以這么信任他們,也是因為他與兩人都是從戰場上一起走下來的革命戰友。
深厚的革命友誼
韓先楚與許世友都是紅四軍出身,他們與毛主席相識也都是在這個時期。
許世友是在長征路上與主席相識的。當時由于他經常擔任敢死隊,執行危險任務,毛主席經常聽到他的名字,但沒見過他的人。
兩人第一次見面時,主席便問他的名字是哪幾個字。
那時他的名字還是“許仕友”,毛主席得知后,便說“仕”是當官的意思,不如改成“世”,意為成為世界的朋友。
就這樣,在毛主席的幫助下,許世友有了一個新社會的名字。
從一開始,主席便非常賞識這位“賽張飛”一樣的戰將。許世友被上級誤解時,也是毛主席一直陪著他,幫助他,才幫他度過了難關。
后來,他還成為了少數能帶著槍見主席的人,可見主席對他的信任。
為了不辜負主席的這份愛重,許世友便一直拼命作戰,建立軍功。
在抗日時期,他從太行山轉戰到膠東抗日根據地,與日軍交戰數年,戰功赫赫,地盤也只增無減。
當一封封捷報傳到延安時,毛主席也忍不住夸贊道:“許世友打紅了膠東的半邊天!”
建國以后,主席也總是對他委以重任,倍加看重。
和他一樣,韓先楚也是憑借著卓越戰功引起毛主席注意的。不過主席對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的“膽大包天”。
1936年,紅軍兵分兩路,進行西征。北路單獨行動的就是韓先楚的紅七十八師。
當時他途徑兵力薄弱的定邊時,臨時決定將這座城市攻下。然而,彭老總收到他的請示后,卻斷然拒絕了,只讓他不要徒生事端,抓緊時間趕路。
當時彭老總可是一軍之長,威望也很高。但韓先楚卻并未直接聽從他的命令,而是依靠自己的判斷,最終攻下了定邊。
見他沒耽誤正事,彭老總便也沒再追究。只是其他人得知他敢“違命不從”后,全都非常震驚。
毛主席也不禁夸贊道,韓先楚了不得,敢打沒命令的仗。由此,毛主席也記住了他與眾不同的“膽識”。
后來,中央下令解放海南島,眾將因為沒有過海戰經驗,且對之前的金門一戰還心有余悸,都不敢上。
毛主席思索片刻后,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韓先楚。
他接到命令后,二話沒說便開始行動起來。最后,在他出色的指揮下,我軍渡海成功,順利解放了海南島。
而他這種雷厲風行的作戰風格,也得到了毛主席的欣賞。
兩位將軍都是祖國的棟梁,他們雖然有時脾氣暴躁,但對國家和人民,卻從來都懷揣著一顆真誠熾熱的心。
這也是為何主席會如此愛重二人的重要原因。
參考資料:
【1】1973年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黨史天地, 2000年9月15日。
【2】毛主席對調八大司令員內幕,為何要許世友讀三遍紅樓夢,寧遠文化中心。
【3】我在韓先楚身邊的日子,作者:姚科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