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潮觀魚】
7月26日晚,網紅“旺仔小喬”發文道歉,稱未來會“更加審慎言行,對潛在敏感話題保持高度警惕”,這封《道歉信》讓有關《年輪》原唱之爭的話題再次登頂文娛熱搜。
在歌曲《年輪》隨電視劇《花千骨》問世十周年之際,因為網紅“旺仔小喬”一句“《年輪》由汪蘇瀧創作,但原唱是張碧晨,我認定的事不會改”,這場曠日持久的原唱之爭突破了粉絲圈層,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一輪又一輪口水戰,從飯圈偶發的爭執演變為一場引發廣泛討論的文化和法律話題。
雙方團隊在7月25日凌晨集中發聲各執一詞,隨后未再公開回應,但粉絲間摩擦持續,有大量粉絲跑到對方藝人社交賬號下質問,張碧晨微博評論區已被“攻陷”。普通聽眾則逐漸分化,一部分人堅持站隊,另一部分認為“好聽就行,無需糾結所謂原唱”,還有人覺得是好事——以后非原創歌手約歌、唱作人給別人寫歌都要講清楚原唱歸屬。
7月26日,“張碧晨方說無需多言”“張碧晨有三首歌都是汪蘇瀧作詞作曲”等話題又接連登上熱搜。這場看似關于版權和表演權利的爭論,如今已經被喧囂所掩蓋,升級成了一場汪蘇瀧粉絲與張碧晨粉絲之間的“藝術價值爭奪”——
《年輪》究竟是創作者的才華賦予了歌曲靈魂,還是表演者的詮釋成就了經典?一首歌的成功,詞曲作者和首唱者,哪個貢獻更大?
事件發展至此,在路人眼里,這兩位同年同月生、生日就差7天、去年還在親切互稱“仙子”“仙女”的樂壇好友,因為網紅的言論就鬧成這樣實在可惜,也沒必要,似乎被輿論牽著鼻子下場進行了一場撕破體面的爭論。
然而,也許這場風波正是戳中了他們各自內心最在乎的東西,網紅“旺仔小喬”的言論恐怕只是導火索。
作為唱作人,汪蘇瀧曾被譽為“QQ音樂三巨頭”之一,這些年不斷通過原創作品證明其音樂風格的多元化。他曾為要回自己歌曲的版權打過官司,因為吃過虧,所以版權意識十分強。此外,他很在乎網友的評論,希望擺脫“非主流”“網絡歌手”的標簽,所以,聽到一首自己創作的出圈歌曲被人說“原唱不是他”“不是因為他而紅”“如果他先唱不會紅”,也許觸及了他最脆弱的地方和他的底線。
2017年,汪蘇瀧在《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二季》節目上表示,曾經有一首歌他非常喜歡,發行后他去看網友評論,第一條就寫如果這首歌不是汪蘇瀧唱的話,也許會紅。“我當時覺得挺心酸的,作品就像是我的孩子一樣,我可能不是一個很好的父親,我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通過更多平臺讓大家知道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他還曾在《脫口秀大會》節目中表示:“有些人聽一首歌覺得不錯,但是一看,汪蘇瀧寫的,就覺得這歌沒那么好聽了。就比如《花千骨》的主題曲《年輪》,大家都聽過張碧晨唱的,但其實這首歌詞曲是我,原唱是我,就這么說吧,除了張碧晨,這首歌都是我的。”
而張碧晨,作為這個十年的OST女王,接過的電視劇插曲演唱工作無數,憑借渾厚的嗓音和動情的演繹唱紅了很多影視劇插曲,但長期被質疑“不會原創,只會翻唱”。類似的評論,實際上否定了她作為實力派歌手的藝術貢獻,削弱了她的處理和解讀對作品的魅力加成。
縱觀這次事件的時間線,部分輿論和各自粉絲陣營的激進言論,助推了這次矛盾的爆發。
