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上午10時20分左右,東北大學55名師生參觀浮選車間時發生墜落事故,6名學生墜落浮選槽,1名老師抓住浮選機邊緣獲救。12時01分,第一名人員被救出。12時40分,最后一名人員被救出。6人全部不幸遇難。
從墜落到救出,中間的140分鐘發生了什么?把時間線拉長,這51名學生和4名老師從進入選礦廠到發生事故,又經歷了什么?
7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獲準進入涉事廠區探訪,用現場見聞還原這起事故的起始。
事前做了不少安全培訓和告知
浮選槽頂部的參觀通道較狹窄
7月21日,來自東北大學的51名礦物加工工程2022級本科生和4名老師乘坐火車抵達廠區,當天下午企業對師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培訓。
據央廣網消息,東北大學于2023年與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協議書》,先后于2024年3月、2025年3月組織相關專業學生到此次事故礦進行畢業實習。此次生產實習時間2周,其中現場實習1周。
安全教育培訓分多個部分,其中一部是觀看安全講解視頻,視頻中專門提到了選礦區要防止淹溺事故:進入選礦部時必須由公司專人陪同,請在指定通道內行走,不得偏離路線,進入機械設備運行區域,防止發生機械傷害、物體打擊、起重傷害、觸電、淹溺、高處墜落等事故。
7月25日,進入廠區探訪的記者也經歷了相似的安全培訓。工作人員表示,除了安全視頻,還給學生們播放了一個專門制作的安全PPT,再次強調了作業現場的風險和國家法律法規、企業安全文化等,并告知了現場發生事故的應急處置措施。之后,每位學生都簽訂了一份安全告知書。
▲來訪者安全確認卡
當日,記者經歷安全培訓并在告知書簽字后,工作人員繼續口頭提醒,選礦廠存在機械傷害、物體打擊、高速墜落等風險,要注意防護,工作人員說也有向學生做提醒。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主管安全、環保和職業健康的副總經理趙春波說,考慮到學生才二十出頭,在家都像孩子一樣,還做了很多額外的安全告知。
趙春波表示,雖然進行了這些提醒,但仍有學生在參觀時走出了綠色安全通道。
趙春波所說的安全通道,就是在車間內劃定的一條綠色區域,在車間一層這條通道有大約兩米寬,比較寬敞,但在浮選槽頂部的參觀通道寬度不足一米,在不側身的情況下僅能容納一人通行,通道一側是護欄,另一側是沒有鋪設綠色墊子的其他格柵板。
▲浮選槽上方的綠色通道較狹窄
救援隊知情后趕到現場用了約7分鐘
“浮選槽有一定深度,救援難度較大”
23日上午,學生們走進浮選車間參觀,同行的有51名學生、4名老師和3名廠區工作人員。
7月25日,記者在已經停工的浮選車間內聽到了非常明顯的風噪聲,處于生產中的車間,噪音可能會更高,而這些參觀的學生并沒有佩戴收音耳機。
7月23日10點20分左右,當學生們走到浮選槽上方不足一米的通道上參觀時,意外發生了。
事發時在現場的車間主任李春爽接受中國之聲采訪時說,他當時正在給前面的老師和學生講解,后面的學生也想看,可能直接從后面繞過去了。李春爽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在相似車間指出了學生墜落的大致位置,位于兩臺浮選機中間。
紅星新聞記者7月25日現場觀察看到,兩臺浮選機中間的格柵板距離綠色通道有兩三米的距離。但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通道下方也是一樣的,通道上的綠色墊子是為了防止鞋跟卡住而鋪設。
▲透過格柵板看浮選槽
趙春波告訴記者,發生事故的時間大約是10點24分,帶隊車間主任第一時間關掉了學生掉落區域的機器,并呼喊周邊的工人搶救。之后,他聯系了中控室把所有設備全部停掉。這期間,墜落時老師“扒了底下沿兒”沒有掉落,被現場工作人員很快救出。
10時58分,公司礦山應急小隊抵達現場,距離事發已經有大約35分鐘。對于這一間隔,趙春波解釋說現場處置之后要層層上報,報到廠長級別后通知應急小隊,還要報到公司主管領導、董事長,研究預判是否要啟動大的應急預案?!艾F場指揮部誰來負責,成立保障組、搶救組、通訊組、醫療組等”,趙春波介紹應急預案時提到。趙春波說,救援小隊從接到報警到趕到現場用了大約7分鐘,并且救援小隊到達之前現場工人也在進行救援。
之后的一個小時四十分鐘里,救援人員緊急搶救墜落的學生。從12時01分到12時40分陸續救出了六名學生,墜落人員被救出后立即送往醫院搶救,經醫護人員確認已溺亡。
對于救援隊抵達后一個多小時才能救出墜落學生,一位礦山、危化安全管理方面的高級工程師王工(化名)告訴記者,浮選槽有一定深度,人掉下去救援難度比較大,并且救援時可能要先把里面的介質放干凈?!跋绕诰仍那闆r下,可能還要先根據現場的情況,要制定一些專用的方案措施,才能把人救出來,所以救援時間相對來說要長一點。”
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浮選槽深度6.5米,底部距離格柵板則有大約8米。正常工作狀態下,浮選槽內液體深度約6.3米。人掉入這個深度的礦漿內,生還的概率十分渺茫。
▲廠區生產車間
遺體損毀等多個猜測被辟謠
企業副總稱調查組26日進駐企業
事發后,關于事故原因和經過,網上出現不少猜測,如學生遺體被扇葉損毀、礦漿溫度高有毒、受傷老師截肢等。在探訪中,廠區負責人對網傳消息進行了辟謠。
對于遺體損毀的猜測,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選礦部部長王瑞表示,安裝在浮選機上部的傳動電機通過浮選機驅動中軸帶動底部的葉輪旋轉,攪動礦漿循環,使底部礦漿向上流動。底部葉輪上方有端板,同時定子將葉輪四周包圍,葉輪端板上方無其他運動部件,不易發生機械傷害。
紅星新聞記者在現場也看到,浮選槽內有一個垂直軸帶動葉輪轉動,軸體的頂部還有一個藍色設備,人員掉落進入葉輪區域的可能性很低。此前,當地殯儀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表示遺體沒有損毀。
▲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提供的礦漿藥劑參數
對于礦漿的溫度和毒性,趙春波表示礦石主要是黃銅礦和輝鉬礦,和使用的藥劑一樣都是無毒的,并且員工日常都要在車間工作,不可能讓他們長期在有毒的環境工作。而礦漿的溫度大約在33度。王瑞還提到,根據以往流程取樣與礦漿的直接接觸、佩戴醫用丁腈檢查手套接觸的經驗,體感并無明顯的熾熱感。
據央視新聞24日的報道,事故中受傷的老師目前正在醫院治療,央視發布的照片也能看到老師并不存在截肢之類的嚴重傷勢。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事發后老師的心理壓力較大,不愿接受媒體采訪,希望不要再對他有更多的刺激。
▲被救出的老師 圖據央視新聞
紅星新聞記者現場觀察時發現,開放參觀區域的多個格柵板上存在一些缺口。對于這些缺口是否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廠區負責人并未直接回應。
▲部分格柵板上能看到小缺口
趙春波表示,事發時的監控已經被封存,事故具體的原因要等待調查組調查。
24日,據央視新聞報道,內蒙古自治區針對此事將成立調查組,提級調查。而趙春波25日接受采訪時提到,調查組會在26日進駐企業。
紅星新聞記者 劉亞洲 實習生 安雅涵 內蒙古報道
編輯 包程立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