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村,雖然離傳統農村越來越遠,很多的生活習俗,以及傳統式的生活習慣,但有一些傳統的禁忌習俗,仍然傳承下來了。
在農村,現在還常聽老人說,“人還在,照片和衣服不能燒”。
說到老人說的這句話,在歷史上還不一個演變的過程。
舊時,在照相技術還沒有傳到我國的時候,還沒有照片,這句話中的“照片”一詞,被說成是“畫像”。
那時的人,尤其是一些老人,為了給后代留下自己的形象,通常請畫師到家里來畫像。
開始時,這種畫像價格很貴,當時只有一些大戶人家或者富貴人家,才請得起畫師。
到后來,因為民間紛紛效仿,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于是,民間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手藝人,民間稱之為畫匠,走村竄巷給人畫像,價格也越來越實惠了,普通人家也請得起了。
現在農村,我們還在一些人家,或者宗祠內,看到這種上百年前手工畫的先祖畫像。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我們還見過專門從事畫像的藝人,有的在街上擺攤,有的開鋪面。
到后來,照相技術越來越先進,照相的成本越來越低,價格越來越便宜,照相也越來越普及,于是,民間畫像這個古老的行業也就逐漸消失了。
由此,這句老人常說的話中的“畫像”這個詞,也就被“照片”所替代。
這也就是說,在農村,人還活在世上的時候,不管是畫像,還是照片,都忌諱被人燒毀,同時,穿過的衣服或正在穿的衣服,也忌諱被人燒毀。
那么,農村老人為什么這么說,這里面有什么習俗呢?
在農村,人們生活中有很多的禁忌,都與喪事有關。喪事中有一些行為和儀式性的做法,在人們的生活中,被視為是不可去做的,如果去做了就會觸犯禁忌。
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一種習俗,吃飯時,筷子不能插在碗里,原因是在辦喪事期間,一天三頓要在逝者的靈前敬飯菜,表示祭奠,而在靈前擺飯菜的時候,要將筷子插在碗里。平時人們在吃飯的時候,就忌諱有這樣的行為。
又比如,有一些地方農村習俗,人去世后,遺體不管是暫時放在房間地面上,還是放在堂屋的木板上,其腳都是朝著門(注:有的地方頭朝門)。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擺床睡覺時,腳忌諱朝門(有的地方忌頭朝門)。
諸如此類的喪事行為,被人們日常生活禁忌的事,還有很多,且不同地方,因當地風俗不同,禁忌也有所差異,這里就無需過多例舉。相信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對這類禁忌比較熟悉。
“人還在,照片和衣服不能燒”這種民俗說法,同樣來源于農村的喪事的一種禁忌。
過去農村習俗,老人去世后,先要到路口的邊上燒床鋪草(一般村莊有固定的場所),同時還要燒掉一雙鞋子、一套衣服等亡者的遺物。這是第一次燒掉亡者的遺物。
現在農村大多數人床,不再需要鋪床鋪草了,但是,這種儀式感依然存在,只不過另外拿一些沒有鋪過床鋪的草來燒掉。這也算是一種習俗傳承吧。
等到喪事辦完結束之際,也就是在出殯的同時,要將提前清理好的亡者遺物,除亡者子女認為可以留下來作紀念的物品外,一般都要燒掉。
這種做法的民俗含義是,亡者生前的東西(公共用品除外),要讓其出家門的時候,讓其一起帶走,在另一個世界繼續使用。不適合留下來。
這些遺物之中,就包括了亡者的生前大部分畫像、照片,以及生前穿過的衣服等。當然,還有一小部分留下來作為后人的念想,也就是留作紀念物。
正是因為如此,在農村,民眾的傳統觀念認為,人還活在世上的時候,忌諱將自己照片、衣服燒掉,也包括將別人的照片和衣服燒掉。
如果將自己的照片和衣服燒掉,雖然是自己的私事,但是,民間俗信認為,這會對自己不吉利,是在咒自己早逝。
如果將別人的照片和衣服燒掉,就會被認為是是在咒別人早逝,會惹人心里不高興,甚至會出現糾紛,產生心理隔閡。
這就是在人還活著的時候,農村民眾忌諱將照片和衣服燒掉的民俗原因。
這類的民間禁忌習俗,通常被納入傳統民俗文化現象,體現了農村民間的一種民俗心理。
這種民俗文化現象是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當然也就沒有科學依據。
我們雖然不要過分相信這些民間習俗,但是,從尊重當地習俗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入鄉問俗,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習俗,也就是尊重別人,同時,還能夠讓自己避免惹麻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