2015年,汪蘇瀧為電視劇《花千骨》創作插曲《年輪》,2015年6月15日,張碧晨演唱版作為《花千骨》電視劇插曲率先上線,是首個公開發行的錄音版本,亦為劇中唯一使用版本;汪蘇瀧男聲版于同年6月30日以單曲形式上架,晚于張碧晨版15天。兩版本同期收錄于官方原聲帶。 彼時,雙方不僅沒有原唱爭議,張碧晨還在微博轉發宣傳汪蘇瀧版本,認可對方作為創作者最懂歌曲語言。 2017年起,汪蘇瀧在參加音樂節目和其他綜藝時,多次介紹自己是《年輪》詞曲作者和原唱,創作歷程被更多人知曉。 此后,兩位歌手每次分開演繹《年輪》時,總有網友評論“原唱更有味道”或“原創作者人唱得更好”,引發小范圍討論。 2025年7月22日,憑借不露臉翻唱走紅的抖音千萬粉絲網紅“旺仔小喬”宣布將以蒙面形式在上海舉辦首場個人演唱會,當天,她在回復網友時稱自己認定《年輪》原唱是張碧晨,否認汪蘇瀧原唱身份,引發雙方粉絲爭執。 7月23日,有網友發現,QQ音樂移除張碧晨版“原唱”標簽(后恢復為“雙原唱”),這種操作加劇了粉絲對立。從數據上看,張碧晨的版本在各音樂軟件的收藏量均遠高于汪蘇瀧版。 今年7月25日零點剛過,汪蘇瀧對接號@SilenceRadio0917 率先就此次風波發聲,宣布收回歌曲《年輪》所有商業演唱授權。 兩小時后,張碧晨工作室也在凌晨發布聲明,堅稱張碧晨是《年輪》“唯一原唱”,并于25日傍晚再次發文,稱經查閱張碧晨原經紀代理方與制作方簽署的正式合約,張碧晨依法享有該歌曲在全球范圍內的永久演唱的權利,但出于尊重與自我選擇,張碧晨今后將不再演唱該歌曲。 7月25日晚,汪蘇瀧在“十萬伏特2.0巡回演唱會”深圳站現場,用 “身正(深圳)不怕影子斜” 的諧音梗,疑似回應此次爭議。
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岳屾山 于7月25日解讀稱,首先,我國《著作權法》中并沒有“原唱”這一法律概念。著作權法中規定的是詞曲作者和表演者。汪蘇瀧作為詞曲作者,享有完整的著作權,包含“復制、發行、表演、信息網絡傳播”等權利。他可以在授權范圍內許可任何人演唱,也可以自己演唱,不受次數限制。而在“最早演唱并公開發行”這一語境下,如張碧晨版本之前確無其他在先發行版本的,則張碧晨符合公眾語境中“原唱”一詞的標準,其應被視為《年輪》的原唱。
其實,在華語樂壇,《年輪》這樣的“原唱之爭”并不少見。
公開資料顯示,《老鼠愛大米》2003年在網上走紅版本的原唱并非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楊臣剛,而是王啟文。2003年,王啟文經紀人稱從楊臣剛處購買《老鼠愛大米》的使用權,然后交給王啟文編曲并演唱。后來楊臣剛從王啟文手里拿走了歌曲的樣帶,2004年年初,楊臣剛把王啟文演唱的版本發布到網上,當時并沒有署演唱者的名字,只是署名“楊臣剛詞曲”,因此許多網友都誤以為是楊臣剛演唱的,歌曲發表后走紅網絡。2004年11月,楊臣剛推出自己演唱的版本。 楊臣剛和王啟文 李健2003年創作并首唱《傳奇》,但2010年王菲在春晚翻唱后讓這首歌爆紅,很多人誤以為王菲是原唱。不過,倆人并無版權爭議。 S.H.E和飛輪海演唱的《謝謝你的溫柔》,由陳信宏(五月天阿信)參與作詞作曲,這首歌的副歌來自五月天的《溫柔》,很多人誤以為《謝謝你的溫柔》抄襲《溫柔》,其實阿信參與了《謝謝你的溫柔》創作。 汪蘇瀧為容祖兒創作了歌曲《就讓這大雨全都落下》,詞曲是汪蘇瀧,他經常在公開演出中唱這首歌,但他承認容祖兒是原唱。
如今,《年輪》原唱之爭反映的是一種現代性的文化焦慮——在信息過載的時代,人們急于通過簡單的二元對立來確立自己的立場,喜歡聽誰的就支持誰,完全抹殺另一人的貢獻。
音樂產業的市場化運作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異化。唱片公司、流媒體平臺、社交媒體和營銷機構深諳“爭議即流量”的法則,原唱之爭客觀上為《年輪》帶來了發行十年后突然增長的關注度和商業價值。這兩天,《年輪》登上了音樂平臺的飆升榜,歌曲搜索量激增。
2025年7月26日QQ音樂的熱搜榜
《年輪》原唱之爭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文化消費中的異化與焦慮。解開這個癥結,需要我們集體培養更為成熟的音樂素養——既要承認表演藝術的二度創作價值,也須尊重詞曲作者的創作版權。唯有換位思考,超越非此即彼的思維定式,避免陷入“密密麻麻是我的自尊”的情緒陷阱,才能構建音樂產業鏈各環節主體良性互動的健康生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